銀行界憂心美國經濟增長

    【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一個國家的DGP(生產總值)是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之合,美國紐約聯儲行長指出:美國消費者現在獨自背負著未來增長的全部重任,這種局面讓他感到憂心。

     雖然許多有關中美貿易戰的悲觀說法,認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迄今為止就業數據依舊強勁,引發經濟衰退的泡沫和失衡現象不明顯。  七月時全美有一些經濟學家接受採訪,75%認為2021年底美國經濟將處於衰退狀態,但支持這一說法的數據模糊。

     目前消費佔到總體增長接近70%,因此衰退必然透過美國消費者傳導,什麼時候會發生難以預料。  消費者仍然保持強勁支出,零售銷售也很強勁。  彭博(Bloomberg)衡量個人財物狀況的消費者舒適度指數(考慮薪資增長和股票價格)接近20年來的高點。

     就業人數增加這個指標顯示普遍放緩,失業率僅為3.8%。  勞動參與率實際上有所上升,就業市場的兩個早期預警指標,臨時職位招聘以及每週工作時數皆有所好轉。  就業數據幾乎看不出衰退的危險信號。

     美聯儲散佈在各州的央行行長表示,當地企業稱貿易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和支出放緩,貿易戰緊張加劇進一步暴露經濟的錯弱性直接影響縮減和裁員。  製造業出現明顯的招聘放緩,關稅帶來投入成本上升,企業獲利減少以至於削減僱傭員工人數。

     股市下調讓投資者擔心自己的財富蒸發進而減少支出,由於最富有的10%的家庭所持股票佔到美國人股票持有總量的85%左右,股市表現不佳不會導致經濟萎縮,但可能加劇增長放緩。

     股市下跌、貿易戰經常佔據頭條、密集的經濟衰退警告,還有總統推文,都可能動搖消費者的信心,60%的美國人預計未來一年會出現衰退。  所有指標顯示削弱消費者信心的路徑都是強大的,可怕的是當前局勢有一種經濟衰退將要來臨的不安感覺,但不清楚將會在何時以及如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