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臺灣藍鵲育雛期來臨 動保處:避開繁殖區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每年4月至8月為臺灣藍鵲繁殖季節,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於今年1月至5月已接獲民眾通報共9件臺灣藍鵲因育雛襲擊行人案件,由於臺灣藍鵲育雛時具有非常強烈的護巢行為,會主動攻擊接近巢區的入侵者。動保處特別提醒民眾,臺灣藍鵲為農業部公告之第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若任意移除其巢穴或幼雛,或以任何方式騷擾其棲息行為,恐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第1項相關規定,最高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50萬元以下罰金。 動保處表示,日前三峽區有民眾通報,因經過臺灣藍鵲護巢範圍而遭攻擊。動保處獲報後立即前往現場架設公告,請當地社區與里辦公處協助宣導注意事項。臺灣藍鵲繁殖期4-8月,繁殖期間鳥護雛意識強烈,對接近巢區的入侵者具強烈攻擊性,育雛期約為5至6週,育雛結束後便會離巢另覓棲地。為避免人鳥衝突,建議民眾盡量繞道避開繁殖區,可撐傘或戴帽子保護頭部,並防止鳥從背後襲擊。如聽見臺灣藍鵲發出警戒叫聲,應留意周遭環境,並迅速通過現場。 動保處指出,社區如有臺灣藍鵲攻擊案件,建議3月前先進行社區行道樹修剪,以減少臺灣藍鵲築巢機會;或可採搭設長廊式帳棚,供社區民眾通行,減少民眾遭受鳥攻擊情事。民眾如發現疑似落巢的臺灣藍鵲幼鳥,切勿急於將幼鳥帶走。應先判斷是否為學飛階段的幼鳥、是否有明顯外傷,以及確認是否仍有親鳥在旁照料,依狀況採取適當協助,才是對幼雛最安全且正確的處理方式。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新北市有豐富生態資源,除臺灣藍鵲外,還有龍洞的遊隼、板橋的彩鷸等珍稀鳥類棲息於此。動保處呼籲民眾尊重自然,避免接觸、拒絕餵食或干擾野生動物,也切勿為拍攝特殊畫面,而使用不當方式吸引野生動物。

北市公布「穀豆類」抽驗結果 不合格率10%!綠豆最慘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為維護民眾食用穀物及乾豆類產品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4年4月份至零售業者、超市、賣場等處共計抽驗30件穀豆類產品,檢驗結果3件產品不符規定,不合格率10%。 北市衛生局指出,本次抽驗30件穀豆類產品包括26件輸入及4件國產,品項有綠豆10件、芝麻5件、燕麥4件、黃豆3件、薏仁3件、紅豆2件、米1件、紅藜1件、蕎麥1件,依品項擇定檢驗項目包括農藥殘留、磷化氫、環氧乙烷、重金屬(鉛、鎘、汞、砷)及黃麴毒素(B1、B2、G1、G2),檢驗結果3件「綠豆」均各檢出1項殘留農藥不符衛生福利部公告之「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 衛生局表示,針對上述不符規定之產品,已令販售地點業者立即下架不得販售,其中1件「綠豆」經追查違規產品來源外縣市業者,已移請所轄衛生局依權責辦理;其餘2件「綠豆」來源屬臺北市者,經調查確認違規屬實,均已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規定處辦。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者,係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規定,可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處負責業者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臺北市衛生局提醒,食用或烹調穀豆類前,先以流動清水沖洗,再以水浸泡10-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來減少及降低農藥的殘留。

2025台南國際芒果節6/21登場

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台南是芒果的故鄉,也是全國芒果最大產區,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將於6月21日起至7月13日舉辦「2025臺灣芒果季-臺南國際芒果節」活動,17日於永華市政中心辦理記者會,宣告「盛夏瘋芒」的季節正式來臨。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今年因天候因素芒果產量減少,但因營養集中在少數幾顆,所以品質、甜度更佳,歡迎大家一定要來台南,品嚐最優質美味的芒果。 黃偉哲市長表示,台南是全台芒果產量最大、品種最多元的城市,透過一年一度芒果節活動打響台南芒果品牌的名號,不僅讓大眾有機會了解芒果背後果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以此打開多元銷售通路,提升果農收益,除上架國內各大超市,更打開東北亞、東南亞甚至歐洲市場。今年以「盛夏瘋芒」為主題, 一系列活動從6月21日起陸續開跑,歡迎民眾來採購新鮮芒果及各樣芒果加工品,品嚐夏日甜蜜滋味。 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今年活動最大亮點是位於走馬瀨農場全新規劃的芒果主題館,除了芒果冰店造型的網美打卡牆以外,還有真人版「芒果大富翁」,讓民眾一邊闖關一邊學習芒果知識,充滿互動趣味。此外,今年更推出升級版「夏戀綠寶石2.0 DIY」百人場,6月21日上午10時將邀請百位民眾使用金煌芒果一起DIY製作芒果青,並加入楠西梅子酵素調出獨特風味的情人果。 農業局指出,本週六(6/21)將在走馬瀨農場舉行芒果節開幕式,凡當天上午9時前入場的民眾,通通免門票,歡迎民眾把握好康提早入場。如錯過開幕式,6月21-22日門票優惠只要150元(原價250元),再送50元芒果冰折價券及20元農產折價券,還有多項精彩芒果主題體驗活動免費參加。 農業局表示,今年芒果節除了6月21-22日在走馬瀬農場的「盛夏瘋芒」主場活動日以外,緊接著6月28日「芒著開趴」料理賽在楠西玫瑰綠柏園、7月6日「芒果Baking甜蜜滋味嘉年華」在左鎮驛站、7月11日「今夏好芒・快閃上場」在板橋大遠百、7月12-13日「芒果的甜藏在淺山的夏天-淺山地區芒果節」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7月25日加開一場「掀開甜蜜的紅寶盒」快閃活動在台中大遠百。芒果節期間還舉辦數場「芒著玩一夏」小旅行,以一日遊套裝行程走訪楠西、玉井、南化、官田、左鎮、大內等不同芒果產區旅遊路線。

再現木都風華 黃敏惠視察2案「嘉有木屋」工程

照片取自嘉義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為再現嘉義市木都風華,延續木構文化風景,嘉義市政府推動「嘉有木屋」補助計畫,鼓勵民間結合專業建築團隊,以木都3.0新舊融合理念進行老舊木屋修繕、活化再利用。嘉義市長黃敏惠偕同林瑞彥副市長、陳永豐秘書長於6月12日率領市府團隊前往中正路551號與中山路255、257號兩處補助修繕工程地點視察,實地瞭解工程現況。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發揮小城市大創新精神,尋找城市獨有特色,從歷史脈絡中去探尋,期望發掘出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價值。嘉義市區內保有6千多棟木屋,如同是都市裡的「森林」,更是重要的城市資產,「嘉有木屋」是嘉義市十大旗艦計畫中「舊城創新生」的重要一環,透過老舊木屋修繕再生,提供一個青年創業與返鄉的基地,活化後的木屋不僅承載地方故事,也吸引來自各地的旅客,深入體驗嘉義的文化與魅力。 黃敏惠市長補充,嘉義市透過補助計畫整修舊有木構建築,保存珍貴歷史資產,並改善建築機能,體現了木都文化;同時讓老屋與市民生活、產業扣連,為木都傳承添薪火,注入經濟動能。木屋承載著木業興盛的城市記憶,「嘉有木屋」則代表延續與未來的無限可能,透過政策推動與市民參與的通力合作,不僅讓老屋重獲新生,也讓歷史得以延續在當代城市脈絡中,共同為嘉義開創一個融合歷史、人文與創意的新世代。 嘉有木屋輔導團陳正哲老師表示,「嘉有木屋」透過修繕重現木都風華,進一步推動嘉義市木造產業的活絡、帶動產業需求,成為培育木造產業人才的重要契機,讓產業與教育並重,傳承木都精神。嘉有木屋不僅是建設工程,更是一項「文化工程」。都市更新需要跨部門的合作,嘉義市政府不僅是他看過跨局處合作最敏捷、靈活的公部門,更提供足夠的經費,讓產業由點串連成鏈,讓嘉義市從「宜居」走向吸引人「移居」的城市,讓更多人想要在嘉義生活、創業、成家。 都市發展處指出,中正路551號案為67年歷史的三進式木造街屋,原為「大長新百貨行」,保留木梁柱、編竹夾泥牆與磚造基座。此次以「鋼木合構」工法強化結構,並拆除腐木、驅除白蟻、補強屋頂與牆體,提升採光通風,未來將作為咖啡吧、展覽與教學空間使用。中山路255號、257號案為1942年建成的三連棟老屋,修繕聚焦其中一戶,保留檜木梁柱與太子樓特色,拆除鋼架、補強結構並重作外牆。透過打開牆體,創造通透動線,提升閱讀空間的明亮感,完工後將由「台灣圖書室」持續進駐,結合閱讀與文化推廣。

自來水管遭施工挖損 6/17-18新北6萬戶停水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桃園市八德區思源街1200mm自來水管於日前受污水下水道工程施工挖損,由於該管線是桃園大湳給水廠送桃園龜山及新北林口地區的重要管線,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區管理處預計於6月17日辦理緊急搶修作業,施工期間將影響新北市林口區及泰山、五股區部分區域,停水時間自114年6月17日9時起至6月18日8時止停水計23小時,停水戶數總計6萬4,439戶(直供戶2,527戶),請民眾儲水備用。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表示,將督促台水公司儘速完工復水,減少停水時間,台水設置6處臨時供水站及水車隨時待命,停水期間如有需要可至臨時供水站取水或聯繫台水公司協助送水。 水利局補充,114年6月17日9時起至6月18日8時止停水(計23小時),影響範圍:一、林口區全區。二、泰山區:大科里(南林路、大科路、大科一路、錢厝坑、自強路)、同榮里(黎明路、犁頭窠)、黎明里(黎明路、泰林路3段、大科一路)。三、五股區:福德里(登林路83號至91-10號及112號至114-6號、登林路單號(93~107號)、登林路雙號(116~134-3號)、德音里(外寮路)。

新北首座農創所「有種茶UChung」啟用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新北首座農創所「有種茶 UChung」15日正式啟用,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農創所開幕典禮,並頒發匾額給春茶評鑑特等獎得主方均銓。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坪林擁有優質的空氣與水質,精湛的製茶技術代代相傳,使坪林成為百萬冠軍茶的故鄉,未來市府也會持續輔導青農及有志人才返鄉發展,讓坪林的茶香持續流傳。 侯友宜市長表示,為推廣坪林茶產業,新北市府積極輔導青年農民返鄉發展,並整合青農力量成立「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協會致力於茶葉產銷,於日本2024「世界綠茶大賽」取得金賞獎殊榮,成績斐然。15日由市府攜手協會成立的新北農創所「有種茶 UChung」正式開幕,見證坪林青農團隊一路走來抱持熱忱發展家鄉產業,讓他非常感動,侯友宜也期許未來農創所透過舒適的農創基地空間,結合食農教育體驗,將坪林的好山好水推廣出去。 侯友宜市長指出,坪林因其優良的環境條件,有百萬冠軍茶故鄉的美譽,也是新北包種茶的最大產地,新北茶農屢獲全國製茶技術競賽佳績,迄今已拿下12座冠軍,是新北的驕傲,未來市府也會繼續與新北茶農並肩作戰,打造新北好茶品牌。 坪林區公所表示,新北好茶展售會持續於6月21、22日在坪林茶業博物館旁廣場展售,提供60攤特色茶及文創茶食手作,單日消費滿額贈品茗杯、試管泡茶器或特等茶席入場券。同時6至12月每月皆有茶鄉深度小旅行,歡迎民眾到春茶展售會遊玩、品好茶、逛市集。

「2025金融戰略王」北區錦標賽 圓滿落幕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教地方輔導團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宏觀金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籌備處共同主辦、龍山國中承辦的「2025年WGP金融戰略王Give Me 5北區錦標賽」,於6月14日(星期六)上午於龍山國中活動中心盛大舉行。來自北區的19所高國中學校29支隊伍、共計314位選手齊聚一堂,透過「金融戰略王」桌遊,展開了一場金融知識與策略能力的精采較量。 北市府教育局表示,此次錦標賽最大亮點為其創新競賽形式「金融戰略王」此款桌遊模擬基金經理人的多面向實務工作,選手透過操作「金融五寶」(股票、債券、外匯、原物料、房地產)事件卡,遊戲設計結合人工智慧與財務工程核心技術,真實呈現金融世界的快速變動與風險挑戰,讓學生在體驗中提升對財經議題的敏感度與應變能力,競賽過程緊湊刺激,選手需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選牌、出牌、策略配置與防守記錄,考驗學生在壓力中做出判斷能力,每輪比賽皆經裁判記分與確認,最終統計積分以決定勝出隊伍。  臺北市林奕華副市長致詞時指出,推動金融教育,讓學生學習宏觀且跨領域思考邏輯及金融知識,並將其應用在生活中。同學們透過金融戰略王的桌遊體驗,從玩中學,藉此培養對國際金融世界之聯想力、判斷力,並做出有效的決策,有助於學生們因應未來世界的變化。金融素養除了財務規劃,也讓學生理解所有資源都需要適當規劃,思考和分辨必要和想要,瞭解複雜金融市場中潛在的風險,以及評估風險中帶來的機會,將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相信參與比賽的同學們,能了解金融理財的重要性,未來職涯都會有更好的進展。  榮獲冠軍的衛理女中張同學表示,有幸從校內金融比賽脫穎而出,寒假開始接受校內老師完整訓練,使她能了解時事隨時影響經濟,如她昨天晚上看見以色列和伊朗戰爭事件,直覺反應石油價格會上漲,也很開心經過團隊的努力,獲得2萬5千元的獎金。  參賽選手龍山國中楊同學說明,透過「金融戰略王」競賽,在師長引領下開啟了對金融世界的深度認知,這次參賽不僅相當有意義,更為他奠定了「獨立解析金融訊息」與「系統化邏輯思考」的關鍵基礎,獲益匪淺。  教育局指出,期待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青少年理解金融現象與資本市場之互動,進而培養金融素養與宏觀視野,同時,透過全面且多元的金融教育推廣,能厚植學子理財素養,培育具備全球化視野,這場錦標賽不僅是金融素養實戰舞臺,更展現本市長期深耕金融教育的豐碩成果。

嘉義「西門交誼創新所」《二通圈什麼》傳遞舊城精彩

照片取自嘉義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嘉義市中正路在日治時期稱為二通,有別於昔日大通(今中山路)多為當時日本人生活場域,而本地人則多聚集於二通(今中正路),所以中正路也被稱作「本島人街」。嘉義市長黃敏惠常說,二通不是嘉義市最老的街,卻是最有故事的一條街。為了推廣舊城文化,嘉義市政府建設處打造全新空間,今年五月甫完成中正路上舊興中派出所改裝工程,因位於舊城區六條路交叉口,又是舊西門所在地,所以命名「西門交誼創新所」,期待未來透過展覽與交流活動,與各方協作累積更多創新能量。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西門交誼創新所今年五月開始由「島內散步」首先負責運營,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舉辦《二通圈什麼》展覽,內容串聯二通店家故事,更延伸至周邊生活圈,此次活動邀請民眾穿越時空隧道,透過店家故事喚起對地方的記憶與關注。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長田長沛表示,這一次的展覽由諸羅設計塾共同參與策展,策展理念從「圈」發題,每個人定義的生活圈有所不同,而對嘉義市民充滿回憶的二通生活圈,又是如何塑形、如何定義?為了找出每個人專屬的二通圈,展場也區分為不同單元:進入二通圈:以隧道象徵,帶領民眾進入時光隧道,搭配街道聲響,彷彿置身過去,踏入城市記憶的轉譯之旅;二通圈什麼:從飲食圈、共生圈、街道圈看二通圈的一日食衣住行;二通如何圈:二通街區的樣貌,來自每個人日復一日的行動與牽引店家改造、青年合作、手作體驗等等,構成了日常的多種圈法如何再生與放大,都是嘉義人用自己的方式,圈起這條街的當代節奏;一起圈二通:邀請民眾一起動手共創,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圈。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表示,希望藉由此次特展,讓每位走入二通的旅人,都能深入淺出的認識舊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同時策展內容呼應嘉義市十大旗艦計畫─「舊城創新生」、「文化新基地」的核心戰略,以「場域創生」及「文旅創新」兩大方向,為建城321年的嘉義市注入新活力。 此次展覽透過二通圈多元的店家故事分享,從遊客必吃的林聰明沙鍋魚頭、一銀仙草,到舊城老店的大益糖菓行、劍虹菜刀行、益昌山產行、嘉義針車行、賴信成香舖,再到精工刻印、永昌行(五穀雜糧)、瑞里中藥行,甚至還有雕佛行、藝廊與陶藝工作室。 展覽活動自即日起到10月31日,西門交誼創新所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週六、日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周一、二為公休日,地址為嘉義市光華路130號。

毛孩專屬放電空間 南港區「新新公園狗活動區」啟用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市動物保護處14日正式啟用第21座位於南港區的「新新公園狗活動區」,並由市長蔣萬安帶領市民與毛孩走過象徵「毛孩星光大道」的紅毯,為園區正式啟用,並於倒數儀式中放開牽繩,讓毛孩自由在園區歡樂的奔跑。活動現場提供免費狂犬病預防注射與寵物登記服務、「新新限定-快閃品嚐咖啡活動」及臉書打卡抽獎活動,讓飼主與毛孩開心的體驗「新新公園狗活動區」。 蔣萬安市長表示,市府為了讓臺北市的狗狗們有更多戶外活動場所,迄今已設立21處狗狗專屬活動空間,今日啟用的「新新公園狗活動區」位於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南港區新新公園內也是南港區的第二座狗活動區,為在地飼主提供了另一個新的遛狗地點選擇,讓毛孩們有充足空間放電奔跑。另外今年更規劃於內湖區、松山區及萬華區增設狗活動區,未來市民將有更多的寵物友善空間。 動保處14日舉辦「2025臺北汪汪新天地」-南港區新新公園狗活動區啟用典禮,透過「毛孩越野默契挑戰」讓飼主與狗狗一同體驗新設立的狗活動區,飼主參與「寵物知識快問快答」及「毛孩出發狗公園」等趣味互動遊戲也收穫實用的寵物外出知識與狗公園使用規則。「新新限定-快閃品嚐咖啡活動」讓現場民眾暢所欲言,只要填問卷即可獲得限量100杯的免費咖啡。另外,現場在活動打卡區拍照上傳社群完成打卡,即可獲得寵物沙發等好禮抽獎機會。北市公運處更配合新設狗活動區開闢711及729兩路狗狗公車路線,飼主也可以帶寵物搭乘捷運至昆陽站,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園區。

12米哆啦A夢限時快閃北市府前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與聯合數位文創攜手合作,以國際超人氣IP「哆啦A夢」推出《100%哆啦A夢遊台北》,並於6月14日至15日於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舉辦快閃活動,邀請民眾到全市12個行政區任意門主題裝置拍照打卡,穿梭臺北探索城市魅力,感受如同哆啦A夢中透過「任意門」展開趣味探索旅程。 觀傳局說明,於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舉辦《限時開啟!100%哆啦A夢台北快閃》活動,現場展出高達12米的哆啦A夢大型氣偶與近60座不同造型立體哆啦A夢,同時安排人氣角色人偶見面會,邀集市民與旅客共度愉快週末。 觀傳局表示,哆啦A夢為全球知名IP,不僅喚起世代共鳴,也帶動城市觀光新潮流,其中「任意門」象徵自由穿越空間與實現想像。此次選定新北投車站、士林官邸、花博公園新生園區、大稻埕碼頭、西門町、大安森林公園、大湖公園、南興公園/南港車站、慈祐宮/饒河街、台北自來水園區、貓纜貓空站、市民廣場/台北101分別設置任意門主題裝置,雖然現實中的「任意門」無法穿越時空,但便捷的臺北大眾交通運具系統正是現代版任意門,能輕鬆抵達臺北市內各景點。 觀傳局補充,6月28日至9月14日遊客只要至臺北市12行政區哆啦A夢任意門景點,任選3處任意門裝置拍照打卡,並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哆啦A夢徽章1枚。民眾也可掃描任意門說明牌上的臺北旅遊網、現在玩台北APP QRcode,獲得更多景點及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