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南市六甲區鄭姓民眾老家屋齡已高,先前0121地震結構受損不輕,這次受到丹娜絲颱風侵襲,屋頂毀損更趨嚴重已不堪居住,如修復恐需龐大費用,得知政府為解決民眾拆除困境,提供代拆媒合服務,決定委由政府代拆。22日工務局前往現場拆除,並由環保局協助清運拆後營建混合物,工事順利拆除完成,成為南市首戶由政府代拆的風災受損房屋。鄭姓民眾表示,家族成員多在外定居,老家維持不易且房屋結構損壞嚴重,除了當場表達感謝市府出手幫忙,大大減輕民眾負擔,也對市府團隊一個多月來不眠不休為災區付出感到不捨。 工務局說明, 22日上午8點多,旅居外地的鄭姓民眾早早回到老家,在屋前擺起香案,進行祭拜祈福。他說,老宅已經有七十幾年歷史,是他成長的起點,具有深厚的感情,雖心中有不捨,但為了安全及社區環境,決定委由政府代拆。鄭姓民眾焚香慎稟謝老宅陪伴家族成長,並祈祝工事順利完成。 工務局表示,拆除前先行斷水斷電,隨後環保局到場,將屋內堪用的桌椅、櫃子等物品搬運回收後即展開拆除作業。拆除過程遇有些許石綿屋瓦,也經由專業拆除人員妥為處理,由環保局清運車載離,拆除過程相當順利。 鄭姓民眾表示,由於工作地點在北部,這次風災接到親友的通知,得知老家受損嚴重,也有石綿瓦問題,正在猶豫要如何處理老宅時,剛好南市府推出媒合工班拆除政策,他立即與公所聯繫並由工務局接手。鄭姓民眾感謝市府、環保局、工務局及六甲區公所的快速服務效率,幫他解決一大難題。
生活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北市水利處表示,古亭河濱公園將於114年8月23日至115年3月20日進行「古亭河濱公園兒童遊戲場暨周邊設施整建工程」。施工期間,工區內之自行車道及人行道將暫時封閉,請市民朋友留意交通指引,提前改道。 水利處工務科表示,這次整建工程包含新建兒童遊戲場,讓不同年齡層孩童都能安心遊玩;新增眺景廣場與眺景坐階,提供遊客休憩與觀賞河岸風光的新據點;新設沖洗區則方便民眾活動後簡易清潔;同時針對園區地坪與照明進行全面改善,提升行走安全與夜間視覺舒適度。此外,也將重新鋪設瀝青混凝土鋪面,改善通行品質,整體改善園區機能與景觀品質。 水利處表示,施工期間,工區內之自行車道及人行道將暫時封閉,無法通行。為維護通行動線順暢,水利處將設置明顯的改道指引與施工告示,提醒自行車騎士與行人留意改道資訊,改行鄰近河岸側道路通行,並避免誤闖施工範圍。
照片取自嘉義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嘉義市立田徑場自52年完成建置,是嘉義市民日常運動的重要場域,更是嘉義市培育田徑運動人才的重要搖籃。為帶動場館升級,嘉義市政府爭取教育部體育署預算,將進行嘉義市田徑場優化工程。22日嘉義市長黃敏惠與教育部體育署房瑞文副署長、中華民國田徑協會洪碧端副秘書長,以及立委代表與議員共同參與嘉義市田徑場工程優化啟動典禮。田徑場預計於115年10月啟用,除PU跑道將申請國家級400公尺田徑場地認證外,也將一併整修周邊環境,提供市民國際級田徑場地。 嘉義四張黃敏惠表示,嘉義市田徑場歷經六十多年的歲月,亟需提升功能。田徑場既有的弓形區並未完全符合正式競賽的標準,限制了撐竿跳高、標槍等田賽的發展。因此改善工程將提升相關設施,以符合專業競賽規格。嘉義市府團隊成功爭取教育部體育署預算補助1億元,加上市府4千5百萬配合款,總經費1.45億,為打造更優質的運動場域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整修將取得國家級跑道認證,有利嘉義市未來爭取辦理大型賽事,不僅能激發在地潛力好手,帶動嘉義市體育發展,也能促進賽事期間的觀光發展與經濟效益,創造百業共榮共好。 黃敏惠市長補充,以嘉義市立田徑場為軸心,鄰近國民運動中心、網球場以及市立體育館,是嘉義市東區的休閒運動聚落,此次工程不僅改善田徑場內及周邊設施,提升基層體育培訓環境,更在田徑場外圍融入木都意象的設計,詮釋嘉義市的城市品牌與運動樂活的城市精神。 教育部體育署房瑞文副署長表示,嘉義市政府積極爭取體育署補助,去年5月實地會勘嘉義市田徑場,8月就完成迅速核定,嘉義市府展現強烈積極度及執行力,期盼工程如期如質完成,讓嘉義市民擁有一個優質的田徑休閒及運動場域。未來也期盼完成跑道認證後,舉辦全國性賽事,就像嘉義市的「諸羅山盃」棒球賽一樣,讓田徑也能發展出具代表性的經典賽事,提升城市體育能見度。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嘉義市規律運動人口比例在全國排名均是名列前茅,依據113年統計,嘉義市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為39.1%,其中嘉義市立田徑場具有莫大的貢獻性,不管是晨間、傍晚甚至是夜間,都吸引許多市民前來運動,堪稱是全民運動推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嘉義市府於113年向教育部體育署提報「優化全民運動與賽會環境計畫」,將嘉義市立田徑場跑道、看臺升級優化,成為全國等級的競賽場館。 體育場長張家羽說明,田徑素有運動之母的美譽,相信在嘉義市立田徑場的升級改善後,對於其他運動項目的體能訓練,都會是一大助益。此次工程針對PU跑道做全面式翻修,並向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申請國家級400公尺田徑場地認證,未來將得以辦理全國等級的正式賽事,同時也會針對撐竿跳高、標槍以及相關田賽場域進行整修,讓場內的跑、跳、投擲項目的場地予以規格化,進而促使未來田徑運動全項目更能均衡發展。 張家羽場長補充,此次工程包含周邊看台裝修、PU跑道暨草坪整修工程、PU跑道整修工程、行政空間裝修工程、司令台裝修工程及周邊看台裝修工程,期待帶給嘉義市民更優質的運動場域。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為擴大臺北市學齡兒童的營養照顧,自9月起,「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政策將擴大補助對象,新增納入設籍臺北市但未就讀臺北市幼兒園或國小的2至12歲兒童,預估將增加約3.3萬名,全市總受惠學童人數將達20.8萬人,凡符合資格者,每週可至指定通路免費兌換1瓶鮮奶或豆漿,穩定補充優質蛋白質與鈣質,強化學童的健康基礎,就讀本市公私立國小及幼兒園學童將由就讀學校及園所發放卡證,無需申請;針對新增補助對象,自即日起受理線上申請卡證服務,可至「台北服務通」平台申辦, 並於114年8月25日(星期一)起開放現場臨櫃申請服務,家長可至臺北市任一區公所臨櫃申辦數位卡證。 教育局表示,針對新增補助對象,北市府採數位卡證管理機制,須額外申辦專屬卡證始得兌換服務,提供線上與臨櫃兩種申辦方式,即日起可透過「台北服務通」平台,輸入關鍵字「鮮奶」即可進行線上申請,選擇指定領卡區公所,約3個工作日後即可攜帶身分證件至所選地點領卡,特別提醒8月24日前完成線上申請者,最快自8月27日(星期三)起,可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及個人資料同意書,至擇定之區公所領取卡證;若選擇臨櫃辦理,則於8月25日(星期一)起開放申請,服務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地點為臺北市12行政之區公所(社會課),申請人須為學童之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亦可書面委託他人代辦)並攜帶以下資料:戶口名簿正本(或三個月內戶籍謄本)、申請人身分證正本,如學童年齡為6至12歲另需備妥2吋彩色證件照片1張,申辦完成後可當場領卡,卡片將於隔日凌晨2時正式啟用,8月底前領卡者,自9月1日起可開始使用兌換服務。 教育局指出,「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政策自114年4月上路以來深獲好評,每週平均逾12萬名學童參與兌換,兌換率穩定維持在七成,政策滿意度亦高達九成五,此次擴大補助對象將讓更多學童受惠,進一步提升營養照顧的覆蓋率。 教育局提醒,每位學童僅能使用一種卡證進行乳品兌換,以就讀學校或幼兒園所發放之卡證為優先認定依據,另原就讀本市幼兒園或國小之學童,可持原卡證兌換,如有卡證遺失得逕向原就讀學校(或園所)辦理補發,確保兌換不中斷。
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西市場是臺南歷史悠久的公有市場,見證百年庶民生活與城市發展。透過整建不僅重現古蹟風華,也為市場注入新定位,延續其生活核心角色。台臺南市政府21日在西市場舉辦「西市場RE:OPEN開幕記者會」儀式,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並特別邀請藝人徐凱希一同迎接西市場開幕,引領民眾重新認識西市場在台灣、台南的角色與意義。 黃偉哲市長表示,眾所期盼已久的西市場,終於以嶄新風貌重新亮相。西市場不僅蘊含豐富的文化與歷史記憶,更是台南的重要門面象徵,也被譽為全台最具特色與美感的市場之一。 黃偉哲市長強調,西市場所提供的不只是傳統的商品與服務,更承載著市民對過往美好時光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與憧憬,也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其溫暖氛圍與濃厚人情味。誠摯邀請國內外遊客及全國民眾共襄盛舉,一同走進西市場,體驗百年風華與全新魅力。 經發局表示,西市場先由文資處進行修復,後由經發局市場處接力投入約1.7億經費改造西市場週邊店鋪、古蹟內部裝修及西市場光環境等周邊環境整修工程,並突破原本古蹟西市場與淺草青春新天地斷開的高低落差侷限,新的下沉式廣場設計,將地標、可駐足的街道、小巷以及特色建築等諸多零碎空間機能串聯起來,透過核心廣場的主架構加以整合並將動線做有效的規劃,促進老舊空間增生改變,打造出兼具文化保存、生活機能與觀光魅力的城市亮點。 經發局指出,自2002年起市府開始推動「西門市場改造及香蕉倉庫古蹟再生計畫」,2003年並將西市場指定為市定古蹟,而歷經20年完成古蹟修復、周邊整頓與景觀改造,除西市場本體工程是台南市大規模修復混凝土構造古蹟的首例,對於台南古蹟具有指標性意義外,再加上新建設的攤位空間,能讓市民和國內外遊客逛市場也可以很文青、很優雅。 市場處表示,西市場依各區屬性規劃不同特色與業種攤(鋪)位,而古蹟本體內共有66攤文創、百貨、紡織類,20攤輕飲食類;南區店鋪(原魚漿製麵區)則規劃有23攤熟食、百貨攤。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接獲超商通報,指稱店內包裹中裝有蜥蜴。動保人員迅速趕抵現場進行調查,竟在一件來自中國廣州的包裹中發現兩隻鬆獅蜥,分別為一隻雄性的「紅魔血系鬆獅蜥」及一隻雌性個體。動保處已依法扣留該兩隻動物,並通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啟動後續調查與處理程序。 動保處表示,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指樹林某超商內出現蜥蜴,原先研判可能為常見的攀木蜥蜴或綠鬣蜥,不料現場查驗後,竟在包裹堆中發現一隻體色鮮紅、外觀特殊的蜥蜴。經專業辨識,確認為雄性「紅魔血系鬆獅蜥」,且來自中國廣州。進一步開箱檢查後,又發現另一隻雌性鬆獅蜥。經動保處約談相關人員到案說明,確定違法事實,已依法裁處1萬元並沒入蜥蜴。 動保處表示,鬆獅蜥原產於澳洲,屬中型爬蟲類,偏好乾燥棲息環境,成體體長約40至50公分。由於性情溫馴、外觀多變,近年來成為全球受歡迎的寵物品種之一。其喉部具棘狀鱗片,當感受到威脅時會鼓脹變黑以示警戒。市面上常見鬆獅蜥多為人工繁殖,色系包括白、黃、紅等,其中以紅色系最受飼主青睞。 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前理事洪慶翔指出,非法輸入動物恐對本地生態與公共衛生造成嚴重風險。未經檢疫的動物可能攜帶寄生蟲、細菌或病毒,威脅人類及原生動物健康。此外,若外來物種遭棄養或逃逸,亦可能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衝擊,甚至引發外來種入侵問題。他呼籲民眾應確認飼養寵物來源合法,並遵守相關法令規定,以保障人與動物的共同福祉。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提醒,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第1項規定,野生動物之活體及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產製品,非經中央主管機關之同意,不得輸入或輸出,違反者可依同法第51條第3款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於5月中旬接獲通報,在北投市場發現臺灣獼猴逛市場,而且「吃水果不付錢」,特與北投區里長、居民通力合作在8月5日關渡聖景路之社區成功捕獲,結束牠四處竄逃、造訪多個里的日子。市民朋友如在住家附近發現獼猴,請撥打 1959 通報,並落實「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原則,共同維護人猴和諧與生態平衡。 動保處說明,透過與北投區里長及居民合作,歷時2個半月、近20次的訊息回報與足跡追蹤,成功掌握獼猴出沒路徑,並於8月5日在關渡聖景路之社區捕獲,結束牠在東華、立農、尊賢、奇岩、中央、清江、關渡等里及周邊社區的竄逃日子。該獼猴現由動保處暫時收容,將依農業部公告規定進行檢疫、後送收容及野放評估。由於臺北市高度開發,森林隔離帶縮減或中斷,毗鄰山林地區若曾被獼猴取食水果,易成為牠們記憶中的「美食地圖」,增加再度回訪與接觸人類的機會,民眾務必注意,避免有餵食獼猴的行為。 動保處呼籲,如有發現獼猴出沒於住家附近,可撥打 1959 動物救援專線通報,以利動保處即時掌握行蹤並採取防治措施。同時落實「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三不原則,避免吸引獼猴靠近或發生不當餵食行為,以降低人猴衝突風險。此外,若發現有人非法飼養獼猴,可立即通報動保處查處。期盼市民與動保處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安全友善的生活環境,讓人與野生動物得以和諧共存,守護生態平衡。
照片取自嘉義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沿著嘉義市蘭潭與鄰近的仁義潭的路跑路線以風景怡人、賽道富起伏與挑戰著稱,深受國內外跑者喜愛。為與國際接軌、迎接更多國際跑者,20日在嘉義市長黃敏惠主持下,與全統運動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俊芳共同宣布通過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與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AIMS)全馬、半馬的國際認證「2025雙潭馬拉松菁英賽」將在今年11月30日清晨6點在嘉義市立田徑場北門口熱血開跑,邀請全國菁英跑者齊聚嘉義,用速度與耐力在世界認證的賽道上一較高下。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蘭潭與仁義潭緊鄰,有山有水,以怡人的風景著稱,是備受跑者喜愛的路線;兩潭路線連接起來,像是「無限」符號,相信會讓每位來過的人都感受到嘉義市無限的魅力以及對運動的熱愛。雙潭馬拉松菁英賽道在2023年通過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與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AIMS)全馬、半馬的國際認證。期待透過國際認證的專業賽道,不只吸引全國菁英跑者,更能藉著這次經驗,奠定嘉義市未來舉辦國際級標籤賽事的基礎,也期待透過精采賽事以及絕美賽道向世界展示嘉義市重視運動,力拼運動經濟,也注重環境保護的努力。 全統運動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俊芳說明,2025雙潭馬拉松菁英賽於21日開放報名,賽事設有限額與成績門檻,總獎金超過100萬元,冠軍獎金高達12萬元,相當優渥。相信能吸引眾多國際菁英選手齊聚挑戰。期盼雙潭馬拉松未來能成為全台灣,乃至全球跑者心目中最重要的賽事,讓世界見證台灣之美,並從嘉義市出發,與國際接軌。 「TOMO桑」現職為清大天文研究所副教授,來台十年累積參加超過300場路跑,因為對路跑的熱愛,讓他展開斜槓人生,現在也是路跑界的知名網紅。TOMO桑表示,雙潭馬拉松的賽道風景優美,但前段有較明顯的上坡路段,建議一開始不要衝刺過快,以免過早耗盡體力。此外,嘉義風光迷人,但陽光強烈,記得做好充分的防曬準備,保護自己順利完賽。 嘉義的在地囝仔朱婕妤同學自國小二年級進入田徑競技,就讀於僑平國小、玉山國中、輔仁中學期間,訓練自律,在田徑競技展現出不凡實力。2023年代表國家出賽「世界中學生U15運動會」,獲得田徑U18組女子2千公尺障礙冠軍。她分享,雙潭馬拉松路線正是她日常訓練的場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優美景色,邀請跑者們一同參加今年的雙潭馬拉松,一起在美麗的風景中享受奔跑的快樂! 郭添財處長說明,雙潭馬拉松菁英賽道在2023年通過世界田徑總會全馬、半馬認證,賽道認證過程經由具備國際A級或B級資格的丈量員精準測量。菁英選手要進入最高聖殿的奧運,需要有AIMS認證的賽道成績作為參賽標準,因此參與雙潭路跑的跑者成績是取得參加國際大型賽事的資格的重要依據。 此次賽事報名也將依參賽者路跑成績排序錄取,分為全馬男、女子組與半馬男、女子組,總獎金高達新臺幣100萬元,競爭激烈。賽道以雙潭蘭潭與仁義潭為核心,沿途可欣賞嘉義後花園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情,體驗城市的美麗與熱情。誠摯邀請全國熱愛路跑的菁英選手與運動愛好者齊聚嘉義,11月30日一同在認證的國際舞台上揮灑汗水,創造屬於自己的榮耀時刻。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為落實簡政便民,新北市政府針對115年五大福利津貼複查作業,新增試辦「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福利津貼複查免臨櫃申請服務」,自今年10月起,符合資格的家庭無需再親自送件。搭配過去已採取主動清查的「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及「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等項目,全面簡化申辦流程,預估至少可惠及10萬戶弱勢家庭。 社會局表示,以往每年10月初,新北市會啟動次年度社福資格總清查,民眾須親自到戶籍地區公所送件,對於長者、身心障礙者或行動不便者而言,可能需家人陪同,若因疏忽未能申請,甚至可能影響權益。 社會局長李美珍指出,本次推動的「主動清查」政策,將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料網絡,透過系統化流程縮短行政作業時間,讓複查更便利、更貼心,使弱勢家庭能及時獲得所需協助。 社會局提醒,新申請案件仍須備妥資料,親至戶籍地區公所申辦;但凡已具備114年度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福利、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及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資格的市民,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複查期間,皆無需再親自送件,115年度福利資格將由社會局與29區公所主動審查辦理,並寄發通知信函,讓民眾清楚掌握便民措施。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車來車往的中和區裡,竟有一條令人驚豔的「生態廊道」。日前,水環境巡守隊在藤寮坑溝巡查,驚喜發現一隻紅冠水雞正在溪畔築巢下蛋,巢中兩顆白底帶斑點的蛋,正在孕育著嶄新的生命。這個充滿活力的畫面讓大家又驚又喜。這份珍貴的發現,不僅是大自然給的禮物,更是新北市水利局長期投入水環境整治,所換來的最好回報。 新北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藤寮坑溝曾是一條單調、毫無生命氣息的「三面光」混凝土溝渠。109年起以創新的治水思維,打造1.5公里近自然河川及通勤綠廊,是全國第一條將都會型三面光排水溝渠,打造成近自然河川的成功典範。 宋德仁局長補充,藤寮坑溝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分兩階段進行:第一期(109年至111年)完成中正三橋至嘉慶橋段,第二期(112年至113年)接續完成嘉慶橋至延吉橋段。在施工過程中,除了運用砌石工法創造河道蜿蜒與急緩流變化,也設置原木壩及擾流工,並在渠底增設10處深潭,藉此提供魚類棲息地,並成功串聯起兩期工程的水域,維持了水生動植物生態場域的完整性。 水環境巡守隊林副隊長18日進行例行巡查時,於中正三橋下方驚喜發現一隻紅冠水雞正在溪畔築巢下蛋。林副隊長指出,紅冠水雞生性害羞,行蹤隱密,平時要發現牠們築巢已屬不易,更何況是在一條曾經毫無生氣的排水溝裡,看著這兩顆充滿希望的蛋,證明了我們長期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感覺就像是在孵育這條溪流嶄新的未來一樣,這份珍貴的發現也大大提振了整個巡守隊的士氣。 正是這些不為人知的巧思,讓藤寮坑溝的生態系統悄然復甦。經過生態調查,這條溝渠的物種已多達188種,除了紅冠水雞外,還包含可愛的斯氏繡眼(原名綠繡眼)、冬候鳥東方黃鶺鴒等,更有二級保育類台灣冠八哥現蹤,昆蟲類則有善變蜻蜓及無尾鳳蝶,每一種生物的現身,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條溪流的新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