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新北市板橋區忠孝公園地下停車場25日舉行啟用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上任以來,板橋區停車場建設總計有7座立體式、14處平面,總計21處,投入40.2億元;其中這7座立體停車場包括音樂公園、新埔國小、忠孝國中、五權公園、溪北公園和今天啟用的忠孝公園地下停車場,已完成6座。 侯友宜市長表示,特別邀請在地里長、居民參加忠孝公園地下停車場啟用典禮,並宣布將自25日晚18時起試營運至12月24日止,開放免費停車。 侯友宜市長指出,新北市持續推動友善停車、智慧城市建設,上任至今,新北市停車場建設總計投入124.9億元,新建完成121座智慧化停車場,共提供3萬4,211格汽車停車位、9,239格機車停車位,讓市民朋友停車更便利。 交通局表示,忠孝公園地下停車場將自25日晚18時起試營運至12月24日止,開放免費停車,12月25日起正式收費營運。臨停費率汽車每小時30元、機車每次20元;同時有汽車月票130張、每張4,000元,機車月票16張、每張300元。
生活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捷運萬大線工程依照既定時程穩健推動,列車交付進度也再度傳來好消息。繼首批三列量產車於10月17日完成運抵後,第二批三列量產車已於11月21日順利於臺北港卸載並進入金城機廠。截至目前,萬大線十九列量產車中已有七列就位,進度符合全年目標,為後續系統整合作業奠定關鍵基礎。 臺北捷運局表示,新到貨列車自進廠後即展開點驗與接收檢查,包括外觀檢視、設備狀態確認以及初步功能測試等多項程序,逐一確認車體結構、車門操作、電力系統及重要設備配置,所有作業均依萬大線制定的嚴格標準與管理機制執行。透過系統化記錄與層級審核,確保列車能順利投入後續靜態與動態測試,全面維持工程品質與安全水準。 隨著量產車陸續進駐,金城機廠的測試量能也同步提升。捷運局機電系統工程處說明,多批列車到位後,機廠可依計畫展開多列車協同參與的系統整合測試,加速各項機電系統驗證作業,提升整體進度效率,持續推動萬大線朝完工里程碑前進。 機電系統工程處強調,十九列量產車的陸續入廠象徵著萬大線工程正依進度穩健前行。未來完工通車後,將大幅增強臺北市與新北市間的交通效率,改善沿線居民的通勤品質。工程團隊將持續嚴格督導各項測試與整備作業,以最高標準把關工程品質,期盼儘早讓市民享受安全、便捷且可靠的捷運服務。
照片為新北市教師職業工會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台灣在1960年代開始的國宅都是政府主導,最知名的是有美援加持的南機場國宅。新出版的文史新書發現,其實同時期有一個「官督民辦」的國宅,但是這段傳奇至今超過六十年卻始終罕為人知。 文史新書《大臺北最慘洪災促成民辦國宅「銘德新村」傳奇》,挖掘銘德新村的歷史,發現西元1963年的葛樂禮颱風造成大臺北最慘洪災,政府為了治水,拆遷淡水河河畔的上萬住戶,其中有一群人半自力更生,自行規畫並且興建了民辦國宅「銘德新村」。 事隔六十多年,在這段歷史與這個村落都即將因都更而消失之際,新北市教師職業工會出版的文史新書,委託賴祥蔚教授進行調查訪談,第一次完整呈現出這段幾乎不為人知的傳奇,新書拍攝了新照片,並且透過銘德新村所在的思賢里里長楊祐全協助徵求老照片,全彩呈現社區史。 新北市教師職業工會是新北市各級學校教師共同發起,在100年8月5日正式成立,致力於促進教師等教育工作者的權益。《大臺北最慘洪災促成民辦國宅「銘德新村」傳奇》由新北市文化局補助,揚智文化公司出版。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塭仔圳第一區兩條新闢道路將於11月27日上午10時正式通車,開放通行的道路包含鄰近輔大醫院的「懋德路」,可串聯領航路與三泰路,以及靠近機捷泰山站的「環泰二路」則銜接泰林路與中環路,通車後將有效提升主要幹道間的銜接效率,強化區域整體路網連結,讓塭仔圳第一區及周邊地區的交通更加順暢。 新北市地政局表示,懋德路的路幅為15米寬,雙向各有一個車道與人行道,可將三泰路的車流疏散到領航路,預計能有效紓解輔仁大學、輔大醫院周邊往來交通;環泰二路同樣為15米寬的路幅,配置雙側人行道,通車後泰山往返新莊方向,可由文程路接環泰二路到達中環路,不但補強了泰林路與中環路間的串接,也分擔新北大道、泰林路的部分車流。 地政局指出,懋德路與環泰二路開通後,塭仔圳一區的交通路網日趨完善,用路人多了替代路徑的選擇性,可縮短跨區通勤時間、減少尖峰時段壅塞,進一步提升可達性與通行穩定度,讓通勤、外出採買與日常往返更為便捷。地政局也提醒,新闢道路於11月27日上午10點開放通行,請用路人依現場標線、標誌與號誌行駛,注意行車安全並配合導引標示通行。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新北市政府23日舉辦「114年嬰幼兒照顧人員及托嬰機構表揚大會」,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表揚得獎人員及單位,共計有255位居家托育人員、托嬰機構專職人員、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專職人員以及177家評鑑優、甲等托嬰機構及親子館等托育服務單位獲獎。 侯友宜市長表示,此次表揚255位托育人員及177家優質托育單位,給予努力投入托育工作的夥伴實質肯定。在托育人員與單位專業細心的照顧下,新北市的孩子才能獲得最好的照護,也讓雙薪家庭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在職場貢獻。 侯友宜市長指出,孩子的照顧工作極具挑戰,家長與長輩的關切與期待都需要以專業耐心溝通,他十分理解托育人員的辛勞,誠摯感謝大家長期的付出。 侯友宜說,自擔任副市長起便推動公共托育服務,從第1家汐止忠厚公共托育中心成立至今,已拓展至127家,居家托育人員也成長至5,487位,目前家外送托率達45%,高於OECD平均36%,服務量能位居全國之冠。市府將持續提升托育環境,讓新北孩子能在安全、快樂、平安的環境中成長。 社會局補充,今年度共有193家托嬰機構參與評鑑,透過評鑑的歷程檢視托嬰機構托育各項服務內容,逐步提升托嬰機構托育品質,期盼藉由公開表揚方式給予肯定與獎勵,帶動整體托育服務的正向發展。
照片取自臺北市立動物園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與臺北市體育總會於11月23日在動物園區舉辦「111周年『生生不息』公益生態Zoo跑」活動!這次路跑沿著動物園不對外開放的環園作業道路環繞一圈,途經可沿路觀察動物園周邊保留的自然景色。此次路跑以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11周年園慶「野性再現Rewilding」概念,讓跑者在動物園特別為野生動物們保留的緩衝綠帶中運動,體驗一起成為野生動物在淺山環境奔跑的感覺。部分路跑活動報名費用也將用於支持動物園野生動物保育計畫,透過路跑活動一起為保育野生動物盡一分力。 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建園「111周年『生生不息』公益生態Zoo跑」以「Run for Rewilding為野性再現而跑」為概念,透過健康推廣的路跑活動,從園區環境認識動物園,體驗讓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的努力。今年的路跑路線從大門廣場開跑,沿環園道路經過非洲動物區和鳥園一路到溫帶動物區,再從生態池返回順著熱帶雨林區後方回到臺灣動物區,路線多為平常民眾只能搭乘遊園列車經過的地方,為這次路跑增添許多好奇與驚喜。 動物園指出,位在淺山地區四面環山,環園作業道路旁的綠地向外延伸便是野生動物居住活動的棲地,動物園所處地區的淺山森林有豐富的植被和多樣的動物生態,經常有機會發現穿山甲、白鼻心、鼬獾、食蟹獴的蹤跡,也有食蛇龜、各種蛙類、蛇類、鳥類,以及蜻蜓等昆蟲棲息。而動物園內的景觀規劃,營造濕地、灌木叢、喬木林等類型的環境,為的是在開放遊客參觀的區域間保留棲息地並相互串聯成綠帶,讓野生動物加以利用。 低海拔與淺山地區是人們與野生動物活動高度重疊的範圍,在人為活動之際保留與營造綠地,仍能適時發揮動物所需的生態棲地功能。這次「『生生不息』公益生態Zoo跑」也讓跑者有機會在路跑途中觀察周遭的動植物相,遠眺園方為野生動物維持的淺山環境。
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南都巡歷」於23日進入第九天行程,黑面三媽自安南區啟駕,前往將軍區及北門區巡境。聖駕沿途行經漚汪文衡殿、二重港仁安宮、南鯤鯓代天府等等多間重要廟宇,沿途人潮絡繹不絕,信眾虔誠拈香祈福,盼求地方風調雨順、闔家平安,充分展現民間信仰帶給民眾的力量與慰藉。 臺南市長黃偉哲下午親赴北門二重港仁安宮參拜,恭迎媽祖聖駕。他表示,今年台南自年初震災至丹娜絲颱風所帶來的強風豪雨,大北門地區受創嚴重,目前地方復原工程仍在全力推動中,希望讓居民盡早恢復正常生活。媽祖此次南巡回程特別蒞臨受災最深的將軍、北門區,不僅傳遞對地方的深切關懷,更是鼓勵與陪伴,象徵「媽祖到、平安到」,為地方人民帶來力量與希望。 南市府表示,巡境途中,信眾早已自發於道路兩側虔誠迎駕,許多人雙手合十,祈願家園平安順遂。隊伍行進間香煙裊裊、鑼鼓喧天,沿途湧現萬人空巷的盛況,不僅展現台灣民間信仰深植人心,也在災後重建的道路上,為地方凝聚更多力量與希望。 南市府指出,北港朝天宮上一次南巡可追溯至1916年,睽違109年再次啟行,意義非凡。黑面三媽此次於11月15日起駕,自北港出發、經嘉義進入台南,展開為期十天的「南都巡歷」。這場百年一遇的文化與信仰盛典,吸引全台信眾熱烈參與。台南市政府邀請民眾把握難得機會前往參拜,一同參與祈福與護境活動,親身感受媽祖慈悲庇祐以及台南深厚的文化底蘊。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隨著時序進入冬天,萬里蟹季已悄悄進入尾聲,今年的萬里蟹依舊是鮮甜美味,吸引不少饕客前來,無論是清蒸、快炒或搭配特色料理,都能品嚐到最自然的海味,歡迎民眾把握產季尾聲,到龜吼漁夫市集品嚐萬里蟹,錯過可就要再等一年了。 新北市漁業處表示,萬里蟹為花蟹、三點蟹及石蟳之統稱,因萬里地區鄰近臺灣西北漁場,得天獨厚的海域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海蟹資源,使得萬里區龜吼漁港成為臺灣重要的海蟹產地,每年9至12月正值萬里蟹產季,許多饕客會慕名前來品蟹,位於龜吼漁港旁的龜吼漁夫市集以販售當地盛產的萬里蟹遠近馳名,一樓生鮮區販售萬里蟹、蝦類等各式新鮮海產,二樓熟食區則提供各種美味的海鮮料理,無論是想購買海鮮或現場品嚐產地直送的海味,都能在這一次滿足。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位於新北市八里區及淡水河出海口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每到秋冬時節都會成為候鳥南遷的重要中繼站。為了讓民眾更加深入棲地親近這群嬌客,新北市農業局特別提供預約生態導覽服務,由生態志工協助解說觀察鳥類的活動身影,不僅了解候鳥的遷徙故事與棲地習性,更可欣賞挖子尾獨特的濕地生態景觀。 農業局指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是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的自然地景,初冬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可見到紅樹林靜靜豎立在河口,泥灘地上螃蟹穿梭,天空中則有候鳥成群飛翔。這裡不僅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也是親子一同走進自然與體驗生態的最佳場域。每年冬天,黑面琵鷺、東方環頸鴴、黑腹濱鷸等冬候鳥紛紛到訪,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增添熱鬧景象。 農業局表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的步道與觀景平臺規劃完善,觀察鳥類不一定需要專業裝備,只要一副望遠鏡和一顆好奇心,隨時都能展開一場「生態探險」。觀察鳥類的最佳時機通常是在退潮時段,這時候泥灘地露出,水鳥停棲,不僅能欣賞壯觀的候鳥群舞,接觸濕地也能讓孩子更了解紅樹林與濕地保育的重要性。同時提醒在賞鳥過程中務必保持安靜,不要靠近或驚擾鳥群,也不要餵食或丟棄垃圾,才能讓候鳥安心停棲,共同維護這片珍貴的濕地生態。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維護生物多樣性一直是新北市重要的發展目標,農業局也持續推廣自然生態保育理念,冬季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正是最適合親子同遊的自然教室,濕地裡不僅有候鳥的身影與螃蟹的蹤跡,其週邊也有紅磚聚落的歷史故事,歡迎與家人一起走進濕地,可以收獲珍貴的自然體驗,更能培養孩子對生態的關懷與尊重。
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於11月22日至23日(星期六、日)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辦「2025臺北市馬場町馬術邀請賽暨馬術嘉年華」,本活動為全臺唯一在城市核心舉辦的草地馬術賽事,結合專業競技與全民參與,成為臺北秋季最受矚目的體育盛會之一。 體育局表示,不同於一般運動賽事,本次活動融合「專業馬術競技」、「城市文化氛圍」與「親子嘉年華體驗」三大主題,讓市民能在悠閒的週末假期,走近綠意盎然的馬場町紀念公園感受馬術運動的力與美。除了觀賞全國性賽事,現場還規劃了親子闖關、騎乘體驗、馬術表演秀,以及結合文創與美食的特色市集,打造一場適合全年齡層共襄盛舉的運動嘉年華。 體育局指出,馬場町紀念公園見證了臺北水岸生活的發展與變遷。過去許多市民假日會攜家帶眷前往新店溪河畔觀賞馬術表演、體驗騎馬樂趣,成為世代共同的珍貴回憶。如今,透過馬術邀請賽與嘉年華的舉辦,不僅重現臺北城與馬術共生的歷史場景,也讓傳統休閒文化在現代城市中轉化與延續。 體育局強調,自2017年開辦以來,「臺北市馬場町馬術邀請賽暨馬術嘉年華」已邁入第九年,是兼具運動競技與文化魅力的城市節慶活動。體育局誠摯邀請市民朋友於11月22日至23日蒞臨馬場町紀念公園,共同感受專屬於臺北的熱情與驕傲,讓秋日午後的綠地,成為全民共享的馬術盛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