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陳朝平》談天論地話倒閣兼答邱毅

照片取自立法院官方網站 【聚傳媒陳朝平專欄】關於倒閣,藍軍鷹派老將邱毅《談天論地話縱橫》提出,倒閣,一定要考慮六件事,話音落定,朱立倫接著拍板,指「絕大部分黨籍立委不贊成倒閣」且無法傷害到賴,暫緩! 朱立倫搖擺不定,不足為怪,鷹派老將邱毅居然也著了魔道,大大地出乎人意料。倒閣,是籌碼,是曝光民進黨政府無賴無理和無恥的工具,是扭轉藍白在大罷免賽局中劣勢的利器,也是逼賴清德就範的籌碼! 誰都知道,李登輝率領著一干黑金草台班子,七修出台的憲法,不倫不類,非牛非馬,遲早要露出專制獨裁的餡兒,別說倒閣不易、解散國會難,要想在憲法修正後的體制下罷免總統,更難! 邱毅所提的倒閣六件事,確實棘手,但是,眾人之事,哪有不棘手的?草台班子修出來的爛憲法,哪有不棘手的?正因棘手,才要藉著這機會來整修啊! 擔心賴清德換上柯建銘、王義川等更劣質的閣揆?那就再次倒閣啊!直到賴妥協,提名新閣揆和內閣人選前,先與多數的在野黨協商! 賴清德不解散立法院,繼續推大罷免?呵呵!藍白不倒閣,賴清德就縮手了?事實證明,賴清德、柯建銘的大罷免,就是現在進行式! 再說,倒閣同時,誰說不能經由立院1/4提案,罷免賴清德?即使罷不成,至少嚴重羞辱賴,讓他成為中華民國憲政史上第一位被提案罷免的總統!難不成,他惱羞成怒,辭去中華民國總統,自行宣布出任第一任台灣共和國總統? 賴清德解散國會,藉著60天空窗期,找藉口,宣布戒嚴緊急狀態?賴17條公布後,連「境外敵對勢力」都有了,台灣不早已進入準戒嚴、準緊急狀態了?專制獨裁搞戒嚴,搞緊急狀態,藉口千百種,哪裡還需找空窗期?賴膽敢宣布戒嚴?「境外敵對勢力」,一片祥和,誰怕誰?誰騙誰?誰極權?難怪419要祭出蔣介石的肖像呢! 立法院若重選,擔心賴清德變本加厲地用司法介入,胡作妄為?獨裁者濫用司法檢調,胡作妄為,從不會稍歇,在野黨和人民寧願再忍受三年,也不願意「揭竿而起」? 現在提倒閣,會不會讓人覺得大罷免要輸了?洩了自個兒的氣?大罷免、反惡罷,拚的是動員力量,拚的是持久力,426戰獨裁,即使精神大勝利,少了倒閣的籌碼,以中產階級為主的藍軍白軍,動員力、持久力,真能支持到6、7月的罷免投票? 藍白陣營,反對倒閣的人不少,此時提倒閣,黨內先亂,好不容易凝聚的在野黨大團結,又砸鍋了?黨內異議都沒整合好,誰能確定在野黨大團結了?反惡罷要成功,寄望的,不只是在野黨團結,更在於各選區選民能有一股氣!這股氣,國民黨可曾鼓起來了? 何況,賴清德夥同柯建銘發動大罷免,項莊舞劍,不只意在沛公,更在於一石二鳥:既可扭轉國會少數的劣勢,還可分化藍白兩軍。(蓋,民眾黨8席均為不分區,沒有被罷免的壓力!) 再說一次,倒閣,是籌碼,也是奇兵出擊,倒閣+反惡罷+倒賴罷賴,讓民進黨腹背受敵!再說,從現在到川普關稅90天豁免期期滿,誰知道還有多少黑天鵝、灰犀牛?政治領袖,在朝在野,都得預謀發展、前置思想、靈活調度,哪裡有一竿子捅到底的道理? 言盡於此!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張競》上位死了嗎?問都不能問?談都不能談?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張競評論】從前有個封建威權皇朝,當朝皇帝身體不適,病情嚴重天下皆知。此時有民女貼出告示:「皇上駕崩了嗎?」馬上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眾人交相接耳無不在討論此事;自然就惹來衙門捕快前往拘捕。民女高聲喊冤,自稱係轉傳飯堂酒肆內,食客酒後所詢問題,不料卻搞出如此軒然大波。 衙門內捕快與師爺聞此口供,不知如何應對,最後只好對民女說:「皇上駕崩關係社稷安危,因此係屬『問都不能問、談都不能談』事務範疇;此次姑念初犯暫予釋回,爾後不得再問相同問題,切記!切記!」 不料兩日後,另有書生負笈外邦完成學業返鄉,回到昔日經常用餐處,耳聞食客酒客仍在談論皇上是否即將辭世,因此亦忍不住貼出告示:「皇上還沒駕崩嗎?」煞時之間再度驚動鄉里,衙門捕快偵騎四出,很快就將書生捕獲,但是問完口供,又不知該如何應對,最後只好再對書生說:「皇上駕崩關係社稷安危,因此『駕崩」兩字係屬『問都不能問、談都不能談』事務範疇;此次姑念初犯暫予釋回,爾後在鄉里張貼布告,不得再提『駕崩』字辭,切記!切記!」 沒想到兩日後城外山間伐木為生樵夫進城賣柴,在市場順利賣掉所有薪柴後,在飯館內又聽到酒客談論皇上龍體是否康泰,是否指日無多?但又聽聞當今朝廷不准談論此事,更不得擅自提到「駕崩」辭語,否則必將遭致當朝查處。樵夫實在難耐好奇心,因此再度貼出告示:「皇上是否健在?」這個告示就好像捅到馬蜂窩般,不但街頭巷尾人人在談,連朝廷高層都被驚動。於是刑部高層親自介入辦案,京師四大名捕銜命捉拿要犯,這可把樵夫嚇到失魂落魄,立刻束手就擒。 但刑部審案官員問完樵夫口供,發現情節不若原始想像那般嚴重,誠可謂嫌疑很豐滿、真相很骨感,因此又不知該如何應對,最後只好再對書生說:「皇上是否健在關係社稷安危,因此係屬『問都不能問、談都不能談』事務範疇;此次姑念初犯暫予釋回,爾後在鄉里張貼布告,絕對不得再問相同問題,切記!切記!」 不過天下事愈是不讓談,鄉里百姓好奇心愈重;結果再過三日之後,餐館食堂掌櫃在眾酒客慫恿之下,居然貼出告示:「皇上仍然健在嗎?」此次再度掀起社會公眾關注,朝廷對此不知該如何應對,三度高調拘捕探詢此事者,顯然無法嚇阻此等類案一再發生,因此只好拿出殺手鐧,直接拘捕餐館食堂掌櫃,控之以妖言惑眾混淆視聽,並以速審速絕手法,預備秋後問斬於東市。當朝對此十分滿意,以鐵腕樹威嚇阻談論時政,可保皇朝千秋萬世國祚不絕。如今史事重演,是以為記祈享讀友。 純係臆想,虛構杜撰,如有雷同,純係巧合。 作者為英國博士、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國軍艦長 ●評論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

莊伯仲》黑馬來了!Manus重磅登場(奔騰思潮)

照片為Manus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黑馬來了!尤其這是一匹值得期待也值得駕御的黑馬。 就在2025年3月6日,被視為「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Manus重磅登場了。一知半解的人可能認為先有ChatGPT問世,又有DeepSeek接棒,再有Manus後續,將成天下三分之勢,這樣講其實只對了一半。首先所謂的通用人工智能體(AGI Agent),係目前AI發展最高階段,具備跨域學習和適應能力,能像通用人才一樣在不同情境下自主學習、推理、規劃和執行搜索,而不侷限於單一任務。他不再根據「先輸入-再搜索-後給答」的固有語言模型,而是會根據高階目標自主拆分任務,調度工具、整合訊息來產出周延結果。 若將當前AI三大天王做一對比,首先會有技術架構上的差異,分別從單一模型到多自然體協作;再來也有能力矩陣上的不同,可謂三家各有所長。打個比方,ChatGPT像是個學問淵博的教授,但只靜坐課堂,等待學生提問才回答。而DeepSeek則像幹練分析師,先解析問題,再提供由背後專業團隊推薦的解決方案。至於本文要介紹的主角Manus,係拉丁文「手」的字根,由中國大陸團隊Monica開發,較像是身旁的全能秘書,不僅提供建議,還會嘗試幫您把手頭上的活兒搞定。 百聞不如一見!筆者因緣際會取得邀請碼之後,就迫不急待地牛刀小試了一番。首先在首頁的輸入欄下達指令「請製作12頁關於文化大學介紹的PPT簡報,讓我這位教授可對高中生做10分鐘的有趣介紹」。不過吃一碗泡麵的光景,簡報檔已經做好了,此時真有被嚇到,因為只消一句話任務就完成,而且還可在右側畫面看到Manus逐步分解指令,一一執行,到最後交付的過程,相當透明化。不管是校史系所資訊的收集,學校地理位置的分析,校園建築設施的盤點,再到夜景等視覺圖表的選配,都可了解Manus此時的進度,而非只有最後迸出結果。換言之,使用者可真實看到AI在想什麼和做什麼,這種思維軌跡掌控感應有助消解人們對AI黑箱的恐懼。 當然,這只是一份陽春簡報,內容還必須精進,版面也有待優化,但是已做到筆者一小時也完成不了的工作。筆者樂意再次挑戰,這回上傳了《傳播倫理與法規》教科書部分章節的258頁PDF檔,請Manus幫忙整理出十大重點,並提供對應的參考書目。結果同樣震懾到,因為不到10分鐘他就在螢幕上交卷了,內容還算中規中矩,亦可轉成文字檔存參。總之,吾人逐漸能把繁瑣複雜任務交給AI處理,好專注於更須創意的工作,也就是達到「他辛苦,你聰明」的最高境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駕馭這匹黑馬就得有好的騎術,而要在短時間內掌握騎術,那又非得有人引領,《Manus極簡入門:從0到1快速打造你的AI智能體》正是這樣的教練。值是一提的是,這是世界上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的操作手冊,日前出版後各家聞香而來,也立即獲得英國知名出版集團Packt的青睞,即將發行英文版。作者董浩宇是北京大學博士,也是資深的數位行銷與AI應用專家,因為從封面的PG、雀巢、阿里巴巴等集團高幹的推薦,就知道他是有學(理論)亦有術(實務)的高手,絕非蛋頭學者。 本書採用由理論出發,從實踐著手的雙軌結構。每個概念的引介都搭配具體應用案例和操作指南,不僅告訴讀者是什麼?為什麼?還有怎麼做?此外也注重視覺化表達,運用大量圖像跟表格,將抽象概念和複雜流程簡明呈現,有助讀者吸收。尤其重要的是作者基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剛院長「數位化口語」新傳播模式而獨創的COKE(Context Character, Objective Options, Knowledge Input Key Steps, Emotion Evaluation Experience)框架來極簡化AI指令。因為作者特別強調「指令越懶,AI就越懶」,但是指令越繁複,又會造成雙方負擔,因此這樣的COKE框架就值得熱烈歡迎了。 簡而言之,COKE就是使用者要採用最精簡方式讓Manus知道你的背景與角色,想要達到的目標與選項,還有告知知識輸入與關鍵步驟,以及最後使用者的情感、評估與預期,才能讓人工智能極大化,從而產出讓人滿意的結果。正如同筆者先前演示的,總得先讓AI知道用戶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學校介紹,才能產製符合需求的簡報檔。 當然,使用者也必須知道,Manus仍是處於導入期的發展中產品,有待進一步完善。單就將中文論文草稿翻譯成可投稿國際期刊的英文版,仍屬ChatGPT的deep research較強大。也有人批評Manus只是海外技術的「本土化套殼」,功能與Anthropic的ComputerUse高度相似。不過對使用者而言,這點並不重要,因為多一種利器在手才是王道,哪管套不套殼?此外,對臺灣人來說又多了一層考量,基於資安風險,公務機關早已全面禁用DeepSeek(並未限制一般民間使用),對晚輩Manus有無必要比照伺候,那就不干筆者的事,有勞數發部長官們傷腦筋了。 作者為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陳朝平》民進黨反共,必須貫徹三不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陳朝平專欄】419反共大遊行,插曲滿滿。 過往,民進黨千百次街頭運動,都不見國旗,這回,中華民國國旗和台獨旗幟齊飄揚,綠委喊感動?難道,過去都不感動囉?王定宇說,這才是真民主?那麼,以往都是假民主囉? 會場上,曹興誠酸國民黨跑北京巴結老共,像奴才,他忘了當年與張忠謀交惡,投靠北京,大罵陳水扁、幹譙民進黨?陳水扁、蔡英文、賴清德參選總統,屁顛屁顛地跑到華府面試,不也像奴才嗎?巴結老共是奴才,舔噬美國就不是奴才? 奇怪的是,現場除了中華民國國旗與台獨旗幟同框外,還有美國星條旗飄揚揮舞,不知做何解釋? 美國USAID起死回生,撥款贊助這場群眾活動?美國藉著活動有國旗,釋出「不反對台獨」、「贊成台獨」的信號?還是有人揮舞星條旗國,向外交部學習,製造「台美建交」的假象?不?既然現場中華民國國旗和台獨旗並立,製造的,應該是「中美復交」的假象吧?! 這事,茲事體大,弄不好會形成外交風暴,外交部應該說清楚,講!AIT應該立即會見(或召見)權威人士,要求說明,避免在關稅大戰之際,北京與華府之間形成更嚴峻的對抗! 這場群眾大會,最最搞笑的是,居然抬出了蔣介石(不!應該說先總統蔣公)的肖像。肖像看板上還寫著蔣公當年反共抗俄的名言:反共必勝,建國必成!看來,民進黨下定決心要繼承蔣介石的未了的遺志了! 蔣介石生前,戒嚴令未解,檢調軍警淪為極權工具;蔣介石身後,民進黨唾棄他是獨裁者、毀其銅像、次次選舉都以拆遷中正紀念堂為政見,如今,居然高舉蔣氏肖像,莫非是刻意向蔣介石致敬,為賴清德邁式的專制獨裁,鳴鑼開道? 民進黨抬出蔣介石的肖像,究竟是在噁心蔣萬安?或者,民進黨真心覺悟,一肩扛起蔣介石反共的大纛? 活動中,主持人和大夥兒唱起了反共抗俄時期,人人耳熟能詳的兒歌「哥哥爸爸真偉大」,還高唱了「造飛機、造飛機」,加上蔣氏肖像旁「反共必勝」的標語,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民進黨的反共決心! 不過,給民進黨提個醒!反共,不能打折扣!真要繼承蔣介石遺志,反共尤須徹底! 反共要徹底,首先,必須貫徹蔣氏對「匪」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就此,賴政府必須立刻、馬上,毫不猶豫地宣布廢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及馬英九任內簽訂的其他22項協議,停止兩岸包括經貿、旅遊、司法互助、學術科研等在內的一切交流!避免政府當局帶頭資匪通敵,壯大共匪! 其次,賴政府也應宣告,在不溯及既往的前提下,即日起不承認兩岸婚姻的合法性、也不接受兩岸婚姻和入籍的申請登記,避免共諜藉著枕邊細語,洗腦「愛台灣、反統戰」的台灣人! 反共,還必須徹底肅清共諜。民進黨真心反共,必須嚴查嚴懲近日爆發的府院高層共諜案,賴清德、吳釗燮必須立即停職接受國會問訊和調查,相關職務由副手暫代,直到包庇共諜的嫌疑完全洗清。游錫堃雖已不在位,也應自行向調查局報到,徹查潛伏身邊的共諜網是否已經清除。 當然啦!面對共諜潛伏身邊的疑案,賴清德和吳釗燮自證清白的最佳對策,就是貫徹蔣介石的三不政策,徹底隔離兩岸,激發台灣民眾愛國愛鄉的情操,鼓動民眾奮起反抗強權的決心! 不過,還有兩件事要提醒賴政府和民進黨。 其一,反共之外,「反攻大陸,統一中國」也是蔣介石畢生遺志。儘管形格勢禁,蔣氏無法統一中國,掌政期間,中華民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形成「華獨」,但蔣氏絕對反對台獨,殆無疑慮。 如今,中華民國與台獨已融為一體,因此,我們建議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先生,勇敢的台灣人,既沒有能力統一、也不贊成統一,那麼,何不放棄台獨,改奉蔣氏的華獨理念? 其二,蔣氏反共但不反中。大陸文革期間,批孔揚秦,破四舊、立四新,蔣氏隔海痛斥,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以傳承維護傳統中華文化為職志。民進黨的反中路線與蔣氏反共不反中的路線,頗多差距。建議賴政府適時修正,避免中共將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當性,整碗端走,也避免國軍將領分不清西漢與東漢,避免台籍企業家和綠色網紅,隨性墮入中華文化的溫柔鄉,床笫歡愉,頃刻之間賣了台!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陳國祥》盧秀燕與朱立倫分進合擊,國民黨才有厚望!(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國民黨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2028年如果再由民進黨執政,國民黨恐將淪為永遠的在野黨,或可仍然擁有多數縣市首長,但欲在立法院保持最多席次乃至過半席次,將是嚴峻的挑戰。 國民黨2028要贏,目前最被看好的人選是臺中市長盧秀燕,她市長政績卓著,媽媽型人設廣獲好評。她的問題跟侯友宜類似,缺乏中央政府的執政歷練,對於國防、外交、經濟、兩岸等重大問題,既無掌理經驗,也尚未建構系統性政見。她如果順利獲得國民黨提名參選總統,能否打敗欲圖連任的賴清德,猶未贏得支持者信心。 她現在面臨一個重大抉擇,也是一個重大決策,就是要不要參選黨主席?如果參選,她有可能擠下朱立倫,然後分心、分身於掌理黨務,將承擔黨的一切得失,然後統領國民黨投入2026年地方公職選舉。如果一切順利過關,她才能取得2028入場券,得以候選人同為黨主席的便利身分投入大選。 下次總統大選,賴清德面對諸多不利因素,未必得心應手,國民黨如有適當人選,並且取得與民眾黨的合作,以上次大選合計取得近六成選票的紀錄,未嘗沒有可能出現政黨輪替的機會。盧秀燕當選的希望濃於近三次的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朱立倫、韓國瑜、侯友宜。不過,在黨主席選舉的進退考量,對於她未來參選總統影響重大,將是攸關勝負的一個重大變數。 她參選黨主席最重要理由是統合政黨及總統選舉的資源與步調,畢竟過去兩次大選中,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和黨主席都不是同一人,被認為是重要的敗選原因。其實,問題並非出在兩頭馬車,主要在於候選人不夠強,沒有顯著優於對手的主觀條件,加上兩岸關係形塑的政治氛圍有利於民進黨。如果韓國瑜、侯友宜競選總統時,都是國民黨主席,難道就有勝算?事實上,沒有充分事證可以確定當時的黨主席因非候選人就未戮力輔選,或者因兩頭馬車就不能並駕齊驅。 盧秀燕如果基於總統大選同執一馬車的便利而參選總統並執掌黨務,反而有諸多風險必須承受: 1、分化黨的團結:國民黨目前整合度算是高的,沒有明顯的黨內矛盾,如果為了爭奪黨主席而爆發內鬥,將嚴重影響黨的團結。即使輸的一方支持盧秀燕參選總統,力道也不會太大,一個分化的政黨要對抗一個高度團結的政黨,勝算小很多。 2、分身又分心,市長與黨務難以兼顧:國民黨黨務繁雜,每天都處在戰鬥狀態中,而且黨庫虛空,黨主席每個月必須募款三千萬元以上。盧市長在臺中辦公,如果要兼顧臺北黨中央的事情,分身乏術,兩頭分心,既有礙市政,也無法搞好黨務,對她的聲望提升與資源累積沒有好處。 3、承擔國民黨包袱及戰鬥成敗責任:國民黨目前面對「大罷免」的嚴峻考驗,其他黨務也十分棘手,不易妥善處理而廣獲好評,被黨內外攻擊而失分的議題不計其數,如果擔任黨主席,就必須承擔一切成敗責任;加分很難,失分容易,何必自討苦吃? 4、暴露個人的弱點:盧秀燕曾任立法委員,現任市長,所承擔的事都是建設性的,沒有太多爭議性與鬥爭性的事,所以較能呈現個人美好的一面。掌理黨務大不相同,必須處理諸多政黨惡鬥、利益分配以及左右為難的事,難以面面討好,反而經常陷入漩渦中,甚至暴露個人弱點,不利於人設營造。盧秀燕目前形象清純,廣獲喜愛,何必自陷於苦境中? 5、與民眾黨合作的轉圜空間變小:2028年勝負的一大關鍵是能否取得民眾黨合作,而以目前兩黨存在的潛在矛盾與心結而言,黨與黨之間的全面合作牽涉很廣,較難成局;如果是盧秀燕個人爭取民眾黨人望最高的人合作,加上個人性的恩賜,合作機會較大。盧秀燕在這方面已累積一些資源,如果在未來兩次選舉中巧為操作,對於她個人和民眾黨個別人士之間的親善關係營造將有助益,對於總統大選的合作有加分作用。 總的說來,盧秀燕不參選黨主席,對於未來競選總統應該是利大於弊,反之則弊大於利。現階段最好能與朱立倫分進合擊,一人專注於黨務,一人厚植參選總統的資源,兩人合作無間,必有利於國民黨和盧秀燕取得執政大權。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王其》部長好夥伴 東元少東進軍中華電信

圖片為中華電信官網截圖 【聚傳媒王其專欄】中華電信5月將要改組董事會,新董事名單出現了東元集團的影子。交通圈說,交通部長陳世凱好友、東元的菱光科技董事長黃育仁進駐了中華電信,這項新人事引發討論。 中華電信將在5月29日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根據最新公告,含獨立董事在內,13席董事將會有6席異動。其中一般董事8席,包括現任的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總經理林榮賜,還有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交通部交通產業發展及國際事務司司長陳其華、高鐵董事長鄭光遠、澎湖科大資工系教授蘇怡仁、中華電信工會副理事長洪秀龍,以及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現擔任統一獨董的簡立峰。另5席獨立董事中,除台灣人工智慧基金會董事長杜奕瑾、及台大會計系教授林世銘續任外,也提名了菱光科技董事長黃育仁、南國春秋法律事務所律師薛欽峰、及清華大學奈米與微系統工程教授葉哲良。 黃育仁、陳其華、鄭光遠及蘇怡仁都首度進入中華電董事會。少在電信圈看到的東元集團的菱光科技董事長黃育仁,以及台灣高鐵董事長兼總經理鄭光遠,首度進這家台灣第一大的公營色彩電信企業董事會,格外受到注意,特別是民間大企業東元集團。 根據媒體報導,中華電信在新董事會改組的說明中特別提出AI的重要性。這次董事會改選繼續提名杜奕瑾及簡立峰,倚重兩人在AI人工智慧、及新創領域專長,為中華電信布局AI及新創事業提供中長期發展策略建議,但沒有提到黃育仁、鄭光遠將來在董事會的角色。 外界觀察,將來新董事會中與電信領域關係較淺的是菱光科技董事長黃育仁,他的背景很特別。早先在2021年東元集團黃茂雄父子內鬥搶經營權那刻,挑戰父親黃茂雄的黃育仁就浮出檯面,成為類似八點檔宮鬥戲的企業爭奪戰主角。過程中,黃育仁運用東元旗下的「菱光科技」與「光菱電子」結盟,挑釁東元母公司。更引人注目的是「光菱電子」有位獨立董事「陳世凱」,正是現在的交通部長。陳世凱當年在「光菱電子」年報上的身分是台中市市議員。陳世凱還擔任過與中部新潮流關係密切春雨基金會的董事長,他的政商關係很少引起台北政壇或企業界注意,不過他卻在在2021年東元黃茂雄、黃育仁父子經營權之爭時扮演過角色。 熟知內情政壇人士指出,黃育仁之所以延攬陳世凱進入光菱電子擔任獨立董事,著眼的不是陳世凱市議員的身分,而是在政治上更重要的民進黨最大派系新潮流。 陳世凱在新潮流的極力栽培下,陸續擔任民進黨台中縣黨部副執行長、邱太三縣長競選總部副執行長、蔡其昌國會辦公室主任,2010年當選台中市第三選區市議員,拿下全區最高票,他在新潮流內的輩份,也漸漸晉升為中生代要角,接下春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棒子。後來幫同樣出身新潮流、當選總統後宣布退出新潮流的賴清德助選成功,先擔任行政院發言人,再出任交通部長。 在新潮流與民進黨內有這樣的份量,正是黃育仁看中陳世凱的原因,不僅早在2018年延攬他入光菱電子擔任獨立董事,2022年成為光菱電子副董事長,在菱光科技與光菱電子出資設立的天達投資,陳世凱也曾擔任監察人。媒體曾經報導,2022年4月,陳世凱申報轉讓光菱900張股票,以當時光菱股價平均28元來看,相當於市價2520萬元。去年5月,新政府即將公布內閣名單前夕,陳世凱辭去光菱公司副董事長的職務。 這項政治投資,讓黃育仁在2021年戰役中,獲得了強而有力的助力。當年父子戰爭後黃茂雄退出東元董事會,黃育仁順利守住菱光、東友的經營權。 經過3年前那場企業大戰,陳世凱與黃育仁的革命情感更深刻,這次中華電信董事會改組,黃育仁將出任這家第一季合併營收558.1億元、電信三雄獲利王寶座的中華電信獨立董事,兩人的合作將邁入另一個新局面。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

汪葛雷》勇於主張倒閣,蔣萬安展現「政治領導力」(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蔣萬安臉書粉絲專頁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一個好的政治人物,除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比方總統幹好國家領導人,縣市首長幹好地方父母官,立委好好監督行政機構外,另有一項重要卻時常被忽略的工作,就是「政治領導力」。 而這種「忽略政治領導力」的現象,尤以國民黨為最。過往10年,由於國民黨在抗中保臺議題上遲遲難以突破,基層選民國家認同又光譜不一,從而許多國民黨政治人物走起了純粹的「地方父母官」路線,張口閉口即是「專注市政/縣政」,時間花在鞏固地方派系與基層村里長身上,絕口不參與中央政治事務,頂多在諸如防疫、萊豬進口等議題上略有發揮,但往往中央態度一強勢就有所退縮。 但諷刺的是,一個舉黨縣市長成日高喊「專注市政/縣政」的政黨,卻連續三屆總統大選派出的都是帶職參選的縣市長,而從三次總統大選當中的兩次(2016與2024),更可看出平時「專注市政」、「打造個人形象」的路線,到了總統大選時,候選人及其團隊面對錯綜複雜的藍綠統獨政治議題,都顯得左支右絀,等候選人與團隊熟稔政治議題時已經選舉結束,敗局已成了。 更尷尬的是敗選後,這些直轄市長共同的路線一樣都還是回去「專注市政」,誠然市政滿意度可能有所回升,但對政治人物卸任後的前途有多大幫助?事實證明有限。 因此,這就是蔣萬安這一次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臺北市長手握大量行政資源,他大可續走前輩走的安全路線,預算花下去滿意度肯定差不了。然而面對國民黨五席北市立委可能被罷免,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遭民進黨政府掌控的檢調聲押,作為國民黨在臺北市最大的諸侯,若繼續「好官我自為之」,好似黨務與自己無關,支持者將情何以堪? 筆者非常高興蔣萬安市長能在這時候不畏風險挺身而出,甘於挑戰集會遊行法惡法出來抗爭,並精準在發言時拋出「倒閣議題」,為國民黨的反擊帶來「新意」。 筆者並非認為朱立倫主席做得不夠,然而從後續的政治討論度來看,明顯蔣萬安市長的倒閣提案「較為有梗」,也得到了媒體與名嘴更大量的報導與討論。 無論是國民黨、民眾黨、民進黨乃至於臺灣的公民社會,若願意深入思考分析,都可以從蔣萬安這次的發言中學到東西。倒閣是否可行、民眾黨與民進黨是否會配合、倒閣若過賴清德總統會否真如在野黨所願解散立院、解散以後是否藍白陣營還能保住國會多數..這一切的一切通通都非常有討論性。至少這兩天在輿論上,國民黨不再是一面倒挨打了,不再是照著老套的劇本走。 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如今的蔣萬安走上了「戰力、承擔力、領導力、政治嗅覺」兼具的路線,較之他那些「專注市政」的同黨直轄市長前輩,能否開展出一個不同的局面,著實讓人期待。

張登及》總統應擱置執政黨主席「脫中入北」政策評論(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賴清德總統臉書粉絲專頁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媒體報導,執政黨於4月9日舉行中常會,援例邀請知名學者提出專題報告。之後執政黨發言人轉述主席談話,表示他跟應邀主講學人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筆者聞知一則以喜,三則以憂,願有司決策時三思。 所喜者,媒體報導賴主席是說與學者見解「想法接近」、「過程正面」,意思應該是「脫中入北」一語雖然微言大義,但內容複雜,當謹慎研議。至少主席應該是意識到自己身兼總統,若將概念說死,政院與各部會將沒有迴旋空間,只能貫徹「總統」指示。如果「主席」之婉言是政策方向的同理心與對學人應邀來黨報告表示嘉許,而非總統之政策指導,這應該是明確黨政分際的好現象。官媒引述黨發言人介紹賴主席意見時,也未用「總統」稱謂。記者細膩,應該點讚。 不過雖然只是以執政黨主席身份,回應學者報告中鏗鏘有力、引人遐思的政策倡議,仍不免有不同立場媒體與評論者或大肆聲援、或極力反對。為什麼呢?一憂因為賴主席畢竟兼總統職,所謂「一言興、一言喪」,人們還是容易擅將主席之言奉為諭旨。再則「脫中入北」之「入北」問題重重,此乃本文所憂之二也。 此憂在於自李前總統以來,吾國歷屆政府皆體認睦鄰之關鍵。除東北亞素有淵源外,自20世紀初日本「南進」起,東南亞對臺灣之重要性亦不言可喻。二戰後中華民國風雨飄搖,但我國是第一個承認菲律賓獨立的國家,蔣介石還曾訪菲。其後韓、日首腦李承晚、佐藤榮作陸續來訪,皆屬不易,也足見臺灣在東亞發揮承北啟南的重要地位。李總統之後雖有大國陸續與北京建交,但東南亞以至南亞、南太與拉美非洲,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皆協力耕耘務實外交、總合外交,甚至在兩岸有溝通需要時,友鄰亦可居中相助。今有學人鑄造「脫中入北」,大約是苦於「北方」之外的各國,臺灣耕耘受阻,加上美中大國對抗與美國政局不確定,它們為求避險而不便公然響應臺北主張。但因此一短中期官方需求與民間情感受挫,而斷然建議「入北」,極易予人「既入於北,如南方何」的質疑。 深言之,「入北」意味附和對岸定義「南北對抗」之南北,幾乎等於認同「全球南方」乃自甘貧困威權、不求長進等刻板印象,反而掉入南北固化、文明歧視、倚北抗南的陷阱之中,而忘記北中有南、南中有北(臺灣為南島之鄉,本身即是);臺灣承北啟南,更有促進南北理解、東西互鑑、共善共好的長遠責任。 「入北」更有負於2016年執政以來,資深與青壯學人長期耕耘亞洲交流、播種南方青年領袖的「踏實外交」付出。若真的落實「入北」政策,未見得其門而入,先見棄前功而出;親痛仇快,弊多於利,豈不自明? 三憂者,「脫中入北」一語可謂用典,典出十九世紀末福澤諭吉《脫亞論》,這是「脫中入北」聽來意境深邃、謀略宏遠,引人入勝之處。但十九世紀日本脫亞論有其追求西化的背景,但亦保留「和魂洋才」,之後又有興亞之說。近日「脫中入北」的「脫中」,顯然非僅反共,而是擴大的去中國化;結合「入北」,更容易被誤解為「興北抗南」,而絲毫不會是「脫中興亞」。 如僅是伸張法理上「互不隸屬」之意,從執政黨黨綱與各項決議文來看尚可理解。但「脫中」致部分支持者慷慨激昂,部分質疑者極為保留,足見此論非僅限於法理之意,因此國人擔憂甚多。何況我國憲制尚在,「脫中」是號召文化洗滌,或是憲制改新,屬「灰色地帶活動」,執政者亦尚未定論並昭告世人。如執政者對憲制未來已有成竹之論,且願一吐胸臆,當可定分止爭、杜悠悠之口。否則依憲就職之總統,在學人提倡「脫中入北」之際,雖想法「比較接近」,仍應與政黨主席身份保持距離。政策上未有把握時,更應先擱置研議,方屬合乎分際。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林保淳》國民黨做錯了什麼?

照片為國民黨官方網站 【聚傳媒林保淳專欄】在民進黨挾持著行政、司法的利器,對在野黨展開無窮盡的追殺,逐漸悖離其創黨初心,且貪污、腐敗層出不窮,眼看著就要轉型成專政、霸道的政黨,照道理,應該為全民所唾棄時,竟出乎意料之外的,無論是各種的民調,所顯示出來的結果,都仍然還是民進黨高居第一,且經常是藍白兩黨加起來也還略遜一籌,尤其是最近還發生美國川普的霸道關稅,台灣跪舔、府院部黨,諜影幢幢、司法不公,縱綠辦藍,違法犯紀、污染校園等等大失人心的舉措時,在野黨幾乎是毫無招架之力,連「反大罷免」都被打得奄奄一息,這是什麼原因呢? 國民黨的前立委鄭麗文,顯然也意識到這問題的嚴重性了,她直覺地想問,究竟是「國民黨做錯了什麼」? 能從自家黨內尋找問題根源,足見鄭麗文還是國民黨內頭腦較清楚的一位,不過,鄭麗文還是沒拿捏到整個問題的重點。其實,失去政權12年的國民黨,已經沒有什麼太多「做錯」的機會了,問題不在「國民黨做錯了什麼」,而在於「國民黨根本都沒做應該做的事」! 以「大罷免」一事來說,國民黨應該不應該嚴格把關,恪守相關的規定,防杜可以預見的「死人連署」、「冒名連署」?國民黨應不應該從嚴審核領銜人的資格,防止偏激分子摻雜其中?國民黨應該不應該動員所有黨工、從政人員,齊心協力,以與「大罷免」一決高下?國民黨應不應該結合民間泛藍學者、團體的力量,凝聚社會人心?當民近黨利用檢調打壓「罷綠連署」,扣押青年黨員時,國民黨應該不應該從主席開始,到各立委、縣市長、議員齊出聲討,甚至走上街頭?當鄭英耀違法讓罷免團體侵入校園時,國民黨應該不應該反制,也找人在校園中做「反罷免」宣傳,以凸顯其荒謬與可恥? 這些林林總總的事項,豈非都是國民黨該做而未做的?國民黨的從政人員,仿彿是只有在自己要選舉時才醒過來一樣,平常多數是尸位素餐,只為自己下一任在做盤算,因循茍且,散漫無紀,且勇於內鬥,看到民進黨就乖得像龜孫子一樣,連該做的事都不做,還提「做錯了什麼」,有意義嗎? 其實,做錯了不打緊,只要能夠痛定思痛,深加檢討,勿蹈前車之覆,都還有彌補的餘地,最怕的是一如僵屍、傀儡,不提不動,該做的事什麼都沒做,這樣的黨,如何能帶領群眾抵禦窮兇極惡的民進黨? 作者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賴祥蔚》臺美關稅談判的可控與不可控(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總統府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美國總統川普強調在當前的世界貿易秩序之下,許多國家都佔了美國的便宜,因此美國要藉由提高關稅來重新談判;他更聲稱宣布提高關稅的這天是解放日。 川普總統曾經強調關稅提高10%是下限,美國財政部長也指出各國如果反擊,就會提高更多關稅。目前反擊最強烈的就是中國,而美國強調要對中國施加的關稅,已經從145%調高到245%。事實上,先前145%的關稅,就形同宣布停止雙方貿易了,後續再追加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美國先前也宣布對臺灣的關稅提高為32%。但是相較於中國大陸反擊美國的不假辭色,賴清德總統則是主張要組成投資美國隊,希望爭取臺美之間互相採取0關稅,並且要擴大對美國採購及投資。 按照賴清德總統的主張,臺美關稅談判的結果基本上已經可以預知,臺灣應該會增加國防支出、提高對美軍購及能源等其他採購,並且擴大對美國的半導體設廠投資。至於具體增加或提高的額度,這要看雙方在談判桌上的拉鋸。 目前各方估計,臺灣可以接受的最理想談判結果,是美國對臺灣只提高關稅10%,低於這個數字,就是談判大勝;高於這個數字則是小輸。 問題在於,臺灣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提高國防預算到什麼程度?採購美國能源及其他物品又到什麼程度?這些大致上都還算是可控的因素,也是觀察的重點。 先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在3月10日已經公開表態,美國願意提供臺灣核能與瓦斯等能源。行政院長卓榮泰第一時間就回應,表示不排除核能。環境部長彭啟明在4月16日公開指出:從國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核能應該要留下。由此來看,政府未來宣布與美國合作重啟核能,已有跡象。 除了這些枱面上已經看得到的籌碼之外,還有不可控的風險。川普總統公開表示,他注意到中國正在加強跟金磚國家以及越南等國家的貿易合作。如果要反制,美國政府也可能希望臺灣降低兩岸的貿易來往,甚至要求臺灣與美國一起向中國大陸提高關稅,以加強圍堵中國大陸、同時也是報復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反擊。 如果美國真的提出要求,也就是希望臺灣不只組成「臺灣投資美國隊」,而是更要跟美國一起組成更緊密的「提高中國關稅隊」,臺灣將如何因應?畢竟兩岸貿易總額雖然近幾年逐漸下降,但目前仍佔了臺灣對外貿易總額的將近三成。 聽起來或許難以想像,但並非不可能發生,畢竟川普總統帶領下的美國跟中國的關稅之戰,已經越演越烈。對川普總統來講,他多次公開表示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州、以及要購買或甚至不排除動用武力以併吞格陵蘭;相較於此,要求臺灣跟美國一起提高中國關稅,似乎就不是那麼不可思議了。 天佑臺灣,讓我們期待佳音。希望臺美關稅談判都在賴總統的盤算之內,不會出現太不可控的要求。 作者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家、曾任富邦金控獨立董事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