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記者拍攝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因為委員人數不足而無法做出正式決議,對電視產業造成巨大影響,許多電視系統與頻道的變更申請案已經拖延超過一年,形成僵局。世新大學廣電系兼任副教授何吉森認為,針對《有線電視法》修法,訂定合理的審查期限就可以解套。 曾經擔任NCC委員、主任秘書的何吉森指出,這次NCC因為自限委員人數不足而受到影響,很多決議都沒有辦法完成,影響業者權益很大,更可以感受到訂定合理期限的必要。 何吉森說,有線電視業者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營運計劃書內容,這反映產業變化,更攸關閱聽眾的權益,本來就應該有一定的審查時限,一般如果該目的事業的法律沒有特別規定,就應該按照《行政程序法》的規定。目前《行政程序法》第52條明定是以兩個月為期限,必要時得延長一次。當然,也可以在目的事業法另定期限。現在NCC有些審查已經拖超過一年了,確實是個問題,應該修法解套,要訂定合理的審查期限,逾期視為同意變更或備查。 何吉森也指出,《有線電視法》對於市佔率上限的部分也可以一起檢討,因為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有線電視跟中華電信MOD具有競爭替代關係,因此可以納入同一市場,所以《有線電視法》第24條要計算系統總訂戶數時,可以一起計算,包括境內的其他多媒體內容平台也可以納入計算。 近日立院已有立法委員考量到這些產業面臨困境,提出修法草案來因應目前NCC沒有辦法召開委員會來審查頻道異動案件,以及有線電視戶數從2017年526萬戶高峰期,連續三十一期下滑至431萬戶,但其他視訊平台閱聽戶數強力攀升的不對等現象,期待將各供公眾收視聽平台戶數納入評估,滾動式調整有線電視戶數上限,以利系統業者透過充分競爭機會,加速建構台灣第二條韌性高速寬頻網路。
政治
照片為活動海報截圖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1977年的秋天,一場撼動臺灣的政治風暴,不僅改寫了地方選舉的結果,更在威權體制上撕開一道關鍵裂縫,透出民主初生的微光。48年後,這段震盪歷史的親歷者——臺灣民主運動代表人物許信良,將於2025年11月19日(三)下午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推出其重量級新作《天命:臺灣民主運動者許信良的一生見證》,帶領讀者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民主啟蒙,同時紀念「桃園中壢事件」48週年。 這不只是一場新書亮相,更是一場跨越半世紀的深刻對話,是向臺灣民主精神致意的時代集會。 「你是個藝術家,不適合從政」一句預言,開啟一段天命。 先將鏡頭拉回許信良決定從政的那個瞬間。當年,政大恩師鄒文海曾語重心長地勸阻:「你是個藝術家,你不適合從政!如果一定要從政,你會闖大禍的!」這句聽來像預言的警語,如今回望,卻恰恰成為許信良政治生命中最準確的註腳。 許信良終究沒有選擇安穩之路,而是以理想主義者的勇氣投身政治洪流。1977年,他以「新精神、新人物、新桃園」為競選口號,溫和卻有力地挑戰威權。他沒有猛烈批判,卻用理念敲醒沉睡的社會,使人們開始追問:沒有民主精神與承擔的人,能否帶來真正的希望? 中壢事件:點燃臺灣民主的引信 正是這股甦醒的民意,點燃了「中壢事件」的火種。這場事件,是臺灣人民首次以群眾力量直面不義的選舉操控,既撼動當年的政治局勢,更迫使威權體制第一次感受到來自民間的壓力,成為臺灣民主化的重要起點。 《天命》以許信良的親身經歷為軸線,細緻重現中壢事件的每一段轉折;更從思想、行動與歷史脈絡,描繪臺灣民主化如何從壓迫中萌芽、從抗爭中成長。透過第一人稱視角,讀者將看見一位理想青年如何在時代巨浪裡,選擇挺身而出,並以生命回應信念。 深度對談:讀懂天命,看見時代。 本次新書發表會邀請作家、評論家楊照擔任與談人,由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趙政岷主持兼與談。 楊照將從歷史與文學的交會處切入,探討許信良的英倫留學如何塑造其民主理念,並分析他如何將歐洲政治哲思轉化為臺灣社會運動的實踐能量。這場對談,不只是回顧一段歷史,也是對臺灣未來政治文化的深度啟發。 書中呈現許信良從青年知識份子轉為行動者的心路歷程,他對民主的執著、對土地的情感,都將在這場發表會中被重新理解並深受感動。 誠摯邀請:見證歷史,思索未來 「天命」二字,承載著使命,也象徵著時代的召喚。許信良的一生,正是對臺灣民主運動的「天命」最具體、最生動的證明。 時報文化出版誠摯邀請所有關心臺灣民主、熱愛歷史與思想的讀者,參與這場兼具歷史分量與時代意義的盛會。讓我們一同走入這本關鍵性的歷史之書,汲取前行的力量,並思索臺灣民主未來的可能。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 桃園中壢事件48週年紀念 暨《天命》新書發表會 •主講人: 許信良 •與談人: 楊照 •主持兼與談: 趙政岷 •時間: 2025年11月19日(三)14:00–16:30 •地點: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3F
照片為記者拍攝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與立達國際法律事務所等,日前合辦「風城未來事 Next Hsinchu 城市沙龍」系列活動,邀請專家學者、民意代表,以及新竹市民朋友,討論新竹市政議題。何志勇提出「悅行新竹」概念,主張新竹市區鐵路「立體化」(地下化/高架化)、串聯新竹前後站步行空間、興建新型新竹轉運站,並增加附屬商店營運,同時可考慮針對上班尖峰時間由新竹縣進入新竹市竹科通勤車輛收取通行費,並增加免費接駁交通工具,以有效降低塞車問題。 何志勇首先介紹,「風城未來事 Next Hsinchu 城市沙龍」以新竹市發展為核心,希望打造跨越地方、中央,以及跨縣市區域治理的討論平台,邀請專家學者、民意代表、地方居民提出看法,交流討論,為市政發展發向提供意見。第一場邀請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林思銘、新竹市議員黃文政、交通網紅吳祥瑀,一同討論新竹交通議題。 吳祥禹表示,新竹交通不需要用原子彈炸掉,也可以有解方。新竹交通應該有兩大改善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環境與步行環境。就前者來說,竹科帶來大量外來年輕人口,竹科聯外交通非常重要;早在1990年代大新竹地區,包括新竹市、竹北等都有捷運與輕軌規畫,到近年才有四條輕軌的路網規劃,但因為新竹縣市、中央地方政黨不同,規劃不同調;加上新竹統籌分配款不夠,因此需要中央挹注;而有了大眾運輸網後,就需要人行步道環境,減少私家車使用。新竹必須在「穿著衣服改衣服」的狀況下,提升人行道普及率。 黃文政說,新竹歷年死傷人數節節升高,自行車死傷人數從2017年到2024年,大增128.4%;機車死傷人數也大增75.4%。而依據2024年的事故熱點統計,包括文昌街、西大路、北大路、南大路、光復路、食品路等路,都是市民上下班或上下課尖峰時間必經地點,且事故多以機車為主。新竹是老舊的城市,市區範圍不大、道路狹小,因此民眾多以機車代步。新竹務必要提升大眾交通普及率,同時也要跨局處宣傳,提升民眾交通觀念。 林思銘表示,新竹縣有幾大交通瓶頸,包括光明六路的竹北交流道、自強南北路到經國橋,以及公道五路出口,這些道路每逢上下班,甚至下大雨就塞車。目前竹縣正在做環北路增設竹北第二交流道,以及竹北交流道改成全套立體交流道的可行性評估;而經國橋竹縣也規劃用12億改善,但竹市方面卻沒有做改善規劃,雙方應該增加合作;此外,台68快速道路是台灣唯一一個沒有連接到高速公路的東西向快速道路,目前正積極向交通部爭取楊頭高架連接台68縣,但交通部仍沒有定案,呼籲中央加速評估。 葉匡時認為,大新竹交通要改善,首要是新竹縣市擴大合作,除交通外,民政、衛生都要考慮;此外,由於交通部每年預算有限,因此需要權衡優先次序。新竹輕軌從規劃到完成至少要20年,現在緩不濟急;反之,增加公車班次能更有效舒緩人流。最後,由於新竹道路太小,從交通3E觀點看,交通工程(Engineering)效果有限,要用交通執法(Enforcement)跟交通教育(Education)來改善。 何志勇表示,台灣一整年A1交通事故死亡3000人,而美國打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死亡不到2500人,台灣交通問題亟需改善。新竹是一個中型城市,一乘一公里見方,代表新竹是步行城市,然而新竹卻沒有足夠腳踏車道與人行道,所以過去幾年腳踏車傷亡才會增加,因為電輔車增加,但新竹道路仍沒有專用機慢車道。 何志勇最後提出「悅行新竹」的願景,首先,新竹應將北新竹至經國路與中華路交叉口的鐵路路段高架化或地下化,將老舊城區土地活化運用;第二,將鐵路空出後,新竹車站前站後站就可串通,從新竹公園至東門城圓環就有廣大步行空間;第三,前後站生活圈串連後,興建新型的新竹轉運站,進一步模仿南港CityLink模式,整合商辦與增加附屬運營商店,可最大程度活化新竹車站周邊商圈;最後,為解決竹科交通流量問題,應可考慮學習「紐約經驗」,在上班尖峰時間,收取由新竹縣通往竹科的私家車通行費,同時增加免費接駁交通工具,而所收費用作為交通基礎建設共同基金,以解決交通壅塞問題。 葉匡時在沙龍結束隔天公開發文「勸進」何志勇競選新竹市長。對此,何志勇表示,他的初衷很簡單,把市民的期望、城市問題的解方都整理好,提供現在與未來的新竹縣市長、立委與議員們參考。至於是否要參選,參選什麼職位,這都應該是後面的事,畢竟不要問新竹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自己,能夠為新竹實現那些夢想。 何志勇強調,做最好的準備,全力以赴。在2026「藍白整合」為前提、民意勝利的情況下,他對參與任何公職的競選,都尊重制度下的安排。
照片為彰化市公所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對美國托倫斯(Torrance)的市長陳喬治(George Chen)來說,友情比風雨更重要!11月12日彰化因颱風放假、風雨交加,但是陳市長仍信守承諾,風雨無阻造訪彰化市,與市長林世賢熱情會晤,兩人相談甚歡,從城市治理一路聊到無人機產業的未來藍圖。 托倫斯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縣西南部,是知名的航太與科技重鎮,擁有成熟的無人載具產業鏈。陳市長早在兩個月前就敲定行程,沒想到遇上颱風來攪局,但他仍準時抵台,讓林世賢笑說:「冒風雨而來的才是真朋友」! 原訂今日舉行,由「無人載具彰化崛起產業聯盟」與「台灣複合材料低碳循環聯盟」合辦的無人機論壇,因颱風延期一週。不過兩位市長、兩大聯盟主席及多位企業代表仍準時到場,臨時改開「VIP論壇」,交流氣氛依舊熱烈。 陳喬治市長分享,托倫斯市早已將無人機納入城市管理,像是接獲森林火災通報時,消防單位會先派無人機升空偵察,掌握火勢位置與範圍後再派出人力與裝備投入救災,讓防災效率大幅提升。他笑稱:「我們的無人機是城市裡最忙的『空中小尖兵』!」 林世賢市長則指出,無人機普遍使用低碳、可回收的複合材料製成,具輕量、高強度與抗腐蝕等特性,將是未來無人載具的重要趨勢。彰化擁有精密機械與模具加工的優勢,他正積極整合在地產業鏈,打造「非紅供應鏈」,以無人機產業帶動傳產升級、創造就業機會,讓青年人才留在家鄉發光發熱。 外頭風雨未歇,室內卻熱氣騰騰。這場跨越太平洋的城市對話,不僅展現友誼,更為彰化無人機產業注入新動能。林世賢笑說:「颱風可以放假,但兩個城市的合作與友誼,永遠不打烊!」
圖片為羅智強委員臉書截圖 【聚傳媒記者吳思賢報導】文化部遲遲不提出新的公視董監事名單,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痛批這是擺爛,並且提案修法防小人。 立委羅智強指出,公共電視第七屆董監事3年任期已於5月19日屆滿,依《公視法》規定,文化部至遲在去年11月底就應提新一屆董事名單,以完成改聘。但文化部仗著民進黨上次修《公視法》時加入的延任條款,可讓第七屆董事繼續延任,竟拖了11個月還提不出新任董事名單。文化部提不出名單的理由是,專業人士不想於審查被羞辱,所以紛紛婉拒提名。 羅智強指出:事實是符合資格的專業公正人士所在多有,但就如同提名大法官﹑NCC委員一樣,民進黨只想提順從黨意的自己人,又擔心提出後難以通過審查,就乾脆擺爛不提,就可繼續把持一年預算近30億元的公廣集團。 羅智強說,文化部擺爛的最大靠山就是《公視法》第16條的延任條款:「任期屆滿未及改聘時,延長其職務至新聘董事就任時為止」。反正現在的董事,是在民進黨國會多數時通過的自己人,與其提新的自己人被否決,不如讓舊的自己人延任,就算違法,有延任的帝王條款在,你奈我何? 原先《公視法》延任條款的本意,是擔心提名新董事後審查延宕,造成董事會癱瘓,才讓原董事延任,沒想到卻變成文化部擺爛不提名的最大靠山。 羅智強先前召開記者會,要求文化部趕快提名,但文化部依然沒有具體進展,這讓羅智強決定修法,既然文化部辜負《公視法》延任的美意,裝死擺爛耍無賴,那延任規定就沒有意義。他已提出修法,如果公視董監事是因為文化部沒有提出名單而無法在滿聘前成立,則不得延任。「既然無法以君子之心度民進黨小人之腹,那就只有刪除延任,才能防耍無賴的小人。」
照片取自蕭美琴副總統臉書 【聚傳媒記者陳冠宇報導】重大外交突破!副總統蕭美琴應邀親自出席歐洲議會?有資深媒體人爆料說,真相竟是出席一個團體租用場地而已。 資深媒體人陳朝平說,這個團體就是IPAC,全名是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中文翻做「對中政策垮國議會聯盟」,是由43個國家及歐盟的議會裡,超過290名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組織,就是個聯誼性的國際民間組織,陣容看似龐大,實則影響力極為有限。 IPAC的出資者是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的開放社會基金、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以及台灣民主基金會。陳朝平指出,實情就是:咱們自個兒出錢,向歐洲議會借場地,「邀請」(或者應該說指定)蕭美琴,千里迢迢地跑到向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商借的場地,發表演講,再千里迢迢地傳遞訊息回台灣,激勵民心! 陳朝平說,更令人「拍案驚奇」的是某網路媒體,「沒頭沒腦」地透露了一段秘辛,說蕭美琴赴比利時演講,中共百般阻撓,還派遣無人機侵擾布魯塞爾機場,機場一度關閉,所幸最後一切順利。中共無人機干擾布魯塞爾機場?不知無人機是從何處起飛的?何以證明該無 人機確為中共派遣?中共果真派遣無人機干擾布魯塞爾機場,比利時當局豈能坐視不管?也不向中共抗議?不知台灣外交部是在創造中國無人機的神話?還是在消遣比利時當局的無能和不作為? 陳朝平指出,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長期支持美國民主黨,川普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久矣。賴政府難道不知道?蕭美琴副總統林佳龍大肆宣揚本案,暴露台灣與索羅斯開放社會基金會的緊密關係,難道是故意要觸怒川普?
照片取自鄭麗文主席臉書 【聚傳媒記者陳吳思賢報導】國民黨主席鄭麗文11月8日出席「19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由於外界認為該活動也會紀念共諜吳石,因此引發熱議。鄭麗文表示該活動與吳石無關,吳石是間諜,與政治犯不同。不過蔡正元痛批有這種主席,國民黨可以改名投降黨。 歷史專家蔡正元博士指出,台灣所謂的白色恐怖,其實主要是1950年中共台灣工作會書記蔡孝乾被捕時招供的1800多名共產黨員,其中1500多名已經供在北京神壇上,但是這些人的罪名有沒有嚴重到死刑,是一樁歷史公案。 蔡正元說,當時的共產黨員常以各種讀書會的名義從事各種組織活動以及顛覆政府的工作,共產黨書記蔡孝亁領導的組織,不限於吳石等特工,更多是用於顛覆政府所發展的組織。顛覆工作與特務工作當然有所不同,這些人是否可以定位為「政治受難者」,那就要看從什麼人的觀點來看,至少目前還沒看過對岸的領導人,去祭拜過什麼「國民黨的政治受難者」。 蔡正元痛批中國國民黨主席去祭拜這些準備顛覆國民黨政府的「英雄」,的確是顛倒國民黨歷史定位的傑作,中國國民黨從今以後可改名為「中國國民投降黨」,可能更名符其實。 鄭麗文主席在臉書表示,她是受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的邀請,出席白色恐怖秋祭慰靈活動是為悼念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人及犧牲者家屬,並反思歷史、展望和平。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曾有許多人因為政治信仰和意識形態付出代價,望各界聚焦史實。
照片為三民書局官網《悲情城市》截圖 【聚傳媒記者陳冠宇報導】以白色恐怖為主題的電影最近陸續推出,不過資深媒體人認為,台灣從最早到現在的白色恐怖電影,都忽略了中共地下黨在台灣的真正歷史,變成只是賣弄悲情。 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指出,最早涉及到白色恐怖的電影應該是1989年侯孝賢著名228電影《悲情城市》,獲得了義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這部電影主要是講228,不過也提到後續白色恐怖的歷史,中共地下黨員設立武裝基地失敗被補以及遭到槍決的歷史。 徐宗懋說,當時的台灣才脫離反共教育沒有多久,社會仍然存在本能的反共情緒,因此對於反政府的中共地下黨,很難用直接正面的角度,把他們刻劃成為了追求建立社會主義犧牲的烈士。真正的共產黨武裝基地包括組織的思想教育和學習,組織上級任務傳達,對敵鬥爭的情勢判斷。也就是地下黨的革命行動的具體細節,這些在電影裡面都沒有出現,有的只是很隱晦的呈現。如果不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光看電影表面的呈現,只會把他們當成反暴政而犧牲的英雄男女,或者只是喜歡讀一點社會主義的書,就遭到殘酷的對待,絲毫不清楚他們本身追求的是什麼?更不曉得他們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身分,以及與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講,他們的組織任務是配合解放軍渡海來台,完成解放成全中國的任務。電影本身對組織工作沒有任何細節的描述,因為一旦描述,長年接受反共教育對台灣社會,恐怕會思想混淆,甚至本能的排斥。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所有的政治和只能簡單的以「政治受難人」的角色出現。 真正的白色恐怖受難人,徐宗懋以林書揚為例:坐監34年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台南籍的林書揚離開綠島回到社會後,成立「政治受難人協會」組織,以受難人的角色取得道德的高度,從事公開的宣傳兩岸統一的活動。林書揚參與成立勞動黨,他在創黨大會中報告:基於社會主義的理念與思想指導,以及對於資本帝國主義的洞察,我黨認為,在新殖民主義時代,不可能存在一島社會主義的現實。因此,台灣勞動人民要尋求解放,爭取當家作主的權利,除了通過國家統一之外,別無他途;也只有在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之內,台灣的勤勞大眾才能免於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的雙重剝削與壓迫。我黨認為,國家統一是台灣勞動人民獲得階級與民族雙重解放的具體保證。為了台灣勤勞大眾的利益,我黨無畏地提出國家統一的政治要求,並明確地寫入黨綱之中。
照片為21世紀基金會提供 【聚傳媒記者陳冠宇報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缺額已久,立法院11月7日即將行使人事同意權 ,21世紀基金會與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聯合發布聲明,強烈呼籲立法院重視國家通訊傳播監理的穩定性,同意至少一位專業委員,以立即解除NCC功能停擺的危機。 NCC作為獨立機關,更應受到高度公共問責。不過這次四位被提名人中,僅有一位被提名人黃葳葳教授積極回覆民團發出的「全民提問NCC委員問卷」,顯見其他人輕忽公共問責的重要性。 依照法規,NCC應設置七名專任委員,並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然而,自去年四位委員任期屆滿後,NCC至今僅剩三名確認委員運作。委員長期懸缺,不僅使主委職務長期以代理方式執行,規避了立法機關的審查,更侵蝕NCC作為獨立機關的專業正當性與公信力。 這種功能停擺已導致許多重大業務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據統計,今年六月底將有包括四家無線電視台在內等三十多家廣播電視業者面臨換照期限,因委員會無法開會決議而處於停播的危險境地。這種行政上的癱瘓不僅損害數百萬收視戶的權益,更使業者面臨法律上的系統性風險。因此,本次立院行使同意權,已是解除通訊傳播產業危機的最低限度要求。 遺憾的是,在四位被提名人中,僅黃葳葳教授一人回覆問卷。其他三位被提名人選擇不回覆,未向公眾闡明政策立場,僅從先前公聽會與立院答詢等既有資料,難以判斷他們的專業能力是否足夠,讓大眾對他們的專業能力和治理理念存疑,也令人質疑其他被提名人對於社會問責的態度。 相較之下,黃葳葳教授的回覆中,可以看出其對傳播領域的高度熟悉,專長涵蓋影音媒體市場、傳播倫理與網路安全等 ,對於當前產業亟需解決的數位平台監管、有線電視管制拉平等方面的論述,較為契合國內產業需求與國際趨勢。 目前NCC僅存的三位委員,其專業背景集中於電信技術、法律行政與財經領域 。這使得委員會在處理高度敏感的媒體內容、傳播倫理與政治經濟學範疇的爭議時,專業判斷力存在結構性缺口。黃葳葳教授的傳播領域專業,恰好能補足現行委員在媒體內容監理、傳播倫理與媒體識讀方面的不足,為委員會提供急需的專業平衡。 民團同時呼籲行政院與執政黨,若本次主委與副主委提名人選未能通過同意權投票,應當立即再度補提人選,讓立院行使同意權,並與在野黨進行「充分溝通」,積極尋求共識,避免採取由行政院「指定代理主委」的方式,立法院也應作成相同內容的附帶決議,才能從根本上重建NCC的公信力,讓這個攸關國家資通訊產業命脈的獨立機關,真正回歸中立、專業的軌道。
照片為徐宗懋臉書截圖 【聚傳媒記者陳冠宇報導】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指出,他所認識的政治犯都是勇敢的鬥士,而不是「白色恐怖」電影裡的那種悲情,那種悲情脫離歷史事實,往往只是為了拿錢。 徐宗懋說,他很慶幸自己能夠跟陳映真、林書揚、陳明忠、嚴秀峰等政治犯在他們人生的最後階段一起共事,他們都是勇敢的鬥士,政治牢房並沒有讓他們消沈一輩子,相反地在他們受傷的地方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戰鬥力變得更強大。 徐宗懋指出,陳映真留下重要的台灣文學作品,創辦了《人間》雜誌,成為台灣報導攝影的時代標誌。林書揚、陳明忠、馮守娥繼續宣揚理念、寫作出書,推動兩岸統一工作。嚴秀峰出獄後創辦的翻譯社,養活一家人,最後用她的個人的力量說服李氏家族,拒絕龐大商業利益的誘惑,保留了蘆洲李宅,留下了極珍貴的台灣文化資產,那是幾十億的金錢誘惑,如果不是嚴秀峰用她作為族長夫人的強大威信,說服整個家族共同同意貢獻出這一座古老的大宅,蘆洲李宅一定逃不過被拆除出售給房地產商的命運。因此,這些出獄後的政治犯的強大的精神意志,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 徐宗懋認識很多的政治犯,覺得他們真的很了不起,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人像台灣第一部白色恐怖電影《超級大國民》描寫的政治犯意志消沉、魂不守舍、幾十年後還走不出來的幽魂一樣。不知道《超級大國民》為什麼不能描寫值得讚揚的真正政治犯那樣,展現他們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強大精神力量。《超級大國民》不僅缺乏政治犯入獄前的中共組織運作的描述,也沒有出獄之後繼續戰鬥的頂天立地精神。從頭到尾就是在賣弄悲情,彷彿這就是台灣民眾能夠理解和吸納的狀態。 徐宗懋感嘆指出,不幸的是,這種敘事模式就是後來有關白色恐怖電影的基本型態。結果觀眾看到的就是一群莫名其妙被關的可憐蟲,滿懷懊惱,懷憂喪志一輩子,感覺上他們好像根本不值得被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