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明朝四川永昌府官員謝少蒼,任內遇上大旱,百姓顆粒無收,為救黎民,謝少蒼抗命私開官倉賑饑,被判曝日七天。 謝少蒼愛民之心感動上天,七天內皆烏雲蔽日,謝少蒼得以不死,後來他在夢中得知幫助他的是一位不知聖號的神明。. 某日謝少蒼至王伉廟參拜,赫然發現其聖容竟與夢中神明無異,便將王伉與夫人神像恭迎至其故鄉潮州,當地正好發大水,就在謝少蒼將神像安置在青龍古廟後,大水立退。 因王伉之神蹟,眾人認為祂應該是水神,上尊號安濟靈王,又稱青龍爺,成了潮州地區的重要信仰,青龍古廟也成了安濟靈王之祖廟,後隨著潮州人移民彰化,此信仰傳入臺灣,目前在員林廣寧宮可見其神像,例祭日為農曆三月二十七日。 至於王伉何許人也?他是三國時代蜀漢永昌府丞,成功鎮壓雍闓叛亂,諸葛亮稱讚他「執忠誠域,十有餘年」,因平叛之功,被封為亭侯,升為永昌太守。 玩過光榮三國志的朋友們,對此人應該也是有印象,其智力、武力、魅力和政治大約都在60上下,比較突出的是統率力,在第13代中有76,大概就是因為這平叛的功績吧。 不過我覺得既然王伉都成神了,應該可以考慮給祂加個「仙術」之類的特殊法力。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藝文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淡水楓樹湖庄,位於大屯山山腳下,約乾隆年間,泉、漳移民進入開墾,目前有關此地的史料並不多,而這塊立於1832年的「楓樹湖庄公議禁約碑」,不但年代早,且實物保存狀況尚好,實在非常珍貴,已於2018年被新北市政府列為歷史建築。 此碑主要在於禁止庄外人或是庄內勾結外人者,攜出庄內動、植物及私人財產,違者依約議處,重則報官究辦,輕者罰戲或酒席。 在過去清朝統治時期,治安不佳,所以必須有民間自組的維安力量,來安定百姓生活,這塊碑就是明證,也是臺灣少有之鄉庄自立的規約碑,而到日本統治時期,由於警察力量無所不在,甚至還曾經有海報把警察畫成千手觀音,稱為「南無警察大菩薩」者。在政府力量足夠維持治安後,這楓樹湖庄的規約效力就漸漸消失,一切回歸法律。 此碑碑文如下: 仝立禁約牌人,業主縂董OO副庄鄉保耆及眾等,為嚴禁OO鼠竊以安良民, 以靜地方事。 切謂盜賊不除,良善必碍;鼠窃不拏,地方必亂。我湖內山高水深,地瘦人貧,與其悔之於後;莫若禁之於先。故官有正條,民有和約。凡有外庄歹人以及庄內之人,逕相鼠窃盜取者,務須鳴眾公罰,協力拏高送官究治,決不姑咎! 自昭伊成,凡我同約須至約者,其禁條料列於左: 一禁、不許盜取家中物件及猪、狗、牛、羊、雞、鴨諸畜, 違者眾人協力扭解,送官究治,公革出庄。 一禁、不許盜取五谷及竹木、菓子,造者或迫家內山野或擒獲、或報知,罰戲一檯,槕一席。 一禁、納公菓出庄,若知情而不報者,罰戲一檯。 一禁、不許牛羊撥O五谷及竹木、菓子,違者罰戲一檯、槕一席。 一禁、不許本庄及外庄人等拾取五谷,違者罰戲一檯、槕一席。 道光壬辰年蒲月穀旦,楓樹湖庄眾人仝立執事 ... 。 據地方耆老回憶,此地是尪公信仰圈,每年農曆5月19日,爐主家中各路神明齊聚一堂,包括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清水祖師蓬萊老祖、關渡宮媽祖、小基隆福成宮埔頭媽祖、八庄大道公、滬尾街福佑宮媽祖。相當熱鬧。被罰戲及酒席者,需在這天依約執行。 此石碑材質為觀音山石,位於私人土地上,2016年,當地里長曾規畫要在石碑現地之對面建立公園,並將石碑移入公園保存,但報請區公所之後無下文。 此碑之內文除了見證庄民自治之歷史外,也可一探昔時人的價值觀,一樣是盜取,若盜的是家中物件或是動物,直接送官,而若是植物,才是罰戲或酒席。牛隻自不必說,牛之於農耕民族,猶如馬之於遊牧民族,一但失去將無以維生。至於其他家禽家畜,也許過去的人難得吃到肉食,故這些動物的價值要高於植物。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在北市中山區牛埔仔有一土地廟,名崇德宮,建於1979年,廟中除沿革碑外,另有一方「崇德宮新建樂捐碑」,原碑無題,為筆者命名。 此碑會吸引我,是因為碑中有兩個布袋戲團及七個歌仔戲團被題名其中,而且不乏「天團」,印象中,廟宇新建或重建,會捐獻者大多是與當地有淵源者,通常有地緣關係,偶可見匠師參與捐獻,戲班也捐獻,而且如此大手筆,團數如此之多,還是第一次見。 其中出手最大方的小西園捐了一萬元!將近五十年前捐了一萬!換算成現在應該鉅款了吧。亦宛然捐了3500元,其他歌仔戲團捐了1200~1600不等。劇團如此熱烈響應,想來應該是廟方主事者與這些劇團有相當淵源。 亦宛然和小西園是北部布袋戲雙雄!全臺皆知,至於其他歌仔戲團,根據網路資料,背景如下: 民安歌劇團-約1950年左右由子弟戲出身的莊川成立,著名的廣播歌仔戲巨星黑貓雲轉戰外臺戲後,也曾為該團臺柱!另外還有金鐘獎得主謝月霞,也是該團要角。而後場也不含糊,北管大師邱火榮亦曾為該團司鼓。從這些歷史看來,民安也是「天團」,2011年,戲班改組,現由小生何聖惠經營。 勝珠歌劇團-1974年由洪淑珠創立,後在1991年轉由小生吳金葉經營,改名「飛鳳儀劇團」,前段說到的黑貓雲也曾在勝珠演出過,此碑設立時,該團才成立五年,捐了1200元,看來經營的不錯。 陳美雲劇團-成立於1979年,創辦人陳美雲是國內名小生,內臺、外臺、廣播、電視歌仔戲都參與過,可說是歌仔戲活歷史,是目前仍相當活躍的劇團,崇德宮建立該年,也是該團成立之年,一出手就是1200元,大姐大就是霸氣。 麗麗劇團-創立年代推測可能是1968年,由歌仔戲名角賴麗麗所創,她和巨星楊麗花曾同為「正聲天馬歌劇團」的臺柱。後來自組劇團,不過目前似乎已經沒有在活動? 真明光劇團-網路上只找到零星幾筆資料,都是關於一些歌仔戲老藝人曾經加入此團的報導,但其它資料則闕如。不過能捐1200元給廟方,當時應該也是經營的不錯。 友聯劇團-網路上有筆資料說是屬於廣播歌劇團,不曉得是否曾經經歷外臺戲時期? 新菊聲劇團-網路上查不到太多資料,只知道至少成立於1976年之前,名小生陳美雲曾參與該團演出,1990年經營權轉給薪傳獎歌仔戲後場音樂得主林竹岸。 這塊碑可以做為當地劇團發展史的重要證據呢!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1828年,南少林傳人劉明善(1792~?)自福建詔安來臺,初定居於打貓牛稠山一帶,1831年遷居西螺廣興庄,由於本身精通武術與醫術,在鄰里間很受敬重,在鄉親的要求下開設武館,名振興社,西螺習武之風大盛! 少林武功蓋天下,這塊招牌原本就響噹噹,加之劉明善要求弟子文武兼修,這群有文化的武林高手很快就將振興社大名散播出去,阿善師的金鷹拳在臺灣開枝散葉。西螺七崁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日後其故事不斷被拍成影視作品,2000年在華視上映的電視劇「西螺七崁」甚至請到香港武打巨星元彪飾演阿善師一角。說阿善師是臺灣第一武師絕不為過。 西螺人武藝高強,組地方防衛組織「七崁」來維持治安,盜賊從此卻步,可惜因同治年間,廖雀與李龍溪在「白馬風波」中互殺其子,甚至挖目斬首,還懸首示眾,七崁內部分裂,發生內戰。知縣帶兵前往處理,卻因規模太大感到寡不敵眾,只能靜待雙方兩敗俱傷,再行彈壓。 此戰廖、李兩人最後皆被官府問斬,但七崁因三年亂事,壯丁無暇耕田且死傷千人,力量大不如前。 乙未抗日期間,雲林人抗日力量堅強,令日本欲除之而後快,某日村民夜襲日本憲兵隊,並將其頭顱掛在西螺王爺廟示眾,引來日軍報復,焚毀西螺街,尤其西螺七崁武術發源地-頭崁廣興庄,被日本人下令解散武館。經歷這兩次大打擊,西螺七崁遂衰微下去,但阿善師的故事已經深植臺灣人民心中。 這裡繼續將故事帶回阿善師本人,他是振興社開創人,社的主事者被命名為「執爐」,他自然是第一代執爐,阿善師年紀漸大後,1846年將社務交由最受倚重的弟子廖富執掌,是為第二代執爐,賜號「自善」,可惜僅在位兩年便去世,阿善師再度復出。 1862年,古稀之年的阿善師雙目失明,再將社務交由廖盾,賜號「自善」,而阿善師於1867年去世(據維基百科),因無後,其弟子協助處理後事,葬於廣興庄。日本時代,因廢墓造田,將阿善師墓遷於公墓。 1972年,電視劇「西螺七劍」大紅,全國各地民眾紛紛來西螺參觀阿善師墓,鎮公所遂撥款重修,並在墓前建廟,以武館名為廟名,稱「振興宮」,這大概是全臺唯一武師雕有金身並由官方建廟之例。 現今雖已是21世紀,但西螺仍有習武之風,有時候學校老師還會帶著學生到阿善師墓前打拳,請大師「驗收」。而雲林布袋戲大師鍾任壁,1999年時曾到南少林一遊,現場打了一套金鷹拳,南少林一方表示確實和他們的拳術相當類似,也證實了阿善師的確是少林武術傳人。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幾天前有好友轉來臺灣文學館舉行《全臺詩》全集發表盛會消息,謝謝他了。退休後學界消息自動漸次消聲,親朋送消息來,當然如冷中飲溫水。 文學館歷任館長曾先後惠贈老番分冊,雖仍未齊全,但研究上受惠甚多,或許拙論引用《全臺詩》次數少,難能忝列專家席位,老番卻在上課與演講時常推薦歷史學研究所學生,應該好好挖掘詩人詩中表現的生活歷史圖象。歷史學可看到文學少注意的一面。 就舉鹿港詩人洪棄生(1866~1928)的〈打鹿行〉為例,這首詩罕見地生動描繪獵鹿傳統產業之圖。冬天,漢語系或熟番獵人持槍在密林中埋伏,或攀巖追鹿,山居不承認外來政權的原住民受侵擾,如驚弓之鳥鹿。獵鹿人山中十日後在月光下,衣衫有鹿臭味、鬍鬚沾血,帶著獵物踏上歸途,回到家中與妻兒烤肉、喝酒。獵鹿人若從軍去,氣勢應如獅虎,狗屠之輩那能比得上! 如此粗獷獵人圖,若有圖畫或動畫家做成史圖或影片,鐵定會讓臺灣歷史景色更為多元、生趣與豪放。進一步,洪棄生詩中言獵鹿人獲物之鹿蹄(鹿腿、鹿筋),以及鹿茸、鹿角有高利潤,是寫實之言。連同鹿皮、鹿肉之外,還有少被提起的鹿舌、鹿脂;要做這些初級獸類產品,得有工作坊,就是鹿寮,有鹿寮工作坊,周邊的相關產業、社區應運而生。 似乎透過詩,更能讓我們歷史圖象豐富與多彩,原來在大家耳熟能詳的鹿皮貿易外,還有很多官方文獻漏記的故事。老番一直在想,有朝一日文學館與歷史博物館若能攜手合作,從《全臺詩》中尋找善感詩人所表現的傳統社會風景來辦聯展,應該會有脫俗、妙趣橫生的新歷史景色出現。詩只留在文學,可惜。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這是一個地方建設導致人心變動,進而影響土地公管區的例子。 很久以前,在北市牛埔仔有一名連体伯者,在其田邊一角有一土地小祠,後因日本人建立北淡線鐵路,南北貫穿其田地,其田遂分東西兩邊。 路東之民雖因鐵道阻隔,仍以此小祠為當境土地,祭祀不絕,後擴大廟貌,名承德宮,在今三德大飯店旁。 然當地繁榮後,路東、路西兩地民眾感情漸趨淡薄,加上台北市將兩地劃分為大同與中山區,路東之民在1979年遂另立崇德宮為當境土地,兩地就此分家。 個人推測,臺北市分區重劃並不是導致分家的重點,而是地方繁榮,高樓漸起,視覺上已經無法同以往,從路東可直視路西的土地廟,這對人的心理上是有影響的。 更重要的是,地方繁榮,外來人口必多,這些人對地方的情感並不如世代居此地者,當然不會對路西的那間承德宮有什麼情感。分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北淡線改捷運後,建起隔音牆,導致承德宮與崇德宮雖僅53公尺的直線距離,但鐵道阻隔,我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捷運的另一邊有另一間這麼近的土地廟吧。 所以,土地公的管區多大,得看民心有多大了......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1862年戴潮春起事,麾下猛將南王林日成雖亦姓林,但和前厝林家(林文察一派)素來不合,所以起兵造反之餘,順便報祖上被殺之仇。 而且林日成還搞了一齣窩裡反戲碼,先站在清軍這邊打戴潮春,突然來個倒戈一擊,暗算「前」隊友林奠國。 一切都是因為戰神林文察到唐山去剿太平軍了,林日成此時不胖揍一下霧峰林家,更待何時。 而北投(草屯之北投)洪家亦與林文察一派有嫌隙,看著前厝林家勢單力孤,決定押寶戴潮春,一同進攻前厝林家。 林奠國軍先是被林日成背刺,狼狽撤回阿罩霧,對方又增添洪家這個幫手,真的是命如五鼓瑤台月,氣似三更油盡燈...... 兵力空虛的霧峰林家僅有林奠國、林文鳳父子與七十六勇士(家丁),面對林日成三萬大軍,靠掩體與地形死守,偶爾還出個小隊主動出擊騷擾一下,都說攻擊是最好的防禦咩。偶爾還發個糧食給阿罩霧村民,以免自家「後院起火」。 林日成前線拚殺,北投洪家則斷阿罩霧水源,據說洪家婦女竟還能騎馬巡視,給男丁打氣,阿罩霧林家這下子真的極度危急了。 傳說就在阿罩霧林家快支持不住時,林家自唐山迎來的神農大帝突然顯靈,要土地公運送甘泉,水自樟樹旁湧出,危機遂解,後此井被稱為土地公井。 阿罩霧林家就這樣奇蹟般地撐了三天,終於盼到到東勢客家人羅冠英率兩百人來援。雖然這兩百人身經百戰,然而,閩客畢竟曾經有嫌隙,阿罩霧庄不敢信任客家兵,但一個人的氣度如何,就看此時。林文鳳獨排眾議,大宰牛羊款待羅冠英,然後把大把白花花的銀兩放在地上,說: 「各位盤山過嶺來保護阿罩霧,若有幸擊退敵兵,是阿罩霧的福氣;如果失敗,我會和你們同死,這一點小錢,給大家買酒喝!可不要被敵兵搶了!」 羅冠英「感動」的說:「諾。願殺賊!」 換成是我,看到林文鳳這麼豪氣地把銀子撒在地上,我也會拼命殺賊啊! 隔天,外地林姓宗族也帶了四、五百人來援,局勢從此逆轉。林文鳳發起反攻,阿罩霧與聯軍合起來不到一千人的總兵力,竟然也敢和林日成大部隊肉搏戰。林日成所部被陣斬數百,數十人被俘,從此再也不敢窺伺阿罩霧。 勇!太勇了!連橫在他的「雅堂文集」中,如此評價霧峰林家在戴潮春起事中的表現: 「......是時彰化已破,全臺俱亂。潮春、日成之眾數十萬,而阿罩霧以一孤村獨立於紅旗之內,戰守三年,堅強不屈,可謂勇矣。」 話說,要是沒有福德爺送水,林文鳳可能撐不到羅冠英來救。是故,林家為感謝神助,1864年,在土地公井附近建了奉祀神農大帝的聖賢宮和阿罩霧福德祠。 Image 1883年林朝棟見該土地祠破舊,撥款重建,但光復後因為無管理人,未完成土地登記,廟地變國有地,廟後方建起了辦公大樓,先後有消防隊和交通隊進駐,形成了土地廟在交通隊騎樓下的奇景。 其實廟方也曾經有遷廟的打算,但土地公一直不允盃,所以就繼續維持現狀。不過我看神人同一「屋簷」下,相處得倒也挺融洽,在騎樓下反而形成一大特色,吸引人來參觀,土地公真有智慧呢!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103線從八里往五股方向,常可以看到一條小路,路口有一「故主席陳養公之墓園」石碑。 小路旁有一土地公廟,鐵門幾乎都是關起來的,再往內走,是廢棄營區,但入口處被有刺鐵絲網封鎖,裡面疑似有墳墓,不知是否就是這位陳養公之墓。查了股狗空拍圖,營區裡墳墓一大堆。 小廟後方則找不到路上去,看空拍圖是一片綠油油。不知道陳主席的墓到底是在廟後方還是營區裡? 根據推測,這位陳養公很應該就是曾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陳大慶(1904~1973)。其實他是黃埔一期,從東征開始,國民黨大小戰役無役不與,從小小排長一路晉升到上將,抗日時還打過著名的臺兒莊戰役。 他這一生大部分職務都跟軍事有關,最高曾當到國防部長,不知道墓園石碑為何選擇了「主席」為頭銜,而不是「部長」或其他官銜。 根據1973年10月14日聯合報報導:「前台灣省政府主席、國防部部長、陸軍一級上將陳大慶將軍,因忠勤公務,積勞成疾,醫藥罔效,不幸於六十二年八月廿二日下午一時廿五分病故,一代人傑,溘然長逝,實令人哀傷悲痛不能自己! 陳故上將字養浩,江西崇義人,識者都稱他「養公」......」 再根據1975年4月6日聯合報報導:「......昨天清明節、行政院長蔣經國前往八里鄉觀音山麓故國防部長陳大慶的墓園拜祭。 蔣院長於上午十一時由台北到淡水鎮竹圍下車,改乘渡船到八里鄉龍源村獅仔頭陳大慶墓園,以鮮花香燭致祭......」 兩篇合起來看,這塊已被封閉的地,就是陳大慶墓址無誤。 2023年4月30日,我再度路過此地,這回正巧遇到土地廟管理的老伯來上香,他明確的說營區裡就是陳大慶墓,但已經遷走,裡面僅存牌樓。後據在那當過兵的網友提供資訊,苟雲森中將亦葬於此。目前陳將軍已遷葬國軍示範公墓,苟中將之墓也已遷走。 陳大慶雖為糾糾武夫,但對於教育很有先進看法,他在那個一周要上六天課的時代,提出了「五天教學」的點子(以前一個禮拜要上六天課,現在的小朋友恐怕不知道吧)。中小學生每星期上五天課,星期六走出教室,由老師帶領著到工廠、農村或野外實習、參觀、訪問,接受活的教育。把課本上得到的知識和實際的經驗互相印證,同時還增加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見聞... 觀念很先進,佩服佩服。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2024台灣設計展於10月26日盛大開幕,包含西市場與臺南市美術館2館兩大主展區、湧入大批觀展人潮,尤其台灣設計展起跑首週,就與臺南在地多場驚豔活動共同舉行,如「2024臺南藝術節-夢向明日的港口」、「赤嵌萬神節」、「開市西市場」、臺南國際餐酒嘉年華與國立台灣文學館館慶「文學暢秋日」,吸引超過30萬人在各大展區、大小活動參觀,整個臺南的秋天皆沈浸在文化的浪潮當中。 臺南市文化局表示,2024台灣設計展以「是台南,當是未來」為主題,本次是第五度於台南舉辦。本次主展場之一的西市場,聚焦在臺南的吃與穿主題,策展團隊實際走訪臺南物產產區與多間充滿能量的臺南在地紡織企業,將其田野調查成果,透過《踅台南‧造市場》及《踅 se̍h西市》、《西門布市》等展覽與觀展眾分享。同時,在整個街區中,配合以「開市西市場」為主題的環境馬戲、劇場導覽、環境舞蹈、大排舞等活動,此次歷經修復後首次重新面世的西市場,宛若重返過去「大菜市」的繁盛興隆。 文化局長謝仕淵亦表示,設計展展期至11月10日,週間人潮稍緩,可以仔細品味展覽內容、週末參加精彩活動,歡迎大家無論週間、週末都一同感受台灣設計展的驚人魅力。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在基隆暖暖有一建義廟,廟內供奉著「二主軍爺」,二主軍爺係兩位自大陸渡臺而來之馬師,受聘於舉人王廷理,負責訓練軍馬與馬術,協助舉人公保衛鄉里。後改朝換代,王家將馬場改為耕地,兩位軍爺繼續居於此地務農,和暖暖百姓相處和睦,兩位軍爺去世後,王家感念其奉獻,又因兩人均無後,為其建立「建義廟」,享受萬年俎豆。 二主軍爺生前保衛鄉里,去世後靈威顯赫,曾有某礦業主因經營不順,求助於二主軍爺,軍爺公禱應如響,庇佑該業主礦業日隆,1966年礦業主為還願,找來柯國賢和柯正中父子協助重建。2022年再由里長主持重建。 翻新完成的建義廟,廟中碑記寫著:「直到清末民初國家危難時期,兩位軍爺仍堅守這一方淨土⋯⋯邁向全新的民國里程碑⋯⋯」 這段記載頗為可疑,因為臺灣從未經歷過「清末民初」。為釐清此段記載,得從舉人王廷理下手。 綜合清代方志記載,王廷理乃1873年武舉人(福建鄉試第七十二名),但找不到其出生年份,基隆市志也只有寥寥數語,說他雖為武舉,但亦通文學,享高壽云云。 據廟中碑記所說,王廷理掌管中心崙一帶稅收,並負責保安,確實,清代方志不乏王廷理帶領團練保衛暖暖一帶,抵抗法軍的記載。能掌管此等大事,沒有一點地位是不可能的,或許是在中舉之後,地位日隆,方有練兵收稅之事,二主軍爺也許是王廷理中舉之後,才應聘來臺。 有個部落格提到二位軍爺病逝後,王家將兩位骨骸裝入金斗甕,用三粒石埋在正榮橋頭和東勢街交叉的位置點,後來地方善心人士在民國60年代才為其建廟。這和廟中記載年代(1966年)有些差距,不過我想指的應該是同一件事。 清代方志對王廷理的記載到1885止。再查日本時代的臺灣日日新報,只有一筆王廷理兩位弟弟王用和王才在1898年,捐三百佛銀給暖暖街開辦聯庄保甲,以供買槍砲之用。 我想王廷理應該在日治初期還活著,畢竟基隆市志說他「高壽」,要活到1911年民國成立問題也不大,兩位軍爺能應聘來臺,年紀應該也不會太大,假設是在1873王廷理中舉那年來臺,又假設兩人為25歲,撐到1911也才63歲,應無問題。但我認為碑記中說的「民初」,實在不太可能是1911年,臺灣沒經歷過那個時期啊。 如果是指光復,那舉人公和兩位軍爺要撐到那時,得活97歲,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我想,碑記中必有特殊想法,才會不寫日本時代,而寫民初。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