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樂風》鹿港古老慈善事業之見證物-鹿港敬義園紀念碑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道光版彰化縣志記載:「敬義園:在鹿仔港街。乾隆四十二年浙紹魏子鳴同巡檢王坦首捐倡,率紳士林振嵩及郊商等捐貲建置旱園,充為義塚。仍以嬴餘捐項,置買店屋租業,擇泉、廈二郊老成之人,為董事辦理。逐年以所收租稅,作敬拾字紙、收斂遺骸、施捨棺木、修造義塚橋路之用。」   由此記載可知敬義園設立於1777年,是屬於慈善事業,類似今天的「XX慈善基金會」之類的。其在鹿港市區及鄰近郊區皆有土地,以其租金做為經費來源。   有關創立者王坦此人,實在很值得一提,在鹿港做了許多好事,根本是活菩薩來著,他在鹿港任巡檢三年,不忍那些客死異鄉者,自己掏錢置義塚(可能為今鹿港體育場部分,過去為第二公墓),卸任前夕,因其師爺魏子鳴之提倡,他又捐白金千元,交由泉、廈郊商置產生息,成立敬義園。   道光年間,敬義園因服務範圍越來越大,經費支出有所困難,泉郊領袖林家贊助經費,使得敬義園能持續完成許多善舉。   日治時期,敬義園和幾個單位合併起來,命名「義濟會」,1935年,由許逸漁撰文,施學崧書,義濟會勒碑,是為「鹿港敬義園紀念碑」,也就是各位所見,現在位於鹿港圖書館前的這塊碑,每當夕陽西下時,餘暉灑落在此碑上,顯現出溫潤的色澤,也是挺有美感的。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新北‧構時尚」永續時尚秀 5/18府中登場

照片取自新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近年環保意識抬頭,永續已經成為時尚產業的熱門關鍵字,板橋在70、80年代紡織業興盛,帶動一波經濟發展,也成為相關中下游產業的聚集地,是隱身城市中的時尚後場。「FASHION FOR ALL 新北‧構時尚」,以永續時尚為主軸,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系列活動,由伊林模特兒走秀的「永續時尚」主題秀以及以永續時尚秀為延伸的「時尚夢工廠」。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FASHION FOR ALL 新北‧構時尚」活動,於5月11日起到6月2日連續四個周末,在板橋府中廣場展開永續時尚系列主題活動,結合快閃貨櫃、工作坊、市集、搖滾舞臺,打造不同主題的時尚之旅,包括「風格閱覽室」、「永續時尚秀」、「永續實驗室」和「永續設計師」;5月18日晚間七點登場的「永續時尚秀」,邀請到五位關注永續議題的設計師,透過作品傳達永續資源的概念。

「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啟動修復

照片為歷史建築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臺南永康區「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於13日舉行動土典禮。 南市文資處表示,此次啟動修復的「原臺南農校日式宿舍群」合計4棟8戶,是臺南州立臺南農業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39年創校之初陸續興建,宿舍建築反映日治時期臺灣官舍建築的經典形制及風格,也見證日治臺灣校園建築的變遷歷程,曾於2013年至2016年間進行宿舍群之加強支撐及保護鋼棚架結構,今年特別在臺南400重要歷史里程碑,正式啟動修復工程。

嘉美館申請展徵件出爐 5組優秀展覽計畫入選

照片為〈蜿蜒一公里的距離〉,取自嘉義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嘉義市立美術館為推動視覺藝術創作之發展,自開館以來已有20組展覽計畫獲選並排定於二樓特展廳展出。嘉美館「2024申請展徵件」經歷為期二個月的公開徵件,共計54組展覽計畫完成投件,本年度的審查委員團隊,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蔡佩桂、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鄭勝華及獨立策展人陳寬育共同組成,遴選出5組提案。 在《時光之境 裘安蒲梅爾 王紫芸創作聯展》中,參展二位藝術家裘安‧蒲梅爾 ( Joan POMERO ) 與王紫芸分別來自法國與臺灣,將展場規劃成一時間劇場,展現各自擅長的不同手法,使用線捲、肖像、物件等方式,構成一複數的作品語言,期待兩人能激發出不同的對話,與觀眾產生共鳴。 以影像敘述歷史為主軸的展覽《義方》建立在在相片、文件、檔案與紀錄片等具有田調手法的研究方法上,藝術家洪鈞元試圖勾勒林義方(1926-2018)的生命歷史與時代的關係,以及與嘉義之間的歷史變革。期待該展能帶來民眾對歷史的重新想像,並且提出不同的感性史觀。 莊馨怡、古睖久古展覽計畫《區間遺跡》,重新思考遺跡意義的展覽計畫,試圖指出遺跡的「區間狀態」,以及遺跡作為過渡空間的臨時歸屬感。同時,也觀測這些區間的、尚未劃分的歸屬感,是如何默默地影響空間中的主體。本展覽將座落於臺東成功至都歷之間的三間廢棄教堂,以及羅東廢棄家屋作為基地,展開一系列測繪創作行動計畫,此計畫對於當代物質文化與主體存在的交互關係,有著多層次的反思與深刻之凝視。 陳泓易策展《傾聽樹木的聲音菅野麻依子、楊奕軒雙個展》,根基於之前長期的環境行動研究,也回應嘉義的歷史性林業,聚焦以樹木為主題,以楊奕軒細膩描繪之由樹木構成的山景,包圍起菅野麻依子亦桌亦河的木作雕塑,多重地詮釋樹木所給予我們的可見與不可見世界。 陳肇彤的《空間投影學》展覽計畫,以四組作品呈現生活周遭種種關於錯位、縫隙、視角差異等細微的感知樣態;或者說,某種專注於誤差的詩學。提取日常場景和既有的生活印象為創作「素材」,並以熟悉的空間與物件為觀看「媒介」,經由對前述兩者的再製及重組,試圖揉捏、褶疊人們線性的思考路徑。展覽像是在提議:只有透過迂迴反覆的觀察,才有機會看到更多的細部與另種輪廓。

樂風》罕見神明-羅明先師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相傳古代有製陶技術高超的兩兄弟,哥哥羅文擅長徒手製陶;弟弟羅明則擅長以轆轤製陶,被後代製陶業者尊奉為祖師爺。   鶯歌是臺灣製陶的重鎮,陶神信仰在此地奠基是理所當然之事,早年尚未有金身時,業者通常是以紅紙書寫「羅明先師」四字,貼在製陶場,有金身之後,博得爐主的業者可已將羅明先師請到自己的製陶場供奉一年,這種輪祀的傳統,自清朝吳鞍將製陶技術帶入鶯歌後,相沿許久。   因為過去製陶技術未如現代進步,為提高產品的良率,需要神明的庇佑,以轆轤製陶的「車陶派」皆供奉羅明先師,全盛時期,陶神每年九九重陽舉行遶境,相當熱鬧。但一直未有專廟。   1970年代,當地業者引進瓦斯窯後,產品良率大幅提升,陶神的信仰漸漸沒落下去,只得暫時棲身於福興宮,當土地廟的客神。   2015年福興宮整修,在地方議員蘇有仁的協調下,陶神暫奉祀於陶瓷博物館,每年大概只有元宵、中秋及鶯歌高職陶瓷科開學時會來迎請,其餘時候因博物館禁止煙火,僅能以鮮花清茶祭拜,據說陶神曾託夢給製陶師傅,表示不願意待在沒有香火的博物館。   2020年,福興宮整修完畢,陶神終於回到習慣的廟宇中,並與哥哥羅文同享萬世香火。期待有一天,在文史工作者和地方的努力下,陶神能有自己的專屬廟宇。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謝謝大家收看》舞台劇 王偉忠演自己的故事

圖說:舞台劇《謝謝大家收看》道出王偉忠人生故事。(圖由金星文創提供)  【實習記者陳妍安報導】由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及演員郭子乾、于子育主演的舞台劇《謝謝大家收看》,於5月10至12日、12月27至29日,分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及臺中歌劇院展開二度巡演。在影視圈從業多年的王牌製作人王偉忠,親自擔任本劇的監製兼主演,親自詮釋自己笑中帶淚的人生故事,也是他最後一齣舞台劇作品。  該劇由金鐘獎演員于子育、百變戲精郭子乾,以及故事的原型主角王偉忠主演,述說北上打拼的主角,從電視圈事業到人生面向的成長故事。王偉忠表示,感謝觀眾朋友的支持,陪伴他成長。而自己到了65歲的年紀,盼能透過這齣劇紀錄自己成長的過程。並說這是臺灣較少數將男人的心情作為題材的劇,推薦男人也來觀賞。  這個關於四五年級生的故事,涵蓋親情友情愛情跟事業,適合各年齡層觀賞。在首輪演出時獲佳評如潮,更令張小燕、蔡康永、張清芳、宏都拉斯等眾多名人大力推薦,紛紛表示被故事觸動,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感動落淚。

《西貢小姐》全球巡演 臺灣5月底首登場

圖1:百老匯名劇《西貢小姐》男女主患難淒美的愛情故事。 (圖由寬宏藝術提供)   【實習記者謝怡君報導】享譽百老匯四大名劇之一的《西貢小姐》風靡全球,講述越南女子金(Kim)與美國軍官克里斯(Chris)之間的淒美愛情故事。音樂劇金牌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許(Cameron Mackintosh)攜手GWB娛樂製作公司,全新製作全本音樂劇《西貢小姐》,以當今全球唯一上演的限定版本,於5月底首度登台,劇中將會把直升機以1:1的比例搬進全臺各大劇院,呈現出西貢波瀾壯闊的戰亂歲月。  《西貢小姐》會成為百老匯歷久不衰的表演,在於逼真的舞台場景,當劇院上空迴盪著轟隆的聲響,直升機以寫實的比例從歌劇院而降,一一帶走美軍,令觀眾感觸且震撼的畫面難以言喻。此外,《西貢小姐》精心選拔來自全球以及亞太地區42位優秀演員,包括尚恩.麥力.摩爾 (Seann Miley Moore) 飾演工程師、艾比蓋兒.阿德里亞諾 (Abigail Adriano) 飾演金 (Kim) 及奈格爾.哈克(Nigel Huckle) 飾演克里斯 (Chris),驚艷的舞台設計、引人入勝的音樂,再加上卓越出眾的演員陣容,將為臺灣觀眾帶來一場終生難忘的音樂劇之旅。  百老匯全本音樂劇《西貢小姐》演出至今35年,口碑爆棚幾乎一票難求,全球巡演到臺灣首演,分別於5月31日至6月2日從高雄衛武營啟航;6月8日、9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6月14日至16日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6月22日至30日以及加演場7月2日至7日的國家戲劇院展開震撼心靈的巡演。 圖2:宛如置身於紐約時代廣場的經典場景。 (圖由寬宏藝術提供)

台北燈節「紅樓紀事」奪義大利國際設計銀獎!

照片為「紅樓紀事」,取自臺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2024台北燈節的高人氣作品「紅樓紀事」,獲得義大利知名國際設計獎「A Design Award」「美術及藝術裝置設計類」(Fine Arts and Art Installation Design Award Category)銀獎殊榮,讓世界看見臺北的設計軟實力。 北市觀傳局指出,義大利國際設計獎「A Design Award」每年均表揚優秀產品及服務設計,受國際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Ico-D)、歐洲設計協會(BEDA)等世界知名設計組織認可,競賽類別橫跨商品包裝、建築、空間環境、媒體、服裝、裝置、展場、生活用品等,而台北燈節獲獎,有助於提升臺灣設計作品的國際能見度。 觀傳局表示,「紅樓紀事」由燈節策展人劉治良與插畫藝術家李信慧共同創作,以插畫藝術結合金屬雷雕工藝,展現西門町流行文化演進與臺北的城市變遷,每片拱門分別描述不同時代的西門經典地標,走進紅樓紀事就猶如走過歷史長廊,感受不同時代的民俗風情。

翁佳音》北港:身體的地理學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如果我們不追求時髦,只在意四百年荷蘭單一「相遇」與「國際」經營,那麼很輕易可看到「前荷蘭」時代一大堆文獻提到其他國際日本要「窺佔東番北港」,以及外國漁民每年駛好幾百艘漁船「採捕於彭湖、北港之間」。最後,大明外國武官耍了手段(用間)把紅毛荷蘭人移民北港(即臺灣)。 也因此,荷蘭文獻說:「臺灣,一名北港」。臺灣,地點確定,指臺南安平。北港呢,其實也有幾處大致地點!從荷蘭地圖或早期中方地圖標示,可知在臺南北門、嘉義東石一帶。更嚴格說來,彰化二林以北的某條溪河海口(如淡水河口),也曾被叫「北港」過。 「北港」從南到北多地有這樣稱呼,不是古人唬爛。如果回到古代方位學,坐山之前方即北,左為西,右為東(老番稱之為身體的地理學)。華人從帝國各港口出發來臺灣,船是坐山,前方即「北港」。華人古時來臺,不像現在學者那樣呆板,只知道到臺南,臺灣西部從南到北,有多處可泊船,所以「北港」多處,正常。不正常的是,我們學院之嚴謹思考:歷史要從臺南開始(逃學匆匆筆記,文中尚待潤色)。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樂風》罕見以太白金星為主神的竹北太白宮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樂風專欄】今天要介紹的廟宇-竹北太白宮,其特殊之處在於主神為太白金星,此神大名鼎鼎,聽過的人很多,但,以此為主神的廟宇不多見。   太白金星是金星信仰的人格化,道教以祂為掌管金星之神,古代認為,因金星主刀兵肅殺,如果在特殊時間出現,代表天下將有變。唐朝時,太史令傅奕有一次密奏高祖李淵,說:   「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後來果然發生玄武門之變。   不過在西遊記中,太白金星一副慈祥老爺爺形象,似乎跟刀兵肅殺有些不搭,玉帝有重要事情常諮詢祂,或是派他當欽差。但太白宮的太白金星神像又是另一種風格,比較像一般王爺。    廟中的老伯介紹說此廟約七十多年歷史(竹北市志中記載為1916年),信徒到此廟主要為求財和治病,過去曾有乩身為民眾辦事,傳了三任,第三任時間最長,約有四、五十年,自他七、八年前去世後,太白金星沒有再擇乩身。   竹北市志中的記載,太白金星原供奉在該里曾阿桶家中,後來才由私家神變成庄頭公神,1985年發起重建,至1990年落成,例祭日為農曆8月8日(但書中另一處又說8月17日,這裡根據該廟FB,應該是8月8日)。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