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宜蘭功臣被忽略 引起關注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開發宜蘭最有功勞的官員是誰?答案是楊廷理,不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名字。

著有三大冊《台灣島史記》的前立法委員蔡正元指出,在新北市福隆車站附近,有知名景點「草嶺隧道」,隧道口旁有個不顯眼的房子,內部很簡單的掛了一些簡報板,介紹幾位清朝時期,建設台灣有很大功勞的官員,包括楊廷理、劉明燈、姚瑩。這些人對宜蘭基隆乃至於整個台灣都有很大的貢獻,結果連個像樣的紀念館都沒有(照片為蔡正元臉書截圖)。

蔡正元指出,楊廷理驅走佔領基隆、宜蘭的海盜,大力開發海盜離開後的宜蘭,鎮壓且調解漳泉械鬥還開闢原住民保留地,「加留餘補」就是原住民保留地,這是楊廷理起頭的政策,後來推廣全台,但名字五花八門。

蔡正元說,楊廷理是廣西人,一生,功業都在台灣,官至清朝台灣最高位階的官員,功勞很大,入祀宜蘭昭應宮,「但是台灣人只知道八田與一,都忘了他們的祖先能來台立足,就是靠楊廷理這樣的官員,才有機會在台灣生存下來。」

劉明燈出現在最近的電視影集《斯卡羅》,「那是偏離史實的電視劇」,蔡正元認為,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共同特點,就是喜歡貶抑清朝治台官員的政績,真正的史實是清朝二百年治台官員,絕大多數都是賢能之輩,但是常被貶抑得ㄧ文不值,楊廷理連個像樣的紀念館都沒有,倒是日本人的紀念園區又大又多。

歷史作家,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表示,台灣民眾現在記得的清朝官員主要是武官,尤其是官居一品的王得祿,不過具體貢獻是什麼,一般人其實不知道。霧峰林文察同樣在清朝官居一品,賴祥蔚根據他的真實故事,寫了歷史小說《台灣血皇帝》。

相較於少數清朝武官還算知名,台藝大教授賴祥蔚說,一般人對於清朝文官更陌生,他最近研究史料也發現楊廷理等多位清朝官員,都是一生貢獻台灣、最後也死在台灣,真實故事非常精彩,他準備下一本書來呈現這些真實歷史,當成開拍戲劇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