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日治時期,因為需要大量的木材資源,所以廣泛調查臺灣的山林資源,積極開發。當時臺灣有三大林場,分別是位於嘉義的阿里山林場、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以及位於臺中的八仙山林場。
其實臺灣在日治時期,處處都有林場,不只是前述的三大林場而已,例如新店、烏來、龜山、三峽一帶的山林都有林場。
一度輝煌的伐木產業,到了西元1960年代急轉直下,一方面是擔心臺灣森林資源出現枯竭,必須保護;另一方面是伐木轉向動力化,伐木師傅紛紛下崗。
曾經是龍頭的阿里山林場,在西元1963 年產量腰斬,結束日治時期就開始、歷時五十年的伐木林場。本來運送木材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卻沒有功成身退,而是轉為觀光用途。隔年,八仙山林場在西元1964年也結束伐木事業,轉為森林遊樂區。
在此同時,臺灣的林業也從原本的人工伐木,走向了動力化的發展。最關鍵的年份,也是在西元1964年。
至於太平山林場,因為森林資源豐富,維持比較久,在西元1982年才結束林場事業,後續也轉為森林遊樂事業。
早期伐木都是人工,後來陸續引進鐵軌與自動化工具,例如新店與烏來的伐木事業,是在昭和2年(西元1927年)架設輕便的軌道,當時臺車是從新店出發,經由磺窟口、廣興、龜山一路向上進入烏來,目前只剩烏來還有一小段在運行(見照片截圖),作為地方觀光發展之用,聯絡老街、覽勝橋及瀑布之間,路線只剩下1.5公里。
當年伐木師傅的工作充滿傳奇,但是隨著伐木產業已經遠去超過半個世紀,許多伐木師傅的故事已漸漸被歷史遺忘。
伐木師傅之所以傳奇,不只是因為收入豐厚,還在於工作方式兼具驚險與無聊兩種極端,簡直是用生命在對抗大自然,不是身歷其境的當事人,根本難以體會。
說驚險,是因為伐木師傅不只要砍伐參天巨樹,還要靠著人力與技術,先用枕木架設簡單的木馬道,再製作簡單的運輸工具稱為木馬,只靠一、兩位伐木師傅就這樣把幾噸重的原木運下山。這種工作當年被稱為騎木馬或拉木馬,聽起來很帥氣,但是經常鬧出嚴重傷殘甚至人命,包括人被被原木壓倒,或是人隨著原木衝到山下。
在日治時期,伐木事業還相當輝煌的歲月,有一批專業的伐木師傅,就是從新店出發,輾轉在許多地方輪流砍伐木材。其中有一位新店灣潭人李清和,出生於西元1900年,他在日治時期是非常出名的「師傅頭」,召集了一批伐木師傅,承包了很多伐木工作。
西元1930年出生的灣潭耆老黃財利,當年也是李清和找來的伐木師傅,他在西元2023年接受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訪問時,談了很多當年伐木工作的驚險與難忘回憶,對七、八十年前師傅頭李清和用大布袋裝錢發給伐木師傅們的場景,更是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