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爺、有應廟文化 彰化有應媽與眾不同

照片為上豐村有應媽,記者賴御文/攝影

【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大眾爺、有應廟,遍及全臺許多地方,雖然各有不同的發展脈絡,但是源起都大同小異。不過有研究發現,彰化二水上豐村的「有應媽」特別與眾不同。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研究發現,由於明末、清初以來,許多先民陸續來到臺灣開墾,當時臺灣多為原始森林,先民墾荒經常遭遇天災、意外與疾病,或是因為分類械鬥而喪命。加上不少墾民初到臺灣往往是隻身而來,死後無人祭祀,甚至還曝屍荒野。其他墾民為了安頓無名枯骨與孤魂野鬼,於是出現了祭祀的大眾爺與有應廟,專門祭祀因為天災、意外與疾病而死亡的墾民,以及開墾時發現的無名枯骨,希望藉以安頓這些死者,避免亡魂作祟為害。因為萬善祠與有應廟祭祀的對象不是神明,俗稱陰廟,但是未必都使用廟當名稱。

除了大眾爺與有應廟之外,其他的名稱還包括了萬善祠、萬善同歸、大墓公、有應公、有應媽等等。顧名思義,有應公、有應媽是對於男、女亡者的分別敬稱,這類亡魂祭祀,通常不是只祭祀單一的亡者。

亡魂祭祀,主要只使用前述名稱之一,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宜蘭萬善祠。根據《頭城鎮志》的記載,宜蘭萬善祠早在清朝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之前就已經存在,祠中祭祀的石碑,鐫刻的是「萬善祠保境公護民媽之位」。為什麼除了萬善祠,還要特別鐫刻保境公與護民媽,是單純出於對男亡者與女亡者的分別敬重,或是有確切的祭拜對象,現在已經無法考證。

學者研究指出,臺灣的亡魂祭祀出現過兩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名稱出現有應公或有應媽,這在清朝文獻沒有出現過。這反映出祭祀動機從憐憫以及避祟,轉為祈求並且感謝有應。第二次轉型則是從陰廟轉為陽廟,亡魂修成正神。

相較於絕大多數的亡魂祭祀,彰化縣二水鄉上豐村的有應媽則相當不同。

根據當地耆老的轉述,在清朝有一位婦人跟隨夫婿來臺,後來夫婿去世,婦人仍留在當地而且熱心助人。有一年大雨成災,婦人為了要挽救被水沖走的村民,自己也不幸失足被洪水沖走。村民為了感念她樂善好施以及捨己救人的偉大精神,因此蓋了有應媽的「小厝」來奉祀,信眾認為有求必應,相當靈驗,就稱之為「有應媽」。

上豐村的耆老說,由於有應媽還沒有正式被封為神,所以祭祀的小厝不能稱廟,只能直接稱呼有應媽。

從傳說來看,上豐村有應媽在生前就有具體的行善事蹟,而且捨己救人,因此獲得了村民的感念與祭祀。這一點跟臺灣其他的大眾爺、有應廟等亡魂祭祀,多半沒有具體事蹟,而且是祭祀的動機是先出於憐憫與避祟,後來才轉型為祈求有應,相較之下非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