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風百年藝術展 發現人人每天都接觸大師影響

照片左一楊駿、左二李永萍,黃衣莊伯仲,最右為王亞維。照片為賴祥蔚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的「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呈現台灣藝壇前輩楊英風的精彩人生與作品,展期到8月18日,免費入場,連日吸引各界藝術愛好者,8月10日知名人士李永萍與多位學者特地前往,由楊英風孫子楊駿親自導覽。

楊駿說,爺爺楊英風年輕時就才華洋溢,跨越很多領域,中學時的日記就展現他文采與畫畫的天份,不僅詳細寫下很多見聞,還經常畫插畫。楊駿說,楊英風生於日治時期,先前的日記都是用日文書寫,抗戰勝利的當天後就改成用中文書寫。

現場展出楊英風的日記與作品,還有他一生收藏的各種文物。楊駿也提到,楊英風非常擅長收集資料,而且分類仔細,不只自己的資料會加以收藏,連兒子的情書與分手信,也都收藏著。

現場也展出楊英風雕刻作品,可以看見大師一路走來,從原本關懷台灣農村,到慢慢作品走向抽象境界,從後期作品風格也可以看出對他的學生、雕塑大師朱銘的影響。

李永萍喜好藝術,就讀台灣大學時就創辦劇場,並且成為十大才藝青年的戲劇類得主。這次參觀楊英風藝術大展,全程專注,可見愛好。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表示,來看展更深刻感到楊英風大師的多才多藝,幾乎是全才藝術家,尤其是聽了導覽才知道,原來台灣的淺浮雕是楊大師從羅馬傳承回台,連現在硬幣上的淺浮雕都是由楊大師的學生鄭多鏗學習之後帶進中央造幣廠,才有現在硬幣上的淺浮雕,由此可見楊英風對台灣藝術影響之大,已經融入生活周遭,幾乎每個人每天透過錢幣都接觸了大師對藝術的影響。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表示,「英風百年」特展正可與紀錄片電影《我父英風》交互驗證,讓體驗和收穫更上一層樓。

莊教授表示楊英風的多才多藝讓人印象深刻,以往對大師的認識偏向雕塑作品,在特展中才知他也有建築、版畫、漫畫、抽象畫、書法等創作,還曾擔任《豐年雜誌》美術編輯,可見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

除此之外,楊大師雖然是在日治時期出生長大,但中華文化的底蘊深厚更讓莊教授驚艷。例如鳳凰來儀雕塑,佛像、書法等作品,史博館前的中式園林造景「龍谿園」,以及作品用「學而時習之」等名句來命名。甚至字「呦呦」,用的也是《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典故,意指野鹿呦呦鳴叫,乎朋引伴共食苹草,比喻將他想將藝術的美好分享給大家。

正在播映的紀錄片電影《我父英風》是由楊英風的女兒釋寬謙策劃及監製,製片是政大廣電系王亞維教授,王教授的姐姐是楊英風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