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嘉義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嘉義市政府推動《114年食安教育推廣計畫》,月桃故事館18日首度結合「月桃花祭」啟用嘉義市「嘉義食農教育基地」,以自然、文化與教育三大主軸,全面啟動一場貼近生活、啟發思辨的綠色行動。嘉義市長黃敏惠也特別出席,感謝月桃故事館響應市府政策,共同推動食農教育,盼「讓永續融入治理」、「讓永續成為生活」及「讓永續轉為商機」,與企業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雖然嘉義市農地面積不大,市府推動的品牌策略,已成功打造出「幸福嘉義米」等具代表性的城市農業品牌。自109年試種以來,「幸福嘉義米」已由2公頃擴大至今年的38公頃,不僅登上東京國際食品展、進駐Mia C’bon超市,甚至聯名金馬影展推出「嘉嚐.改天吃飯」禮盒,並開發出霜淇淋與面膜等創新產品,展現產品形式的多元進化。這不僅體現嘉義農業品牌在質與量上的全面蛻變,更彰顯嘉義農業的創新實力與邁向國際的潛力。
黃敏惠市長分享,感謝月桃故事館響應市府食安教育推廣計畫,共同推廣食農教育,這正是城市邁向永續的重要力量。市府向新永續出發,將「永續融入治理」、「讓永續成為生活」,更讓「永續轉為商機」,過去後湖地區因位近河道,曾有淹水的狀況,透過河川整治、堤防修築,避免人民財產損失,是歷經她的父親黃永欽省議員爭取、自她擔任立委、市長以來的首要顧念。多年來,後湖地區進行區域排水整治、設置抽水站並興建堤防,大幅改善積淹水情形,現在河川疏濬治理工程將持續向下游進行,鄰近的防汛道路更將整合為兼具防汛、交通與生活機能的重要通道。
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表示,月桃故事館是全國唯一獲「國家環境教育獎」的觀光工廠,展現嘉義市對食品安全、永續農業與環境友善的高度重視與實踐決心。期望透過「嘉義食農教育基地」的啟用,打造一個兼具教育與實踐的活動平台,讓民眾來到月桃故事館,不僅能感受到月桃花的美麗,還能親自體驗嘉義在地農業的多樣性與可持續性。藉此提倡民眾關注永續生態的理念,也向更多人展示嘉義的農業魅力與永續願景。
建設處長田長沛補充,嘉義市的農業與食安政策已逐步展現成果,無論是「幸福嘉義米」的成功推廣、小農品牌的輔導,或是食安教育的多元展開,都讓市民逐漸建立起對土地、飲食與環境的整體認識。他強調市府將持續攜手農會與在地團隊,強化補助政策、導入品牌行銷、落實災害保險,持續打造具韌性與競爭力的「農業嘉義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