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大九學堂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的青年學子們暑假期間沒宅在家追劇,而是跟著執行長蕭旭岑踏上雲南文史交流之旅。這趟行程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真正讓兩岸青年在歷史現場與日常互動之中,碰撞出理解與善意的火花。蕭旭岑強調:「青年是兩岸的未來,唯有真誠交流,才能播下和平的種子。」
此行共有來自國內外 19 所知名大學的 28 位師生參與,路線走的是經典「昆大麗」:從氣候如春的昆明、千年古城與洱海交織的大理,一路到壯闊玉龍雪山與藍月谷點綴的麗江,既緬懷了西南聯大舊址的抗戰歷史,也感受少數民族多彩的文化風情。而其中,最讓大家「心花怒放」的驚喜景點,非斗南花市莫屬!
走進省會昆明的這個花市,就像瞬間掉進花卉萬花筒中。這裡正是全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占地超過 6 萬平方米,每天進場人數破萬,光是鮮花品項就多達 1,500 種、每日成交量超過千萬枝,供應中國七成鮮花市場。玫瑰嬌艷欲滴、百合清新脫俗、洋桔梗優雅迷人,還有一大堆叫不出名的夢幻花朵都在此匯集。現場交易、拍賣、電商同步進行,24 小時不打烊,可說把浪漫批發到全世界。不只如此,斗南花市更是結合「花卉+文創+旅遊」的3A級景點,花農攤位、冷鏈物流、拍賣平台、美食街、餐飲會館、沉浸式展覽廳通通有。學生們在繽紛花海中邊拍邊驚呼:「原來花市也可以這麼壯觀!」手機記憶體瞬間告急,當然也沒忘了趁機採買可帶回台灣的花飾小物,滿載而歸。
有趣的是,「斗南」這地名對師生格外親切,因為在台灣撞名了!一名來自雲林的學員笑說:「我從斗南又來到斗南了~」,替這趟參訪增添幾分跨越海峽的情感連結。根據地方志記載,斗南因地形似龜,有一街道南北向如斗柄,象徵「龜背馱金斗」,取其招財進寶之意而得名。小小花市隨產業壯大,華麗轉身成「亞洲花都」,是傳統市場變身為現代化園區的成功典範。
細心的學生還發現,斗南花市裡的觀賞菊品種跟台灣不太一樣。花農熱心解說,當地係以滇菊、粉黛、墨菊、翠菊為主;台灣則常見國王菊、牡丹菊、鈕扣菊、黃/白乒乓等。而亮麗好看的波斯菊、非洲菊雖歸菊科,其實只是「表兄弟」,並不屬於菊花本家。來自彰化的隨團輔導老師、文大新聞系教授莊伯仲也趁機分享老家「田尾公路花園」的燈照菊技術,亦即以人工作業模擬日照長短,誘導菊花非季節性開花,夜晚點燈照明,就能讓菊花冬季也盛開。讓花農聽得興趣盎然,頻頻點頭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