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貓:「大九學堂」邂逅麗江古城的最萌守護神

照片由廖馨華、萬育銘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學子在執行長蕭旭岑帶領下,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史交流之旅。當腳步踏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800年麗江古城,青瓦、石巷、流水與風鈴聲交織的景緻,就像一幅會呼吸的畫。然而除了古城風情,學生們念念不忘的,還有那棟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旅宿「墅家玉廬」,以及悄悄蹲在屋脊上的超萌鎮宅守護神「瓦貓」。

 

從古城到玉廬:住進歷史裡的一場夢

墅家玉廬坐落在玉龍雪山腳下的納西古村落。推窗可見山脊,腳邊則是歲月磨亮的石階。粗獷石牆、木樑與花園構築出古意的骨架,而通透的落地窗、柔和的燈光又添了現代的靈魂,簡直是一場設計師與歷史的深度對話。當夕陽染紅院牆,木香與光影交錯,彷彿時間都慢下來。難怪有人稱它為「民宿界的愛馬仕」——每個角落都藏著詩意與細節:手工陶器的觸感、香氛的氣息、牆上攝影與書法的靜謐對話。

 

屋脊上的瓦貓:從神獸到超萌IP

離開玉廬,走在白沙鎮玉湖村的石板路上,學生們的目光全被屋脊上那些「蹲姿可愛到不科學」的小貓吸引。那是麗江的傳奇守護神——瓦貓。瓦貓源自納西族信仰,是雲南民居獨有的鎮宅神獸。雖名為貓,其實原型是能食鬼的老虎,象徵驅邪避煞、守護平安。但與莊嚴石獅、威武麒麟不同,瓦貓卻充滿靈氣與幽默:有的翻白眼、有的伸懶腰、有的吐舌賣萌,被稱為「最萌守護神」。

 

「牠明明在瞪我,為什麼越看越喜歡?」一名學員舉著手機連拍,尤其有隻張口露齒、圓眼炯炯,但造型胖墩墩的,還被封為「麗江版哆啦A夢」。同學們笑閙著比對各貓造型、拍照打卡,#瓦貓守護中 #古城最萌打卡點的貼文tag也紛紛登場。而瓦貓現在也衍伸出文創產品,將傳統造型融入新穎設計,使其走下屋檐,進入家中成為擺飾小物,從建築符號變身為生活美學。

 

當傳統遇上流行:文化在青年眼中重生

蕭旭岑執行長說,「大九學堂」希望青年能用走讀看見文化底蘊,理解中華傳統如何在現代被再創造。「從山水到民宿,從瓦貓到文創,我們想讓學生親身體驗:文化是活在生活裡的靈魂。而且唯有日常且真誠的交流,才能在兩岸間播下和平的種子。」

 

在麗江午後的陽光裡,瓦貓靜靜趴在屋脊,眺望著遠方雪山,守護著處處村落。一名同學在IG限動上寫下:「文化,其實也可以這麼萌。」並配上八隻瓦貓戰利品的合照。留言瞬間被刷滿——「給我!給我!」「求代購瓦貓小物…」原來真正感動青年學子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博物館國寶,而是能被萌進心底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