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會激發還是扼殺創造力?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創造力從何而來? 英國資深廣告人Roger認為獨處是激發創造力的頭等要素,但是在現代職場,嘈雜的開放式辦公室卻沒有讓人思緒安靜下來的時後。創造力激發不出來責怪職場辦公室太吵雜,聽來有點像菜煮不好怪食譜或食材,忘了自己的手藝和經驗可能才是影響成敗的關鍵。

 

    2010年全球1500名CEO接受調查,他們表示創造力是帶來成功的最重要的領導力特質,同時也認為難以招到富有創造力的員工是對其業務最大的威脅之一。Roger企圖告訴來訪的人,創造力不可能在辦公室中實現。 這句話顯然賈伯斯不同意,因為在他擔任執行長時,所有的創意都是在頻果總部辦公室發生的。 由他引導討論,然後大家表達看法,賈伯斯接著拿出一堆問題猛攻,說出來會死,但說不出來會死得更快。

 

    幫賈伯斯工作,如果你是一個沒有意見的人,肯定很快會陣亡,因為他會認為你沒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打夥在一起開會時,他也不讓工程師使用簡報,他認為用簡報輔助,表示你根本不了解自己要說的內容。 賈伯斯認為創意來自無意間的碰撞,同事彼此在走廊相遇,然後就會說:你最近在忙些什麼? 可能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激發一些新的想法出來,所以皮克斯動畫總部搬到新大樓,從會議室、辦公室、放映室、郵局、Café還有男女廁所的出入口都朝向中庭,結果員工反映一天之內碰到好久沒見的同事好幾次。 這就是賈伯斯想要創造的效果。

 

    創造力的確是獨處的活動,羅馬皇帝奧理略深諳「省思的藝術」,他想出一套融合生活、工作與自省的方式,他每晚獨處靜思寫日記的自省模式十分適合他的一生與個性,但他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他追尋的是靜思、重生、注入新活力、經過驗證的真理與理想中的人生。 奧理略的《冥想錄》等於是哲學大師尼采《成為你自己》的古老版本。 奧理略十分重視下一小時或下一天如何過得好,也許就像奧理略當初就著燭光寫日記時的當下,大地一片靜寂,萬物似乎靜止,一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一天的活動也接近尾聲,我們應該思索自己希望過怎樣的一生。

 

    創造力來自自我實現,為自己塑造理想的人生圖像,賦予每日瑣碎的生活與工作有意義的目標。 當我們成為自己時,才有開闊的心胸,面對庸碌的平凡生活活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