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拯救全球經濟?

    【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上個月債卷收益率大幅下降,顯然債市對於中國是否可以再次扮演英雄拯救下一波可能的衰退不樂觀,2009年與2015年中國挽救了全球經濟。

    2007年秋季美國西南各州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化,這一次貿易戰緊張加劇的背後是投資人對於全球經濟活動的恐慌,使得全球債卷價格大規模上漲。  影響投資市場的關鍵因素往往是情緒性的「心裡因素」,全球經濟前景黯淡,投資者會尋找「安全」的投資組合。  

    市場對於政府債卷的瘋搶,透露出買家認為衰退的時刻已然不遠,隨著日曆一張一張的撕下,似乎2007年底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類似徵兆格外令人感到不安。

    回顧歷史,只要債卷市場10年期和30年期的債卷收益率低於央行設定的利率以及兩年期短期政府債卷收益率,經濟衰退通常在約18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出現。

    貿易戰讓人感到擔憂,它暗示全球合作的漫長時代正走向結束。  過去一個月債卷收益率下挫,還有金價快速上漲。  衡量未來增長預期的晴雨表是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實際收益率,美國10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為負,上週跌破2016年的最低點,那是上一次全球經濟增長引發投資人擔憂的債卷表現。

    中國目前經濟增速為30年以來最慢,無法對衰退伸出援手。  上次金融危機時,中國通過巨額支出促進全球又一輪經濟增長,但這次中國政府正在讓中國擺脫由出口和基礎設施拉動的增長,面臨結構性的挑戰。

    最近中國在整頓影子貸款行業後,一直在改善經濟的信貸狀況,再加上其他國家的許多央行實施寬鬆政策,觀察家認為明年初全球經濟活動將反彈。  當前債卷收益率處於低水平,且大多低於零的負值狀況相當脆弱,即使有逆轉的空間,但只是短時間逆轉。 

    全球安全資產給出的長期觀點是,中國推動全球同步增長的可能性很低。  除此之外,歐美懸而未決的財政刺激措施到底有沒有能力加緊腳步防止收益率和通脹預期長期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