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新總裁面臨五大挑戰

    【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格奧爾基耶娃即將走馬上任出任總裁,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這家銀行週一宣布,她將從拉加德手裡接下職位與挑戰。

    奧格爾基耶娃是保加利亞人,曾擔任世界銀行的執行長。她是多邊主義支持者,預料接掌職位後會延續拉加德的工作方向:應對極端氣候、促進女性充分就業和平權。世界銀行的資歷讓她嫻熟於歐盟援助和危機應對領域,但是對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麻煩就顯得陌生了

    奧格爾基耶娃的第一個挑戰是阿根廷紓困如何解套?IMF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的紓困計畫,給予改革派總統馬克里570億美元的押注,正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 

    馬克里即將在選舉中落敗,而新總統費爾南德斯不在意IMF的貸款條款。馬克里的敗選將使IMF不得不重新談判,或取代現有紓困計畫。這筆貸款的設計和規模遭到質疑,並且它未能贏得阿根廷百姓的廣泛支持。

    全球經濟放緩,世界產出逐年下滑,從2017年產出增長3.8%,到2018年增長3.6%,今年降至3.2%。這種下行趨勢會有更多國家尋求IMF的支持。

    格奧爾基耶娃如同她的前任拉加德一樣,與川普和習近平都有著穩固的關係,但是中美兩國陷入貿易戰,可能讓IMF左右為難,如果其中一方阻撓一場有問題的紓困,IMF勢必在匯率和債務透明度的工作受到挑戰。

    由拉加德主導的一項籌款協議,該協議將延續IMF與美國之間的借款安排,使IMF的資源保持在1兆美元左右,但下一場經濟衰退可能使得這些資源不夠。  所以格奧爾基耶娃會在下一波籌款努力中,爭取「永久性增加資金」,以及為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提供更多權力(美國和歐盟會有異議)。

    最後一道難題基耶娃要面對的是,烏克蘭和巴基斯坦經常從IMF借款,但從未能穩定其經濟和金融體系。烏克蘭的新政府剛就任,希望從IMF爭取到貸款,巴基斯坦七月爭取到新的貸款,儘管美國擔心這筆錢可能會被用來償還巴基斯坦欠中國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