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夜市文化何時開始?專家還原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許多人都喜歡逛夜市,連老外來台灣一定要體驗一下夜市文化。不過如果要問台灣的夜市文化到底從何時開始,可能問倒很多人。

有一本最近改編成電視劇的歷史小說,描寫故事的主人翁在1856年去府城逛夜市。1856年,是清朝咸豐六年,當時的台南有夜市嗎?

專長為台灣民族歷史研究的資深媒體人黃鵬仁指出,夜市的形成有一定的歷史客觀條件,包括了城市休閒風格、街道擴增、以及民生物資與能源的成熟。黃鵬仁說,清朝時期的廟會,有可能在廟埕會聚集一些小吃攤,但也是白天的事,基本上晚上不會營業,因為光是照明就是一大問題,當時燒炭很貴,燒柴也不便宜,經營小吃攤應該負擔不起,賺的錢可能還不夠買燭火。如果沒有照明,夜市恐怕難以運作。

黃鵬仁說,即使到了日治時期,也只有很少數的都會區域可能出現夜市,例如台北的榮町。黃鵬仁說,日治時期陸續興建了發電廠,但也是慢慢普及,他的外公1930年代在總督府任職,因此每天晚上有1小時的供電時間,在當時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很多鄰居小孩一到晚上都跑來他外公家的窗戶外面玩耍,在電燈下比出各種影子。

如果歷史小說要提到在夜市吃碗粿等現在常見的小吃,也要小心。黃鵬仁以碗粿為例說,清朝時台灣的物資不算豐富,米食會拿來做碗粿生意的可能性不大,一來是當時民眾吃外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顧客有限,二來是碗粿不好保存,製作好之後幾個小時之內必須吃掉,不然就壞掉了,清朝沒有冰箱,恐怕不容易製作碗粿來賣,碗粿客家話叫做水粄,是客家人把口感非常不好入口的庫存舊米拿來再加工,以便祭祖以及後續食用,在當時用來做小吃生意的可能性不大。

黃鵬仁強調,行腳節目歷史劇的企劃,都需要進行人類學研究,才會更有收穫。

黃鵬仁在4月20日以「媒體這行用得到人類學嗎?」為題,到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演講,這場演講是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廣播電視學系教師專業社群辦理,主持人為賴祥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