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李仙得古地圖 揭露艋舺與大稻埕興起的關鍵

【聚傳媒賴祥蔚專欄】艋舺與大稻埕在歷史上興起,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新莊因為河道淤積而沒落。

這個說法看起來合理,仔細對照現在的地圖,就會發現很怪,因為海上船隻如果要從淡水河進入內陸,應該是先到艋舺,轉進了大漢溪之後才會抵達新莊。

既然艋舺在前、新莊在後,怎麼會因為淡水河或大漢溪的河道淤積,而造成新莊沒落,然後艋舺才得以興起呢?

有人說,淤積的不是淡水河或大漢溪,而且現在的二重疏洪道。這也不對,就算從海上經過二重疏洪道要進入內地,也是先到艋舺後才會到新莊。

除非,從淡水河進來的船隻,以前另有河道可以直達新莊,但是後來淤積了。

問題是,在現在的地圖上,除了淡水河與大漢溪之外,已經完全看不到有任何其他可以從海洋直接通往新莊的河道。或許,曾經有過古河道,但是在兩百多年來的淤積之後,終於完全消失不見了。如果這樣的話,還能找到證據來證明有這條古河道嗎?

回顧歷史,大約在清朝嘉慶四年(西元1800年),新莊的港口已經「千帆林立」,成為北臺灣的貿易中心。

根據一些文獻記載,差不多在嘉慶朝(西元1796年至1820年)這段時期,通往新莊的河道開始出現了淤積;到了之後的咸豐朝(西元1850年至1861年),河道要直達新莊已有困難,所以艋舺順勢興起,取而代之。「一府、二鹿、三新莊」漸漸變成「一府、二鹿、三艋舺」。

所以如果有古河道通往新莊,在嘉慶或咸豐朝以前的地圖或許可以查到。只是清朝的地圖因為不夠精確,就算找到這個時間的地圖也未必有幫助。還好當時已經有西方人畫出比較精確的臺灣地圖了。其中一人,就是這幾年很出名的李仙得。

法裔美籍的李仙得,在臺灣的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最近因為被醫師作家陳耀昌寫進臺灣歷史小說《傀儡花》成為男主角之一,小說又被改編成公共電視在西元2021年推出的旗艦歷史劇《斯卡羅》而廣受矚目。

真實的李仙得對於佔有臺灣非常有興趣,曾經先後鼓吹美國與日本應該要佔領臺灣。為了這個目的,他還詳細考察了臺灣的人文與地理,詳細撰寫並整理了臺灣的各種資料,幾乎是百科全書式的記載,還自力或找專家蒐集了許多照片,也繪製了很有現代性的地圖。這些內容,因為許多歷史因素的陰錯陽差,幾乎消失,還好原稿被保存在美國的國會圖書館,所以才能在李仙得寫完之後一百多年的西元2013年,終於在臺灣出版,書名取名為《李仙得臺灣紀行》(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

李仙得當年找專人繪製了一幅地圖,名為〈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Formosa Island and The Pescadores, China),因為當時他還擔任美國駐廈門領事,所以這幅地圖收錄於西元1870年的《美國與外國商業關係年度報告》。

從這幅西元1870年的古地圖也可以看出,這條河道在當年已經沒有連接到新莊街。這就讓人好奇,是不是這條古河道在更早之前,特別是在新莊還非常繁華的西元1800年之前,曾經連結到新莊街?因為只有這樣,這條古河道跟文獻記載兩百年多前新莊「千帆林立」才可能有關係。儘管推論起來應該是這樣,但這只是大膽假設。如果要完全解答這個謎團,恐怕還是要等找到更詳細而確切的記載,或是西元1800年之前的古地圖。

在這份古地圖中,新莊、艋舺與大稻埕都已經被用當時的英文標示出來。從文字的大小來看,李仙得認為新莊比較重要,艋舺也算繁華。可見那時的艋舺正在迅速興起,但是還沒有取代新莊。

至於大稻埕,則是剛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在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發生爭奪艋舺港口地盤的頂下郊拚之後,同為泉州籍的三邑人擊敗了同安人,同安人只好從艋舺敗退至北邊、當時還是原住民地盤的林野之地,這就是後來的大稻埕。

同安人被迫遷居大稻埕,距離這份地圖的繪製時間還不到20年,卻已經逐漸興起,應該也是受惠於新莊古河道淤積,船運改從艋舺以及鄰近的大稻埕上岸。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本文摘錄自作者新書《穿越臺灣趣歷史2 :顛覆臺灣趣歷史》(暫訂)初稿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