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國家人權記憶庫官方網站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口述歷史是一種社會建構過程,不僅記錄個人記憶,也反映社會價值與集體記憶的形塑。根據台灣藝術大學賴祥蔚教授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訪者的回憶往往是自傳式記憶的再現,具有選擇性與主觀性,甚至可能混合個人經歷與共同記憶。這使得口述歷史不僅是「記錄事實」,更是詮釋與合理化群體身份的過程。
研究顯示,口述歷史在台灣白色恐怖相關議題上,特別強調受難者的敘述,然而受訪者的政治立場及社會背景可能影響其回憶內容,甚至產生偏頗或遺漏。賴教授指出,訪談若能涵蓋加害者視角,將使歷史拼圖更加完整,展現事件的多面向。
此外,研究也提及影像紀錄片在呈現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時,常交替使用歷史照片與現場影像,再現受訪者記憶中的場景。這種手法有助於觀眾理解歷史情境,但=研究者須保持批判思維,分析口述中的主觀性與可能的記憶扭曲,進一步探索個人記憶如何在社會結構下被選擇與創造。
關鍵字
推薦閱讀
翁佳音》清末奇怪郵站:張熙厝
- 2025-01-15 14:00
樂風》台灣曾打算推行「簡體字」?
- 2025-01-14 14:00
紀錄片再現白色恐怖:記憶、史實與藝術的多重詮釋
- 2025-01-13 15:00
樂風》遇水則發的士林芝山岩惠濟宮-1927年靈泉事件
- 2025-01-11 14:00
翁佳音》展覽館卻誤導民眾
- 2025-01-10 14:00
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
- 2025-01-1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