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銘聰》台中「親近大師講座」 彩繪大師與鹿港十宜樓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林銘聰專欄】台中市大屯社區大學「親近大師講座」課程,早上安排參訪「彩繪大師陳敦仁老師」,下午參訪「鹿港十宜樓」。
    1964年出生於和美寺廟彩繪世家的陳敦仁老師,一身技藝從阿公的姑丈葉成傳承至今已是第四代。他的作品遍及鹿港天后宮、彰化孔廟、慶安宮、元清觀等中部信仰中心。憑著他的專業,到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開課,讓更多學子接觸到寺廟修復彩繪工作。
    他堅持使用桐油調和礦物色粉的傳統工法繪製圖面,其特徵為顏色艷而不俗,彩度高,相較於現代油漆,其耐久、耐候性更佳,作品經風吹日曬雨淋數十載,仍能在宮廟結構中看見舊有色彩。剛上色時顏色極為鮮麗,隨著時間過去,色彩也會變得更加勻稱和諧。
    陳老師與社大學員們熱烈交流,不管學員們提出任何問題,陳老師都耐心親切的回答,展現老師平易近人的個性且專業知識令學員們欽佩有加。同時,師母辛苦的幫大家準備水果,非常感謝﹗
    十宜樓又稱「跑馬樓」位於鹿港金盛巷內,是廈郊商行慶昌陳家的宅第。十宜樓前方昔時五福大街(中山路147號、149號),為二層四進並設一天井的建築格局,第一進房舍內有一座樓井,作為通風採光之用。
    鹿港竹枝詞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地方。此樓景致絕佳,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宜茶等,故稱十宜樓」,它在民國92年經登錄為歷史建築。
    施淑鈴老師親切的接待,且贈送每人一個「十宜甄茶」的可愛杯子。莊研育老師專業的解說,每幅字畫都帶著典故及故事,學員們聽著津津有味,同時也帶著大家走上75度傾斜的樓梯上二樓,一窺全貌。
    學員們愉快的學習且收穫滿滿,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敬佩每位老師長時間的堅守崗位,為在地文化貢獻心力﹗

 

作者為洪霞文化交流協進會執行長、霧峰林家第九世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