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國家人權館YouTube截圖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紀錄片因其影像特質,能更直觀地呈現庶民階級的聲音與歷史記憶,往往比文字更能打動人心,進而影響社會記憶。根據台灣藝術大學賴祥蔚教授的研究報告指出,紀錄片作為歷史敘述的一種形式,其在詮釋歷史與記錄真實之間,常常存在主觀性與局限,值得研究。
研究顯示,紀錄片的創作者如同歷史學家,具有自身的立場與道德訴求,在影像構成上往往注入特定價值觀或政治意識。以白色恐怖紀錄片為例,若干紀錄片結合非當事人的歷史影像,或是透過動畫、話劇再現受難者的故事,但必然受限於無法還原現場,影像可能更多是「象徵性呈現」,而非純粹的歷史紀錄。這種呈現有其藝術性,其傳播效果值得研究。
台灣紀錄片量雖日益增加,但對於影像美學與文本形式的探討仍顯不足,導致紀錄片在反映白色恐怖歷史時,易受製作動機與體制影響,形成片面敘述。 賴教授研究指出,透過不同敘事視角與受訪者背景的交叉分析,能更全面地還原歷史脈絡,避免影像與真實之間的落差成為歷史記憶的誤區。
關鍵字
推薦閱讀
翁佳音》清末奇怪郵站:張熙厝
- 2025-01-15 14:00
樂風》台灣曾打算推行「簡體字」?
- 2025-01-14 14:00
紀錄片再現白色恐怖:記憶、史實與藝術的多重詮釋
- 2025-01-13 15:00
樂風》遇水則發的士林芝山岩惠濟宮-1927年靈泉事件
- 2025-01-11 14:00
翁佳音》展覽館卻誤導民眾
- 2025-01-10 14:00
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
- 2025-01-1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