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總統親評「走讀台灣」提案 北港紀行獲首獎

圖片為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八度寒流冷颼颼,提案競賽熱呼呼,近六十位學子在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營隊中比拚「一日走讀」企畫,最後由北港紀行脫穎而出,獲得首獎肯定。馬英九前總統在頒獎時表示,年輕人是未來國家民族的基石,也將成為轉動社會的力量,期許青年能獨立思考、具宏觀視野,更要有關愛國家社會的胸懷。他很欣慰各組同學提出了充滿歷史、人文與政策面關懷的創意提案,這正是馬英九基金會期望培育青年的目的。

 

有別於台灣歷屆卸任總統基金會多多少少的政治味,馬英九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青年發展,因為國家發展與青年培育密不可分,而「大九學堂」即為其指標性營隊,迄今已舉辦七期。本期共錄取來自國內外30所知名大學,從大一新鮮人到碩博士班的59位學員,於2月7至9日間在劍潭青年中心進行台灣文史踏查與國政外交研習。

 

壓軸的是週日下午的成果發表會,主題是「一日走讀」,透過親身實踐來探索台灣美好的元素以及面對的問題,學員共分成七組,分別就「鶯陶小玩子」、「大新竹小旅行」、「煉油新生:高雄石化產業的變革」、「加禮宛山經典踏察」、「科技融古意、永續守福地」、「三峽清水祖師廟采風」、「走進石門水庫」等主題進行提案。最後由「科技融古意、永續守福地」組獲得首獎,而「煉油新生:高雄石化產業的變革」則獲得學員互推的最佳人氣獎。學員們笑稱這次的提案比賽異常熱烈,簡直讓人忘了寒流來襲。

 

榮獲首獎的跨校團隊係由政治大學、台灣大學、文化大學、台中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台南大學、世新大學同學組成,認為雲林北港雖是小鎮,但不論寺廟、小吃、建築、信仰、物產、觀光、地方誌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呈現,可觀之處甚多,值得深入走讀。由於充滿科技視角下的人文關懷,而且遊程可行度極高,故獲得評審一致青睞。除馬前總統到場親評外,擔任評審的尚有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以及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