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萬芳醫院官網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人類可能罹患的病超過兩萬種,但最重要的病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它導致死亡的人數在各國都是第一位。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為喚起國人重視,「國際心血管健康論壇」3月15日於萬芳醫院盛大召開。
主辦人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陳保羅教授指出,在內科學的「聖經」教科書哈里遜(Harrison)內提到,西醫可叫得出的病名有兩萬多種,但最重要的病只有一種,就是急性心肌梗塞(A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其導致死亡的人數在一般國家都是第一位,而且患病人數眾多。在他30多年的行醫經驗中,目睹太多人因此病而失去摯愛的親友家人,不僅對患者本人造成莫大傷害,也對家庭、社會帶來嚴重衝擊。尤其在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急性心肌梗塞這類的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陳保羅教授強調,著名的唐朝藥王孫思邈說過「上醫治未病」,意思就是最優秀的醫生應該在病人尚未發病之前就能進行預防和保健,避免病症的發生。這個早在1500年前就提出的學說其實就是最前衛保健理念。因為預防勝於治療,如能及早發現並處理病因,就能保持健康。所幸隨著公衛理念的持續推廣,再加上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和治療終於有了顯著的改善,不再是無能為力。
本論壇由萬芳醫院和中華兩岸交流協會主辦,詳細探討急性心肌梗塞這個關乎生命健康的重要課題。講者有台灣名醫,也邀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的專家學者共襄盛舉,但講題均以對聽眾友善的科普角度切入。除心肌梗塞的預防保健之道與最新治療技術之外,也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的照護,新加坡政府應對心血管健康政策的危險因素與防治策略,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生活保養等。希望讓與會來賓獲得防治此病的基本知識,而且進一步傳遞給身邊的親朋好友,以減少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