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都來了!大九學堂重慶行有驚奇

照片為莊伯仲教授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率領「大九學堂」25位學生造訪中國大陸重慶,和當地大學生交流,也參觀世界遺產,日前結束行程返台。同學們表示此行有著滿滿的感動和回憶,更驚嘆抵達重慶後的第一句歡迎竟是「來都來了」!

蕭旭岑表示,位於巴蜀大地的重慶是中國大陸最大直轄市,人口超過3200萬,是個文化和產業名城。基於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故此行特別安排重慶大學等當地知名高校的小伙伴隨團交流。也規劃職涯座談,由各領域意見領袖主持,兩岸青年探討共同面對的人生課題。後段則參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的大足石刻和金佛山。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是唐末宋初的摩崖石刻,其中又以寶頂山和北山最為著名。團員大三的柯同學表示,在台灣只曾聽聞山西省大同的雲岡石窟、甘肅省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洛陽的龍門石窟等三大石刻藝術寶庫,參觀完大足石刻後,她對佛教主題石雕藝品的精緻與輝煌非常讚嘆,絕不在三大石刻之下。但在台灣知名度不高,顯然是被低估了,所幸已於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將會有更多人認識它。

至於重慶市南川區的金佛山則是喀斯特地貌典型,亦於2014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山頂是波狀起伏的剝蝕面,周邊則是雄偉壯麗的陡崖,並且擁有發育良好的地下河洞穴,尤其古佛洞更集地質奇觀和禮佛勝地於一體,讓人嘆為觀止。由於落日把山崖映染得金碧輝煌,就像一尊尊金身大佛閃射出萬道霞光,景色非常壯觀,故而得名。碩一的李同學表示,金佛山地勢巍峨峥嵘,風雨氣象萬千,觀光體驗還在太魯閣之上。

重慶更是美食薈萃之地,火鍋、小麵、烤魚、酸辣粉這些在地小吃都讓台灣學生們讚不絕口,原本擔心受不了麻辣重口味,但親嚐後發現還可接受,可能店家針對外地人有微調口味。細心的張同學也發現,當地人常吃青江菜,但名為「瓢兒菜」,這和台語的「湯匙菜」根本一樣意思。而地瓜葉也是桌上佳肴,重慶人管他叫「紅苕尖」。

其實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歡迎語「來都來了」,與近來新聞熱議的「南京紅姐」事件無關,純屬巧合而已。隨團輔導老師文大新聞系教授莊伯仲表示,經他與重慶大學教授切磋後才知這是慣用語,連咖啡店看板也以之招徠。事實上,當地人大多不清楚「紅姐」,被台灣師生一問才趕忙上網查詢。因與時事撞梗,讓「來都來了」意外變成一種帶有自我調侃、半推半就意味的迷因,而被全球華文網路圈廣泛採用,卻也讓大家會心一笑。這句流行語通常用於以下三種情境:一是做了原本沒計劃要做的事情,但既然已經開始了,就不如繼續撐下去。二是被朋友半推半就拉去參加某事,心不甘情不願地妥協。三是自我勸說,以之合理化自己的選擇。例如:甲:你不是說不敢吃麻辣火鍋嗎?乙:唉,來都來了,就多少吃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