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民調滿意度剩三成 學者:反映萊爾校長的政績

照片為民調檔案截圖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最近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上任一年多,滿意度只剩三成,學者解讀民調認為,這反映了民眾對於萊爾校長政績的態度,似乎賴總統過於關注黨派對立,兩次大規模罷免反映民意,顯示民眾對現況的不滿,忽略了民生議題。美國的貿易壓力、匯率波動和物價上漲,考驗著台灣的經濟韌性。詐騙集團手法日益精巧,政府的防範措施顯然不足。颱風丹娜絲重創南部,太陽能光電板損毀,凸顯政府在能源政策和災難應變上的不足,總統的回應未能有效安撫民心,進而降低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草根影響力基金會為了解民眾對政府施政表現的看法,特委託 TVBS 民意調查中心針對「公評台灣當前的政經發展」議題進行本次調查,並於今日召開民調發表會,公布最新民調結果,且邀請專家學者現身評論及提出相關建議。

本次民調期間為 114 年 8 月 25 日至 8 月 30 日,共計有 1074 位有效民眾受訪,在 95%信心水準、抽樣誤差約為±3.0 個百分點。靜宜大學教授顏永森說明調查結果如下:

1.【整體而言,請問您對賴清德政府的施政表現滿不滿意?】

5 成 2 (52%)民眾不滿意賴清德政府的施政表現,30%滿意,18%沒意見。

2.【到目前為止,請問您對賴政府與川普政府談判關稅的表現滿不滿意?】

5 成 9 (59%)民眾不滿意賴政府與川普政府談判關稅的表現,18%滿意,24%沒意見。

3.【請問您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是感到樂觀?還是悲觀?】

5 成 4 (54%)民眾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感到悲觀,43%感到樂觀,12%沒意見。

4.【請問您對政府監督管理台幣兌美元匯率的表現滿不滿意?】

4 成 3(43%)民眾不滿意政府監督管理台幣兌美元匯率的表現,29%滿意,28%沒意見。

5.【請問您對政府控制物價的表現滿不滿意?】

6 成 4 (64%)民眾不滿意政府控制物價的表現,26%滿意,10%沒意見。

6.【請問您目前的薪資或收入足不足夠滿足生活需求?】

5 成 6 (56%)民眾認為目前的薪資或收入足夠滿足生活需求,34%認為不足夠,10%沒意見。

7.【整體而言,請問您對政府的能源政策,維持電力供應穩定有沒有信心?】

5 成 9 (59%)民眾對政府的能源政策,維持電力供應穩定沒有信心,34%有信心,8%沒意見。

8.【颱風丹娜絲造成一些地方的太陽能光電板損毀,有人認為政府應該檢討能源政策,減少推動太陽能發電,請問您同不同意這個說法?】

5 成 4 (54%)民眾同意政府應該檢討能源政策,減少推動太陽能發電,33%不同意,13%沒意見。

9.【有人認為政府未來應該重新推動核能發電,也有人認為不應該,請問您贊不贊成政府未來推動重新推動核能發電?】

6 成 7 (67%)民眾贊成政府未來推動重新推動核能發電,24%不贊成,10%沒意見。

10.【整體而言,請問您對政府打擊詐騙的表現滿不滿意?】

7 成 4 (74%)民眾不滿意政府打擊詐騙的表現,20%滿意,7%沒意見。

11. 【請問您認為政府推出的詐騙防治方法及措施,對提升民眾安全感,減少詐騙案件有沒有幫助?】

4 成 6 (46%)民眾認為沒有幫助,43%認為有幫助,10%沒意見。

12.【請問您對政府向民眾宣導防止詐騙的表現滿不滿意?】

5 成 4 (54%)民眾不滿意政府向民眾宣導防止詐騙的表現,38%滿意,8%沒意見。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提出以下建議:

1. 從民調結果可發現,多數民眾對賴政府的施政表現、關稅談判、匯率監管、物價控制等感到不滿意,並且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感到悲觀,建議政府應思考如何發展台灣經濟與穩定物價與匯率,提出適當的作法與積極的作為來改善。

2. 在能源政策上,多數民眾對政府維持電力供應穩定是沒有信心的,並且認為應檢討能源政策,減少太陽能發電,重新推動核能發電。因此,建議政府應思考如何加強維持電力供應穩定,並且研究重新推動核能發電的可能性。

3. 在打擊詐騙方面,多數民眾對政府打擊詐騙的表現感到不滿意,而且認為政府推出的詐騙防治方法及措施,對提升民眾安全感,減少詐騙案件沒有幫助。此外,多數民眾也不滿意政府向民眾宣導防止詐騙的表現。顯然,民眾對政府現行打擊詐騙的成效很不滿意,建議政府應思考如何有效

打擊詐騙,提升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劉嘉薇解讀指出,這清楚顯示民眾不喜歡「萊爾校長」的政績;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則指出,從政黨交叉分析來看,政治性比較高的題目,民進黨支持者會強烈表態力挺賴政府,例如對賴清德總統的滿意度,相較於整體只有三成滿意,民進黨知識者卻有高達78%表示滿意;至於政治性不高的題目,民進黨支持者才會表達出真實態度,例如對政府打詐的滿意度,整體名義有74%不滿意,而民進黨支持者的滿意度也只有41%。賴祥蔚強調解讀民調時,應該把這一點納入考量,才會知道真實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