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登與花蓮震後工藝復興展 在SOGO跨國展現文化韌性

照片為慈濟基金會提供

【聚傳媒校園記者劉維新報導】2024年1月,日本能登半島強震重創當地民生與文化,以「輪島塗」為代表的傳統工藝工坊嚴重毀損。三個月後,花蓮亦遭地震重擊,經濟與藝術發展同受挑戰。儘管家園毀損,卻喚起了跨越國界的互助力量。

 

  由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舉辦的「日本能登暨花蓮震後工藝復興展」,首展9月12日至26日在臺北遠東SOGO百貨復興館登場。13日開幕記者會邀請日本職人與花蓮藝術家共同出席,以「震後重生」為主題,展現文化堅韌。

 

  記者會以「水晶缽音樂」祈福揭幕,呼應展覽精神。展區展出能登輪島塗、珠洲燒及花蓮藝術作品,並設現場演示區,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工藝之美。許多受損器物經修復再度呈現,象徵希望重生。展覽以「惜福愛物」為核心,彰顯「復興、復新、復舊」的多重意義。

 

  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表示,能登震後慈濟多次深入災區,提供物資與熱食,後來花蓮亦遭重創,兩地皆面臨偏鄉與高齡化挑戰。此次展覽感謝各界支持,讓藝術家能繼續創作。他強調,慈濟除救助外,更推動文化與產業復興。

 

  SOGO董事長黃晴雯指出,藝術家歷經困境仍持續創作,作品因重生而更具價值。展覽以「復興、復新、復舊」為核心,期盼觀眾能從中學習堅毅精神,呼應慈濟推動的社會共好理念。

 

  現場多位藝術家分享經驗。志工謝景貴表示,能登職人以金線修補破碎器物,正如人們從災後重獲新生。花蓮藝術家雖失去作品,卻以笑容與創作展現韌性。他認為災後最需要的是超越國界的愛與陪伴。

 

  輪島塗大師前田安孝說,震後外界關注易隨時間淡去,但慈濟長期陪伴,成為他們重建的重要支撐。花蓮藝術家陳淑燕則分享,以在地素材創作象徵臺灣生命力,並相信唯有互助,才能在自然考驗中綻放光彩。

 

  珠洲燒職人篠原敬表示,災難讓他更感恩生存,他期盼作品能傳達心靈力量。他深受慈濟的關懷感動,認為真正需要的不是物資,而是愛。

 

  展覽後將巡迴臺中、高雄,讓更多人認識能登與花蓮的重生故事。從輪島塗到花蓮工藝,作品不僅展現美學,更象徵人們面對逆境的勇氣。透過藝術、志工與社會力量,臺日攜手走向跨越國界的愛與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