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台灣藝術大學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2025公用頻道論壇十月三日在台灣藝術大學登場,網路與AI時代,公用頻道如何數位轉型?專家學者各抒己見,也有學者直言:公用頻道要克服挑戰,不然就要早日收攤。
這場論壇是由新北市公用頻道活化運用委員會主辦,世新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影創所與廣電系、以及13家系統業者合辦,新北市新聞局李利貞局長、世新陳清河校長、台藝鐘世凱校長、單文婷所長、陳靖霖主任等學者都到場。論壇邀請公視副總謝玒玲、中華電信耿介信協理等專家學者提供分析,中嘉寬頻北健有線電視總經理許巧妮等業界主管也積極參與。
論壇主持人賴祥蔚教授表示,《有線廣播電視法》是1993年立法,當時規定公用頻道確實是希望提高公民的媒體近用,但是經過32年,網路時代的媒體面貌已經不同,有線電視產業逐年走下坡,法規應該鬆綁。
文大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戲謔地說,希望今天不是來幫公用頻道辦告別式的。他有感而發,指出時下大學生對於公用頻道是「三不」:不清楚、不需要、不關心,其他民眾的意見應該也差不多,這是要克服的一大挑戰。
莊伯仲說,他1990年代曾在台北市政府新聞處任職,是公用頻道的第一代管理者,他說公用頻道的問世有其時空背景,基本上是為了滿足有線電視觀眾的「接近使用權」。但當前網路時代,一般人透過社群平台來發聲,還更直接、更便利、更有效,對公用頻道有需求的人士應該很少了。如果未來可將公用頻道轉型成視聽與網路科技的實驗特區,或許還有存活機會。否則不如早日收攤,以免變相增加有線電視業者的經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