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美國目前主要三股力量是川普政府的右翼民粹力量,桑德斯與沃倫的左翼民粹力量,以及看來像拜登一樣蒼白的中間陣營。當下一波經濟衰退來臨時,那一種政治立場將會獲益?
經濟和政治之間的關係極其微妙,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經濟崩潰,銀行瀕臨破產邊緣,政府拿納稅人的錢救災,歐巴馬適逢其時當選總統。人們預測川普無法挺過2020年11月之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任何一股力量都有理由認為,經濟衰退將讓他們贏得號召力。
但問題不在於誰贏得選舉,而在於那種思想會主導經濟衰退過後的十年。川普主義可能在川普失去號召力之後仍然會叫囂吶喊,其所面臨的挑戰是「拒絕承擔責任」。
2016年由川普為首的右翼民粹是政治局外人的組合,沒有政治包袱,當他們尚未掌握政權時,可以恣意妄為站在反對陣線批評執政黨,恐嚇菁英們做出讓步,而自己不必承受領導地位的名譽損失。由於加徵關稅,川普政府與下一場經濟衰退擺脫不了關係。
經濟衰退可能會讓選民想要看到一個冷靜的中間立場領導階層,在川普剛剛上台之際,反對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幾乎五五波對分。在貿易戰長達一年半以後的今天,贊成自由貿易者佔了上風。 人們對平靜生活的潛在渴望也反映出中間立場的政治優勢。
拜登看上去有機會贏得明年總統大選,但也像是一個過渡人物,在未來道路尚未明朗的時刻,拜登可以提供一個總統任期的喘息時間。左翼民粹主義將成為下一場經濟衰退的勝利者。
除了前述因素之外,有利於他們的是選民的覺醒,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越來越不相信貧富的命運是應得的,多數人意識到個人無法控制的結構性因素,由政府支付的全民健保,還有財富税。
經濟衰退可能加劇美國的不平等,而美國的基尼係數已經更接近智利。溫和到乏味的地步,將會是民主黨勝選的最靠譜方式,左翼民主黨不僅擁有支持它的民意趨勢,而且其紀錄相對乾淨,過去幾十年左翼主政時期沒有出現過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