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團隊會出絕招?

    【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曾經說過,歐盟的建立就像是一支雜牌軍聽命於一個鼓手,要讓他們步伐一致地前進是件困難的事情。歐盟主席(德國前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正努力讓歐盟發揮正規軍的實力,與中美兩大強國在全球經貿競爭與合作時不至於被犧牲。

    馮德萊恩已組建一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專員團隊,為歐盟勾勒清晰的戰略願景,為未來有關科技霸權和碳排放的環保議題上,成為監管方面的超級力量。

    這個專員團隊由資深和資淺專員組成雙層結構,在即將任滿的專員中留下表現最優秀的人,同時讓女性擔當最重要的工作實現性別平衡。

 

    這些任命(包括三位執行副主席)充分說明這個即將履新的委員會的工作重點:在數位時代保持競爭性的市場,保持工業增長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推動「碳中性」經濟轉型。

    馮德萊恩誓言要領導一個「注重地緣政治」的歐盟委員會,並繼續「維護多邊主義」,歐洲希望展現經濟影響力。歐盟委員會的明星人物,來自丹麥的瑪格麗特將負責數位經濟,過去五年她在反壟斷法執法表現出色,會繼續承擔職責。 

 

    歐盟數位經濟全掌握在美國科技巨頭手裡,她準備削弱美國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保護歐洲消費者的利益。德法兩國是歐盟的領頭羊,因此政治人物常凌駕於歐盟委員會之上,批准創建產業冠軍企業,她會阻止這樣的錯誤再次發生。瑪格麗特也指出對於中國不公平競爭和美國數字霸權的應對方式。

    新的陣容也有矛盾和缺陷,曾威脅本國司法體系的匈牙利前司法部長,在新職位上似乎沒有立場要求成員國尊重法治。義大利前總理被任命為經濟專員,將不得不與其政府就赤字限制發生爭執。捷克人將監督透明度問題,而捷克總理正因欺詐歐盟資金接受調查。農業專員來自波蘭,可能讓該國農民失去歐盟補貼。專員代表歐盟的整體利益而非國家利益,向同胞們傳達嚴峻的事實較容易,但他們總會被質疑偏袒自家人。

    由於歐盟的成員國在文化、語言以及社會傳統無法達到實質性整合,因此想要靠著脆弱的委員會凝聚實力很艱難,馮德萊恩和其團隊必須在政治上靈活機動才有可能克服成員國之間的分歧。比起前任主席容克,她善於溝通且更有活力和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