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前景令人憂心

    【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與歐盟離婚協議的困難重重,歷時三年的內耗與社會分裂,英國民眾都想趕快結束灰暗不確定的日子,逼得政客說什麼也得完成任務穩住權力。因此「硬脫歐」之後是死是活的後果遠低於社會集體厭煩不耐的情緒,殊不知快速的搞定或逃離,並不是一翻兩瞪眼的分明,而是啟動與歐盟的多年艱苦談判。

 雖然首相強生承諾的10月31日脫歐死期已成追憶,極有可能延遲至2020年1月31日,若歐盟同意再次延期。強生需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使得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保持現狀,不需要正常的邊境管制。 

 英國政府在這三年才拿出應對合法貿易、欺詐者和走私者的提案,但也只是含糊地提到貿易商計畫、車牌識別和遠離邊境的檢查站。因此英國真正的掙扎即將開始,而英國經濟尚未作好準備。最新的景氣指數十分糟糕,顯然與歐洲其他經濟體相較,英國更受困於脫歐風險。

 企業陷入漫長的投資停頓,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可能正在轉向,不需要太強的衝擊,就足以把低迷的英國經濟推入衰退。脫歐派指出歐盟將會屈服,因為他們不敢冒無協議分手的風險,事實上“no deal”可能帶來的問題隨著時間越發緊迫,只不過現在不需要推演硬脫歐對英國的負面衝擊,在一刀兩斷之時,已經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損害正在加劇。

 脫歐公投以來英國已經錯失3%的國民收入,圍繞脫歐的不確定性這四年一直在阻礙企業投資增長。硬脫歐可能帶來任何即時中斷,只要家庭不恐慌性地購物,但也說明硬脫歐將在之前沒有貿易壁壘的地方重新設置貿易壁壘。

 歐洲企業尚未準備好應對普通海關申報的複雜性,目前缺乏合格的代理機構提供幫助,歐洲內部的無摩擦貿易僅適用於成員國。英國脫離之後,渡輪公司將不允許沒有正式文件的卡車上傳,貿易流動量將大幅減少,關稅將令低利潤的貿易無利可圖。 

 如果混亂局面得到控制,相對良性的前景是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預測的產出下降2%。英國央行預測更無序的局面將導致更嚴重的衰退。

 英國央行稱其不知道如何回應可能出現的衰退,但它應該而且幾乎肯定會,將利率從目前的0.75%下調至接近於零的水平,這表示企業的獲利更少進而員工的收入長期停滯在同一水平。

 

英國政府可能採取刺激需求的努力,但無助於硬脫歐所帶來的根本損害,最終將需要更多的緊縮措施補救。硬脫歐倘若成真,預計英國經濟前景會轉向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