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曾是臺灣茶業研究中心 背後有傳奇人物(系列報導1)

【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翻開日治時期的林口庄地圖,可以發現上面用顯眼的紅色,圈了一個大大的「茶」字。

原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把林口當成茶業的研究發展中心,昭和5年(西元1930年),在新莊郡林口庄菁埔公學校(現為世大運選手村)成立「總督府茶業傳習所」,培訓茶業專業經營者與技術人才。原來的菁埔公學校,則遷到林口國小的現址。

當年位於林口的茶業傳習所,承擔了提升茶產業競爭力的目標,每年招募茶農子弟及從事茶葉製作的人員受訓,提供住宿與津貼,結業後還派到各地傳授技術。「茶業」傳習所常常被誤寫成「茶葉」傳習所,其實「茶業」包含的範圍更廣泛,牽涉到整個產業的經營與發展。

曾經擔任全國製茶公會理事長的茶農陳振芳,已經是家中第四代的製茶人。陳振芳說,他父親陳鸚祥在昭和年間考取製茶修業證明,日治時期要有這張寶貴的證書,才能從事製茶工作,茶業傳習所的證書,相當於現在的研究所碩士程度。

回顧歷史,當年是地方仕紳的爭取,才讓林口一度成為茶業發展中心。事實上,當年林口茶區因為地理位置的交通不夠方便,在發展上較不被重視。

茶業傳習所後來被併入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的「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改稱為「林口分場」,西元1987年又搬遷到石碇,改稱為「文山分場」。

林口當年為什麼可以成為總督府看中的茶業傳習所根據地,多虧一位傳奇人物,當年的庄長林進富。每個庄都有庄長,林口庄長林進富為什麼特別有影響力?請看後續系列報導。

 

延伸閱讀:比《茶金》傳奇 日治時期推動林口茶業升級的林進富(上)(系列報導2)

延伸閱讀:比《茶金》傳奇 日治時期推動林口茶業升級的林進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