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古色古香的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見照片,記者攝),前身是臺大的總圖書館,至今還常被臺大校友稱為舊總圖。
儘管舊總圖的保存還算良好,而且以歷史建築而作為校史館,也算相當適合,不過臺大似乎一直冤枉了舊總圖的建築風格。臺大作為最高學府,校內專家眾多,實在不該發生這種狀況。
在臺大總圖書館的網頁介紹資料,寫著以下這些資訊:「臺大圖書館創立於1928年3月,因不敷使用,遂於 1989 年開始興建新館,1998 年 11 月 14 日 正式落成啟用。新總圖書館座落於椰林大道端點,地處臺大校總區地理位置的幾何中心,承襲了舊館以山牆、拱窗與迴廊為主要建築特色的巴洛克式風格」。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文史研究發現,前述文字有兩處有待商榷:第一,「臺大圖書館創立於1928年3月,因不敷使用」,語意有問題,因為台北帝國大學雖然成立於西元1928年3月,但是卻要直到隔年的昭和4年(西元1929年)才蓋好「圖書館事務室」,而且目前校史館所在的後棟建築,要到昭和7年(西元1932年)才蓋好。只有建築物才會不敷使用,前述文字要強調的,應該是舊總圖建築物落成的時間才對。不過這只是語意有點模糊,不算什麼太大的問題。
更大的問題在於:舊總圖是巴洛克式風格嗎?任何對建築風格有研究的人,應該一看就發現不太對。
相較於臺大總圖的網頁介紹,校史館的網頁介紹就比較保守,只描述事實,而不涉及建築風格的認定:「現今的校史館過去是舊總圖書館,建築特色與文學院等周邊臺北帝大時期建築一致,外觀運用拱窗、拱門、山牆及土黃色的十三溝面磚,除了建築立面大拱窗,其二樓設計採光良好的大窗戶,昔日作為閱覽室使用,現則化身為極具文藝氣息的博物館」。
舊總圖是巴洛克風格嗎?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最主要特色,就是絢爛華麗,甚至標新立異,超越建築、雕刻以及繪畫等藝術形式的界限,典範之一是羅浮宮。臺大舊總圖會讓人聯想到羅浮宮嗎?恐怕不會吧。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認為,臺灣在日治時期根本沒有真正的巴洛克建築,最多是西洋歷史式樣,也就是模仿或拼湊西洋的古典建築風格。
有一些日治時期的建築或許有比較多的巴洛克風格,但最多只能稱為仿巴洛克風格,例如以前的總督官邸、現在的臺北賓館。至於臺大舊總圖,怎麼看也不太像是巴洛克風格。
臺大城鄉所的退休教授夏鑄九在西元2002年就指出:「對日本現代建築早期階段的折衷主義式西方建築影響,可以在台北帝大的校舍中一一發現驚人的相似處,這就是殖民大學的校園。」夏鑄九教授使用「折衷主義式西方建築」一詞,來形容包括舊總圖在內的臺大早期建築,應該是很貼切的說法。這個概念的範圍,比起西洋歷史式樣更廣泛。
臺大舊總圖、現在校史館的建築風格,比起超級不像的巴洛克風格,更接近於簡化版的羅馬建築風格,臺大相關網頁要介紹時,或許可以稱之為仿羅馬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