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城在哪?臺南、鳳山、彰化或臺北?

【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 臺灣第一城在哪?對於臺灣史有興趣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答案居然有好多種,包括臺南、鳳山、彰化與臺北。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這就要看題目是怎麼問的,如果題目不精確,答案可能以上皆是。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研究指出,清朝在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打敗明鄭東寧王朝,從鄭克塽手中接管臺灣時,因為擔心臺人可能據城反抗,對臺灣採取的是「不准築城」的政策,這裡的城,指的是磚石城。所以各地官員如果要抵禦盜匪,只能在衙門外環廣種莿竹當成防禦,無城之名卻有城之實。

臺南雖然最早設治,但是建城卻不是最早。康熙60年(西元1721年)爆發朱一貴反清事件,攻下臺南府,清朝官員紛紛逃亡澎湖。署理鳳山知縣劉光泗在康熙61年(西元1722年)建造了臺灣第一座土城,以便抵抗朱一貴。土城雖然不是磚石城,畢竟比莿竹更像城池,所以鳳山土城被稱為臺灣第一城。

經歷了林爽文事件後,朝廷覺得不准臺灣築城不是辦法,在乾隆52年(西元1787年)許可臺灣五個府縣使用磚石造城。五個府縣是臺灣府、嘉義縣、鳳山縣、彰化縣以及淡水廳。但是短短一年後又限縮只准臺灣府與嘉義縣改建為磚石城,鳳山縣、彰化縣和淡水廳被排除。

可能是考慮政策多變,臺灣府與嘉義縣也沒有立刻用磚石建城,反而是彰化後來居上。

彰化縣在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縣,雍正12年(西元1734年)廣種莿竹當防禦措施。到了嘉慶16年(西元1811年)開始興建磚石城,道光4年(西元1824年)完成,成為臺灣第一座磚石城。

緊接著,臺灣首座土城鳳山城也在道光6年(西元1826年)改建完成,成為臺灣第二座磚石城。

臺灣府在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曾以木柵築城,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把七座城門改為石製城門;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改建土城。

嘉義早在康熙43年(西元1704年)就建木柵城;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改建土城;到了道光13年(西元1833年)時,才改建磚石城。

嚴格說起來,清朝的磚石不是真正的石塊,而是用粘土煅燒的土磚,常用紅土燒成紅土磚。這種土磚在漢朝就已經很常見。

臺灣第一座石城,是光緒8年(西元1882年)開工,光緒10年(西元1884年)完工的臺北城。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認為臺北城才是臺灣第一城。可惜的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把臺北城拆除,只留下承恩門等城門(照片由賴祥蔚教授提供),當時的城牆石材被運往他處使用,目前還可以在臺北監獄遺跡與遼寧公園等一些地方零星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