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風》漢式廟宇中的拍瀑拉祖靈-沙鹿普善寺

    【聚傳媒樂風專欄】沙鹿有間看來不甚起眼的小廟普善寺,若您走入廟中,定可發現其中大有學問。
  這個祖先牌位上無姓氏,卻寫著「遷善南北社」字樣。社為原住民居住之地,而遷善社原為沙轆社,屬於臺灣平埔族拍瀑拉族之一支。因參與了臺灣平埔族史上最大規模的抗清事件,戰敗後被清廷強迫改為「遷善社」。
  此廟是遷善社民祭祀祖靈之所,因為漢化的緣故,也學漢人成立祭祀公業,但又和漢人有所不同,這裡是祭祀所有社民的共同祖先,所以不書姓氏,各姓祖先都包含在其中了。當然,這姓也是清朝政府「賜」給他們的,為了生存上的需要,社民們也只能接受。
  沙轆社在近代文明入侵前,也是族大勢強,歷史悠久,南勢坑遺址曾挖出「大觀通寶」錢幣,大觀是宋徽宗年號,可見沙轆社在將近千年以前,已經和島外有所來往,考古學者推測,他們住在此地,當有四、五千年之歷史。
  連橫在他的雅堂文集中曾說過大肚刀的故事。
  大肚刀為元代寶刀,收藏在移居埔里的沙轆社民手中,平常不輕易示人,惟祭祖時才能看到。
  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千戶楊祥,率六千兵馬征討臺灣,楊祥一路向東航行,見一大島有山長而低,應為臺灣(時稱瑠求),眾人換乘小舟至山下,由軍官劉潤率三嶼人陳輝,加上兩百士兵為先遣隊上岸探查。
  上岸之後,島民所說之語顯然不是元軍所認為的三嶼語,完全無法溝通,元軍被殺三人,遂退兵至澎湖,大肚刀應該就是當時沙轆社先民所奪下的。
  當時世界最強蒙古帝國,被沙轆社民輕鬆擊敗,草原男兒遇到大海就是無可奈何。
  而沙轆社民的樣貌,周璽在彰化縣志中說:
  「彰化諸社番女多白皙,牛罵、沙轆、水裏為最......」這種天然白,應該會羨煞不少現代女性。
  近代,沙轆社自從接觸到外來政權後,便命運多舛,荷蘭人、漢人皆曾攻殺他們,最慘的一次當為1670年明鄭劉國軒之屠殺,全社僅剩6人逃往海口(亦有說5人者),到了清朝1731年,又因參與了林武力起事,再度被剿。
  由於生存不易,1823年,沙轆社遷往埔里,但仍有部分社民居住於此,普善寺成了他們的信仰中心,而遷至埔里的沙轆社後代,也曾回此尋根。
  進入日治時期,根據1915年的人口調查,尚留在沙轆社的社民僅剩19人,曾經強大的民族,竟式微至此,所幸,族人的信仰被保留下來。
  普善寺原為於鹿寮第八公墓,當時是社民祭祖與放牧的場所,後被漢人侵占,變成亂葬崗,只好遷至今沙鹿高工處,又因建校再遷至中港路。1978年,再因開闢臺中港,遷至現址。
當時從中港路遷移過來的遺骨,集中在普善寺後方,並立一碑上書「遷善南北社同興公靈位」
  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成立時間失考,但推測最早可能在乾隆年間,最晚約日治初期,派下共有十五姓。每年農曆八月二日祭祖,供品例為生魚、生豬肉、豆干、飯糰、酒五種。
  過去祭祖之後,還會舉行競走活動,臺灣日日新報也曾報導,可見日治時期,沙轆社民仍保有部分自己的文化,並未完全消失。
  個人認為此地可以考慮列為文化資產,因為平埔族文化所存無幾,其稀少性應該夠格名列文化資產中。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