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還吵奧運轉播?賴政府首要任務成立體育部!

照片取自賴清德總統臉書粉絲專頁

【聚傳媒王其專欄】台灣在奧運成績很不錯,電視轉播權的問題又被提出來吵,正好政府要成立體育部,可以好好想這件事。

 

不過,從過往經驗看,如果現在不決定轉播權的政策,或是當權者不出手給新答案,肯定熱情一過又四年。因此有人建議,賴清德政府明年要成立體育部,這件事應列為首要任務!

 

台灣選手在巴黎奧運場上表現很好,拿下歷史上第二好成績,獲得2金5銅,但卻有很多台灣選手出賽場在電視上看不到,或另外要付費上中華電信的MOD平台才看得到,這讓觀眾不滿。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與中華傳播管理學會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可比照其他國家作法,由政府出錢買下轉播權利,奧運轉播權利金約新台幣5億元,再由各平台合作,組成一個奧運轉播國家隊。體育署發布聲明表示,政府現行作法為考量兼顧民眾收視權益及產業發展,在有限資源下,提供適度獎助給取得或擁有重大國際運動賽事轉播權的依法立案或登記的公司、法人及團體,讓台灣民眾皆能透過電視或收視平台觀賞這類賽事。

 

今年巴黎奧運由愛爾達電視台競標取得台灣的轉播總代理,這已經是2008年後民營的愛爾達電視台第五次取得全台灣轉播權。體育署曾指出,給愛爾達權利金補助比例為16%,但強調愛爾達是先取得轉播權才來申請補助金,而不是補助愛爾達去爭取轉播權,同時也要求愛爾達與無線電視台公共電視及華視合作轉播,並提供畫面給國內新聞台製播新聞。

 

立委葉元之及學者都很肯定愛爾達,因為業者做了政府應該做的事,負起轉播責任,而政府補助8000萬元。不過,大部分的人還是看不到轉播。非常多學者都已指出,無法完全訴求使用者付費。同時不管日本、新加坡、香港都有前例可循,都是靠政府把轉播權買下。葉元之還提出「投資概念」,由運動彩券盈餘出資,因為運彩公司已貢獻400億給「運動發展基金」,撥5億取得奧運轉播權,也可刺激運動彩券買氣,又可增加盈餘,還能刺激運動風氣,帶動消費與觀光。他說,光是一部電視劇「零日攻擊」,政府就投資補助一億多,難道奧運轉播的收看者會比電視劇少?

 

奧運熱潮的確有全民參與的運動熱情,先看台灣奧運的電視收視率,轉播的華視收視率更破華視紀錄。8月2日「麟洋配」得金牌那晚,晚上10到11點收視率為27.96、11到12點收視率為23.85,換算成看電視的人口數,那晚10到12點有超過300萬人在看華視;這還沒算公視、愛爾達電視台、YouTube、雅虎、中華電信手機上等各種平台看的觀眾人數。

 

台灣之外其他國家也都很重視奧運賽事。美國轉播平台NBC統計,本屆收視最高的是美國男籃金牌戰對決地主法國,在美國有1950萬人收視,成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以來收視最高的金牌戰。花了76.5億美元將奧運轉播權延長至2032年的美國NBCUniversal,本屆轉播收視率創下2012年以來新高,前兩周的收視率比東京奧運期間高出將近8成,廣告收入也創紀錄。華納兄弟探索串流平台在巴黎奧運的收視率,光是前兩天的數字就超越整個東京奧運轉播期間收視率。

 

收視觀眾人數多以外,台灣政府也很重視。總統府辦奧運英雄大遊行,新北市政府第一時間將812訂為林郁婷日,台北市也跟進。羽球好手王齊麟、李洋在巴黎奧運勇奪羽球男雙金牌,兩人都是台北市中山國中校友,蔣萬安宣布,中山國中前的復興北路361巷將增別名「麟洋路」,讓兩人精神成為台北人的DNA,引發熱議。

 

這已經可以說明奧運比賽對台灣人民與政府的重要性了,那台灣誰應該出手拿下奧運最少每年五億多元的全媒體轉播權?難道不是政府出面?

 

這次台灣觀眾要看奧運轉播,不是透過全台最多的447萬戶的有線電視看華視及公視,就是另外付費給中華電信,從擁有約200萬戶的MOD上看愛爾達電視轉播,再來就是自己上網去看,例如YouTube。但,這些轉播都必須來自擁有轉播權利的愛爾達的授權。奧運轉播有個鐵規矩就是一定要有無線電視台轉播,就是因為它的覆蓋率最高。2008年以前都是無線電視台聯合轉播奧運比賽,2008年後因為轉播金提高,無線電視台不想全賠錢轉播,又剛好愛爾達出手,才形成今天的局面,無線電視的公視及華視都付費從愛爾達拿部份賽事轉播權。中華電信扶持、成軍20多年的愛爾達拿下5次奧運轉播權,但也幾乎都是虧損轉播。

 

討論奧運轉播還是回到核心問題,如果讓全民很方便收看奧運轉播是很重要的事,那奧運比賽10多天5億多元的轉播權利金誰付,對全台灣人民最好?其實答案很清楚了,政府出面最理想。

 

一位媒體人整合大家的意見分析說,愛爾達作為民營電視台虧損都願意出全部轉播權利金,政府還等什麼?何況,愛爾達當年也是中華電信投資成立的,當年民進黨政府的確有心要透過中華電信培植MOD這媒體平台,現在再加碼,中華電信怎會做不到?明年要成立體育部的賴政府,如全拿轉播權利再來分配,這不是最好的政策宣傳?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