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慈濟基金會提供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由慈濟基金會主辦、北三區榮董團隊承辦的《地球永續影響力方案》,5月7日在臺北市「植境複合式概念館」盛大舉行企業共善簽約暨成果發表會,除了展示青年蔬食行動一年的豐碩成果,並與13家企業進行聯合簽約儀式,期盼號召更多企業加入共善行列,與青年共創低碳未來。
隨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嚴峻,低碳生活已成為全世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其中,飲食作為日常生活的核心,正逐漸成為實踐環保永續的重要起點。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提出的報告指出,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碳排放與食物製程有關,改變飲食習慣已成為全球減碳行動的重要策略。「地球永續影響力方案」以此為出發點,推動青年蔬食行動計畫,鼓勵企業支持永續飲食、學校落實環境教育,透過產學合作打造減碳綠色生態鏈。
成果發表會完整呈現14所參與學校、共1350位學生在過去一年參與行動的實際回饋與感動。透過實境體驗、DIY蔬食料理、環境教育課程、心願牆與省思回饋,學生們不僅認識到蔬食與氣候變遷的連結,更學會將永續理念落實於生活中,從課堂延伸至家庭與社區,發揮深遠影響力。
另外,活動強調「1.5度C菜單」的重要性─「一份不含肉的蔬食餐可減少約780克的碳排放,15餐素食的減碳效益相當於一棵樹每年吸收的碳排量(約12公斤)」,若每人每年吃150餐蔬食,等同於種下10棵樹。因此,本次透過具的行動倡議,自2024年四月至2025年七月,共計1526人次民眾參與碳中和與環保行動,用蔬食減碳1.2公噸,等同為地球種了100顆樹,一年所能夠吸收的碳排放量。
發表會除展示學校端的成效外,也進行企業共善簽約儀式。在環境部葉俊宏政務次長、臺北市14所高中職師長等人見證下,由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為代表,與眾多響應永續理念的企業將於現場共同簽署支持,展現企業社會責任與推動環境永續的決心。
主辦單位表示,希望藉此擴大企業參與,與教育體系攜手推動環境友善飲食文化,從根本翻轉社會對「吃」的認知。會後也特別安排蔬食饗宴,邀請與會者親身體驗美味健康的蔬食料理,感受低碳飲食不僅環保,也能兼顧美味與營養。
「地球永續影響力方案」以飲食為起點,串聯企業、學校與民眾,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社會向綠色轉型。慈濟基金會誠摯邀請關注永續議題的企業夥伴與社會大眾蒞臨參與,共同見證青年蔬食行動的感動與成果,攜手播種綠色希望,守護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