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老番家務、稿債疲累之餘,素喜查看各種語文字典,近日又翻閱西班牙漳州語字典(Dictionario Hispanico Sinicum)稿本,看到內收有老番談過與「緣投」帥哥有關的灌鉛骰子詞條:
cargar el dado(裝灌骰子):灌鉛骰cuan ien tau(koàn-iân-tâu)
其上又有一條
cargar el navio(船隻載貨):下落船 he lo chun(hē-loh chûn)
剛好都是一再清楚表示古台語「下落」不是「卸貨」,而是船隻裝上貨,就如老番說過的古台語「落船」就是今天的「上船」,上下古今不同。
這些時空差異,現今研究海洋史的學者可能仍掉以輕心。譬如中、西式帆船之「船艙chhng」,兩者構造與用途大大不同。例如稿本中的:Pañol de navio(船隻儲藏室):艙 chung(chhng)
是指中式船艙,即英文hold,不是西式船隻的cabin(船艙、客艙)!也因此稿本另有一條
Camarote del piloto(掌舵者之艙房):尾樓bue lau(bóe-lâu)
尾樓,另一個常用名稱就是「舵公艙Tāi-kong chhng」!嚴格說起來並非一間獨立艙屋。若無這些古台語知識,就熱心解釋海洋歷史詞彙,可能是現今學術的災難現狀。老番又偶然看到一條
Navio que de en seco(船隻擱淺):船看山chun cua soa(chûn khòann soann)
啊,原來「船看山」並非浪漫詩意的遊山玩水,是船隻擱淺災阨!荷語文獻常有海船遇狀況後,船員「在地上行走Aan de grond lopen」唱歌跳舞,是船難的嘲謔之語。文獻得深入解讀,以免美麗錯誤。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