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徐宗懋臉書截圖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白色恐怖電影《大濛》榮獲第6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與最佳造型設計等多項大獎。不過資深媒體人、白色恐怖研究者徐宗懋卻質疑電影主軸的領屍故事是瞎編一通。
徐宗懋在臉書撰寫長文指出,電影《大濛》導演陳玉勳自己說拍電影前,讀了一些文章,做了田野調查,得到了被槍決政治犯家屬領屍的故事靈感,把它當成故事的主軸。徐宗懋懷疑陳玉勳是否真的看過國防部通知領大體和遺物的公文通知,還是自己想像一張隱約露出「國防部保密局」字樣類似便條的東西。
徐宗懋採訪過多位白色恐怖政治犯,也查訪了許多當時歷史,把發現寫在香港的亞洲週刊,他說北京央視製作的《沉默的榮耀》,就是根據他查訪到的細節。
徐宗懋檢視《大濛》失實之處。首先,判處政治犯死刑並且執行的並不是國防部保密局,而是國防部軍法局,通知領屍的也不是殯儀館,而是國防部軍法局,除了國防部的正式公文,一定還要有身分證來確認家屬身分。國防部軍法局制度上領大體沒要收費,但受委託的民間殯儀館會向遺屬收取工作費用,標準不一,從400到800左右,但電影裡面說什麼「子彈費」完全是自己編造的。當時殯儀館保存遺體的設備,以台灣的潮濕天氣,不到一週之內大體恐怕就會發臭,所以只要沒有人認領,幾天之後就會送到國防醫學院,放在福馬林池保存,臉部會浮腫,變得不容易辨識。大體在死亡72小時內做解剖教學最適合,解剖完之後立刻送回殯儀館火化。
徐宗懋說,《大濛》的故事主軸偏離實際。首先,絕對不可能是沒有身分證的小女孩來領遺體,這完全是導演胡亂編造。再者,國防醫學院是一所軍事學校,學生穿軍服,學校行政人員通常也具有軍職,也會穿軍服。可是電影中,國防醫學院的行政人員卻是穿便服的外省官僚,旁邊還有一旗袍的外省腔的女人,沒有核對領屍者的身分證,而且口氣粗暴,水準很低。導演刻意醜化國防醫學學院。最後,福馬林池的大體一定是裸身的,大體的臉部也一定是浮腫的。這些最基本的情況在電影裡完全沒有。
徐宗懋說,電影把保密局幹員演得像土匪惡霸,有點像過去共產黨拍電影的國民黨形象,連今天的共產黨都不這麼做了。
徐宗懋說,從陳玉勳自己說的話,可知他的生命歷程中沒有有跟白色恐怖當事人有真正交集,更別說參與。真正的白色恐怖受難者本人或者後代,都經歷生活困難的時候,影視圈拍他們的故事,其實對他們真實的生活並不關心,只是抱著可憐他們的心情,消費他們的人生故事,作為自己取得巨額補助金的方法,然後片子得獎,說一些漂亮的感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