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疫情中,讀《錢復回憶錄》筆記之十一:錢復曾是一張王牌,卻最終在李登輝訪美議題上有了心結!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錢復絕對是很正派的人物。單單從他因應李登輝總統,要他組閣,他婉謝這件事來看,他的理由就很正派。政情複雜,他個性剛正,不適合就不適合,即便,惹得李登輝多少有點不悅。
    從李登輝之後,台灣政治體制的運作,愈發偏向總統制之後,行政院長一職,多半是吃力不討好的。但,還是不少人難以抗拒受邀組閣這誘惑。依我看,一,是閣揆,行政院長,憲法上的最高行政首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確很誘人!二,受邀者,往往低估了總統的權謀,與權力,而高估了自己的份量,與實力。
    李登輝在1988年,以副總統接任總統後,很顯然,是有他佈局之權謀的。
    《錢復回憶錄》裡記載,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透過辜濂松,兩次傳話給錢復,一次是要他續留華府幫忙,等國民黨十三全大會時,重新調整政府人事再安排他;第二次,相隔幾個月,辜濂松再傳來的口信是,回國擔任經建會主委,兩年後組閣!
    這對錢復當然很震撼,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我們如今回想,也實在非常有意思。
    當時的閣揆,是俞國華,國民黨秘書長是李煥,軍方頭子是參謀總長郝柏村,都是蔣經國晚年安排的權力結構,李登輝暫時不可能變動,但他傳給錢復的口信,則意味了兩年後,他要做開啟「李登輝時代」的總統, 而非,「後蔣經國時代」的繼承人!
    為何挑選到錢復,錢復自己沒說,但我們從他的回憶錄,以及,綜合諸多事後探討李登輝時代初期的過程分析來看,李登輝確實是要擺脫「後蔣經國時代」,擺脫俞國華、郝柏村、李煥等「蔣經國人馬」的包圍。
    但,李登輝亦深知國民黨的文化,不能決裂的太快,太猛,往國民黨內,拉攏外省籍精英中生代,既可完成世代交替,亦可鞏固中生代對李的效忠,一兼二顧。
    李登輝的這佈局,另外一個佐證,是後來他當面對錢復談及,有考慮以錢復為副手,搭檔選總統,但考量現實,最終只成方案之一而已。那年,李登輝選了「無聲的」李元簇當副手。
    接下來幾年,我們耳熟能詳,國民黨大老與李登輝的關係急劇惡化,俞國華下台,李煥組閣,但內閣人事變動極小,連錢復都說是「過渡的院長」,再之後,是郝柏村組閣。
    可是,在考慮郝柏村之前,李登輝確實向錢復發出要他當閣揆的明確要求。錢復終究是推辭了!
    後見之明,普遍認為,李登輝拉郝柏村壓李煥是高招,既收兵權,也拉一派打一派,瓦解對手可能的結盟。殊不知,李登輝卻根本想一舉擺脫所有的「後蔣經國人馬」,直接跳到「中生代接班」!
    只是錢復婉謝了,李登輝不得不再打其他的方案。婉謝組閣,但郝柏村當了閣揆,錢復卻第三度到了外交部,完成他一輩子外交官生涯的最高峰,當了外交部長。
    這得與失之間,或許難講,不過,就完成一位「外交才子」的個人際遇來說,錢復擔任外交部長,長達六年,經歷了郝柏村、連戰,兩任閣揆,是蔣經國之後,至今外交部長任期最久的一位!在李登輝時代,固然難得,在政黨輪替之後,更是很難很難的外交人事工程了。
    如果錢復真的抗拒了自己的判斷,去接任閣揆,他的際遇,依照他的性格,依照李登輝掌權初期,政壇那樣的風雲詭譎,他真的很可能,落到「體無完膚」的下場!
    讀《錢復回憶錄》,讀到這一大段,我深深同意,「人貴自知」這件事,是大智慧,尤其對政治人物。因為,事情還沒了,李登輝1995年堅持要去美國康乃爾的事件,就看出了錢復性格的耿介,以及,必然的衝突了!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