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張若彤專欄】一說,是在父親行刑時,衝上去欲搭救,而被國軍射擊頭部中彈而死。又一說(潘木枝七子潘信行所稱),是父親死前二十多天就頭部中彈而死,而對外謊稱自殺。
二二八的嘉義是有留下詳細的傷亡調查記錄的,其中並沒有潘英哲(二二八當時被槍殺、頭部中彈者皆有紀錄)。如此,則因為被認作是自殺而沒有列入二二八傷亡的可能性,恐怕更大一些。
而,「行刑時衝上去搭救而頭部中彈」,應該是潘木枝醫師的三子潘英三在父親槍決後,衝上前和中彈的父親說「二哥已經死了,家裡情形如何如何⋯⋯你安心去吧」這件事在多手傳播後失真的結果。
此外,1952年時年23歲的潘英雪並不是「無故」被羈押,而是捲入了黃嘉烈叛亂案(黃處死刑),也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讀書會」模式,她和哥哥被控在1949年參與黃的讀書會。保安司令部裁定罪嫌不足,不付軍法審判:「原送案機關對其集會內容又無具體事實之記載,自不能僅以同學好友藉暑假期間偶以學術座談或音樂欣賞有聚談之形式,即認有叛亂罪行。」
保安司令部可沒有因為潘氏兄妹的父親在二二八遭槍決,就隨便栽贓他們叛亂罪。轉型正義搞了幾百億,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分不清楚二二八和白恐。
二二八是有一群人跑去打殺外省人、打了政府、打了軍隊、等政府援軍來了就跑掉,結果政府殺掉的卻不見得是鬧事的那些。白恐一開始針對的是那些要接應共產黨攻台的那些人,之後又加上了台獨份子。
二二八的台北,有許多被密裁或冤死的受難者;但二二八的嘉義,完全是另一個狀況,因為這邊的國軍一開始被殺得很厲害,反攻時自然也不會對人客氣。
你要只關心台灣人、不是台灣人的死了活該,那我沒意見;但如果你自詡為了正義,那也請關心一下另一邊的死難者。
國軍在嘉義有紀錄的死者約四十個,詳情可在檔案管理局的資料庫中,搜尋「軍民傷亡」,第二筆資料就是。其中還有若干士兵被俘後,被懸吊虐殺致死者,詳見嘉義市長孫志俊的二二八事件報告,或google搜尋「嘉義中學 椰子樹 二二八」。
每一個被殺、被虐殺的軍人或外省人,也是有爹有娘、有妻有兒的,你可曾,哪怕是一秒鐘,想過他們的親人可能的處境?塗黑的臉令人鼻酸,但有一群人,他們的親人連臉都沒有。
那些把人殺了就跑掉的俗辣,你可曾,哪怕是一秒鐘,思考過他們的罪行?
作者為《如是二二八》、《究竟二二八》作者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