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佳音》歷史實況第一課 「北方三島一日船」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7月20日凌晨五點逸帆教授就來接老番到基隆八尺門,和政大台史所博碩班學生進行將近一天的北方三島:花瓶(kng-kîo sû)、棉花(chiáo-sû)與彭佳嶼海上體驗。原預定五月出海,但海象不穩,等近兩個多月才出洋,這是給現代習慣「準時出發」的學生,着實上了歷史實況第一課。
    老番目測搭乘的承豐1號海釣船,船長大約十五公尺、20噸位(若弄錯,請指正),明清時代往返臺灣、中國的篷船(Junk),船體大概也這麼大。當天浪稍高,來回都逆風而行,船身顛簸不小,似乎不少學生難適應,第二課的臺灣史渡海暈船體驗。老番原以為此艇可能開到15節致使搖晃度增加,但船長說速度十節。看來老番仍須忘年繼續學習潮水、風向等問題。 
    此行對老番而言,只是躬身見證十六、七世紀的東亞海上航道(針路),雖然它們通常是固定的(我戲稱「海上鐵路」),但「航站」不一定有順序,明代晚期「使琉針路圖」所列先後:東沙(馬祖南引)→澎湖→雞籠山(和平島)→花瓶嶼→彭佳嶼→釣魚台,然後往沖繩、日本,是一種理想型路線。要言之,當時船長、掌舵者,是看風勢選針路,機動性調整首發航站。這門傳統海上航路學問,或許難登「新臺灣史」新時尚,但缺此舊學根基,將讓新成膚淺,很快會遭時間浪淘盡。
    最後,有位學生老師說她對棉花嶼很有興趣,沒錯,值得關懷的生態議題。老番本行文科只拋文史議題:棉花嶼,照網路資料又作「鳥嶼」,其實有另名「梅花嶼」。小嶼同地不同名應有原因,或不同語系華人各自稱呼,或航海觀察角度不同而有異名。棉花嶼十六世紀末已出現,是航路指標,會有「梅花嶼」之名,也許是官話語系者將「棉mî」聽記成「梅mê」;至於迸出的「梅花瓶」,研判應是「梅花花瓶」之誤刊。文獻校刊舊學,今日依然不能丟棄。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