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別說新聞很吵,我說兩則感人新聞讓你念天地之悠悠吧!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蔡詩萍專欄】很多人會說每天看新聞,令人心頭亂昏昏。我媒體出身的,很難過聽人這麼說。
    其實,新聞無罪,但看你怎麼看,怎麼解讀吧!
    我在網路上,讀到兩則彼此無關的新聞,且都離台灣很遙遠的新聞,但卻深深觸動我,讓我感覺「人心無分種族,顏色,貴賤」,都有很堅韌的部分,當然也有很柔軟的部分,但看我們怎麼去揮灑、選擇吧!
    秘魯一位漁夫,準備了十天糧食,出海捕魚,(大概像海明威名著《老人與海》的主角那樣,一人一條小船那種),結果遇上風暴,吹離了熟識的航道,漂流在太平洋上,足足九十五天!糧食沒了,儲水沒了,靠雨水,靠補海鳥、海龜維生,甚至還常常連日沒食物吃,最終運氣不錯,被發現了,但已脫水嚴重命在旦夕!
    家人獲知他仍然活著時,驚喜如狂!他返回故鄉與家人見面時,痛哭失聲!
    這一幕,令人感動。捕魚是為了生活。一人一條小船,漁獲量可以想見,若非沒有其他生活之道,幹嘛要捕魚為業呢!
    但捕魚生活日以繼夜,一天天習慣了,也許總把海上風險當成一種機率,不會那麼倒楣吧!
    但,終究給他碰上了!碰上了,怎麼辦?人的堅韌,人的求生本能,在這裡讓我們悸動。
    他沒有放棄,他一天天撐過,竟然撐了九十五天!九十五天是什麼概念呢?是超過十二個星期!是超過三個月!
    你在茫茫大海裡,漂流幾天就嚇死了,何況十二個星期,何況三個月!
    我們活著,在平常日子裡,或許不覺得家人相處,日常接觸,那些彼此的互動,乃至吵吵架,生生氣,有什麼了不起,但,一旦有一天,我們與家人的關係「斷裂了!」,日常不再是日常時,我們,會怎樣呢?就像這位漁夫,突然在海上失蹤了,家人著急,他自己著急,一天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若是你,「你會放棄等待嗎?」
    這個故事很感人,因為漁夫沒放棄求生意志,家人沒放棄等待奇蹟,而最終,奇蹟在漁夫求生意志的支撐下出現了!
    於是,我們在煩囂的人世間,看到了平凡人的偉大,看到了生命的偉大,看到了親人之間感情的偉大!
    但接下來我講的另外一則新聞,主角可沒那麼幸運了,可是,二十二年的時間延展,卻讓這則悲劇,出現「奇蹟式的動人結局外一章」!
    一位美籍登山家二十二年前,在秘魯攀登安第斯山脈其中一座高峰,不幸遇上雪崩,同行三人全部罹難。在高達六千多公尺的山上,要找尋被雪崩埋沒的遺體,完全不可能!因此,家人也都接受了這樣的際遇。
    但,沒想到二十二年後,家人卻意外的,接到一通電話,一位同樣是美籍人士的登山家,在攀登這座高峰時,竟然發現了該名山難失蹤者的遺體,在酷寒的山上,大體幾乎完全保存!
    這讓家人經過了二十二年的等待,放棄,歸於平淡的生活後,再度被這通電話喚起昔日親人的感情。
    可以想見他們的激動!我的好奇是,二十二年歲月,對活著的親人,都已經邁入另外一段人生了,不管是形貌外在,還是心理狀態,唯獨冰凍在雪地裡的罹難者,卻還是「凍齡在昔日」!生死一別,重新再見面,逝者已矣,但生者又是怎樣的一幅心境呢?
    然而,能夠再度巧遇親人,能夠一了無法安葬親人的遺憾,這是不是老天爺對生者的一種恩賜呢!
    我讀著這兩則遙遠的新聞,深深被人生的無常,感情的聯繫,生命的意志,奇蹟的可能,所吸引。
    人生太短,真不值得為那些無聊的紛擾糾纏,但人生也算長,我們且多珍惜在身邊的感情與自己在乎的意義吧!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