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翁佳音專欄】日常生活雜務讓老番很難喘氣,常常延宕正事,只好偷時間逃學解壓。最近逃學有一心得,講給親友聽聽。
幾日前親朋傳翁鬧(1910-1940)相關資料來,老番四十幾年前就知此人文學地位,也知他與社頭潮興翁家有關。又不知是誰曾告訴老番,說二水翁出自社頭潮興,陳年懸疑總得解決。稍加閱讀並綜合以前筆記,大概可先這麼速寫:
翁鬧養父於1906年入贅彰化市邱家,1909年長女出生,後因故夫妻離開邱家,1915年領養永靖陳姓五歲小孩,即翁鬧,直到1923年才生下血緣的長男。據資料,翁鬧身高「五尺六寸」,與老番相同。他為何丟下教師(訓導)鐵飯碗,於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時期遠走東京當浪人,以及何因七少年八少年便入鬼籍,目前研究如何,老番還不甚清楚,還願有人陸續賜教。
不過,老番有感而發的是:他絕命一兩年前的〈征け勇士〉,詩中「早や祖國に身命を捧げ盡せし」、「汝(な)が祖先(とほつみおや)」,以及「汝(なれ)も亦祖國の為に」,與我們時代國族激情「炎黃子孫」「指戈長白山麓」「反共復國」的高亢歌有同款症頭。翁鬧不是旁觀他者之音,詩,還很日本古典呢。
激情空想時代已往矣,老番不會再自我妝飾,也不想為前人隱諱。
順便一提,老番再去社頭潮興一遊。社頭雖以漳州語系為主,但有「潮興」與「普興」庄名,七八成是與廣東潮州、潮陽,以及普寧之潮汕語系村莊有關。又順便二提,社頭之西的田中「卓乃潭」,也應該是與社頭大武郡社之土官「卓乃」有關。不知「卓乃」後裔會否有人變身都是中國人?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