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賴清德總統臉書截圖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賴清德總統在5月8日公開紀念歐戰勝利日。不過有學者指出,其實應該是5月9日。
留學法國的學者李鎨澂指出,5月8日是法、英、美等國慶祝的二戰德國投降日,所以法國放假一天來紀念;至於5月9日則是歐盟紀念日,與俄國紀念二戰勝利日同一天。為何勝利紀念日不同呢?李鎨澂說,這是因為雙方認定的投降日期不同。
李鎨澂說,1945年5月7日,德軍代表約德爾上將,於法國的一所中學內,簽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其中規定:因為需要傳達命令的關係,全面停火投降,於 5月8日生效。這就是法、美、英認定,投降日是5月8日的由來。
然而史達林並不承認,西線那個投降行為有效;因為若干盟國的出席者,並未獲得各該國的官方授權。因此史達林堅持,在東線的柏林城郊,蘇軍元帥朱可夫的司令部,舉行真正法律上有效的投降儀式。
1945年5月8日,接近24:00,德國代表凱特爾 元帥,向東線盟軍統帥朱可夫,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法律上這是真正之投降書,因為時差,莫斯科時間是5月9日,所以蘇聯與後來的俄羅斯慶祝 5月 9日為勝利日。李鎨澂說,由於受降官是蘇聯的朱可夫,應由當時蘇聯的官方時間為認定標準。
李鎨澂指出,歐盟構想的發想人,法國前外交部長舒曼,選在1950年5月9日發表宣言,倡議組成歐洲煤鋼聯盟。舒曼選在5月9日發布歐洲煤鋼合作倡議,寓有深意。因此5月9日不只是俄國慶祝的對德國作戰勝利日,也是歐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