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臺北市政府新聞稿
【聚傳媒左化鵬專欄】假如您遇見這位頭戴白色高帽,明眸皓齒、笑容可掬的西餐主廚,請代我向她鞠躬致敬。請注意!不要認錯人了,以免表錯了情,被人疑為神經病。
她的名字叫樊秀玲,從小就是學霸,但和其他資優生不一樣。就讀北一女時,別人到書店找參考書,她去翻食譜,她最喜歡看的電影是「芭比的盛宴」,談的就是吃。她對課業沒多大興趣,只喜歡賴在廚房聽媽媽鍋鏟炒菜的聲音。
她後來考上台大政治系,和現任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是同學。她對政治的感想是,政治沒什麼了不起,一言以蔽之:治大國如烹小鮮。畢業後,她又考上交通部民航局航空管制員,在松山、桃園機場的塔台,每天,枯燥無味的看飛機起降,七年來,日復一日,口中淡出鳥來。
飛航管制員是一份高薪的工作,別人求之不得,樊秀玲卻視之食之無味。三十歲那年,她毅然的遞上了辭呈,想要追求年少時當廚師的夢想。父親大怒,嘟嘟囔囔:「君子遠庖廚也」。母親對寶貝女兒較偏袒,認為女人不算君子。對女兒的決定,父母和她協商的結果,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
就這樣,她收拾行囊,來到了花都巴黎。就讀法國里昂Paul Bocus 高等廚藝學院。夙興夜寐,學法語、習廚藝。熬了五年,終於有成,前後在法國幾家米其林餐廳當廚子。她勤奮工作,努力學習,廚藝更加精進。
在他鄉異地的日子裡,唯有杯盤刀叉碰撞的聲音,可以撫慰她孤寂的心靈。又過了幾年,思鄉情切的她,偕也是法國餐主廚的夫婿,回到台北,先後在民生東路和火車站附近一家大餐廳,當法國菜主廚,她的拿手好菜是:西瓜冷湯佐臘腸炸球、秘製鴨肝凍佐拉拉山水蜜桃、馬賽漁夫湯、梅乾汁烤帶骨牛排、焗烤北非穆薩卡、香煎鴨胸佐烤甜菜⋯⋯等。
我不知道能否吃到她烹調的法國母豬拱松露名菜。不過,沒關係,樊秀玲本人就秀色可餐。我真想端一杯法國勃艮第十二年的白葡萄酒,或法蘭克馬爺酒堡特釀的紅葡萄酒,吃著法國菜美食,緬懷當年遊巴黎鐵塔和夜遊塞納河的情景。
聽說她又換了餐廳,只是不知伊人今在何方?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