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蔡詩萍專欄】我集郵很久了。在這個網路通訊,社群媒體的年代,紙本信件淪為瀕臨危機的老事物,郵票相對也不太被重視了。
這倒也不錯,集郵成了老派文化,透過網路搜尋,我反而更能海闊天空,天涯若比鄰的到處找郵票。
我蒐集郵票,分兩大方向:
人物肖像我喜歡。能上郵票人物的,都不是簡單人物,蒐集起來,等於蒐羅一大堆歷史,文化的線索,按圖索驥,知識增長不少。
我以文化人自許,因而郵票裡的文化藝術類,我喜歡蒐來觀賞,當作喝喝小酒時的餘興。很多郵票裡的藝文典故,拉長了我們渺小個人,悠遊宇宙的視野。
最近,中華郵政公司發行了蘇軾的〈前赤壁賦〉下篇,也是最終篇,補足了之前問世的前篇、中篇。
〈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都是蘇東坡古文的佳作,但兩相對照,〈前赤壁賦〉真是好到不行。
以前國文課本有選這篇,年長後亦曾多次讀過,其中佳句處處可見,蘇東坡的瀟灑文采,這篇是最好見證。蘇東坡的胸襟遼闊,這篇是最好佐證。
把這三套郵票一字排開,〈前赤壁賦〉的書法佈局,緊密處扣人心弦,舒緩處極為療癒,謂之國寶,誰曰不宜!
集郵的人,都愛說「方寸之樂」,我更愛說「方寸之間,盡是天地之遼闊,人間之至美。」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