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臺南市政府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2025藝術進區」將於9月6日至11月29日熱鬧登場,今年由13個國內知名表演團隊帶來為期三個月、共14場的戶外大型演出。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2025藝術進區」今年邁入第15屆,活動自創辦以來秉持「文化平權」理念,將劇場搬到戶外、讓藝術走入日常,14年來累積舉辦393場演出,吸引超過28萬人次參與,今年活動更特別結合文化部表演藝術偏鄉巡演計畫,以及災區藝術陪伴計畫,把藝術帶進偏鄉與颱風受災地區,希望藉由藝術表演,為在地民眾提供最溫柔的陪伴與安慰。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表示,藝術進區是他最喜愛的藝文活動之一,因為最能體現「文化公民權」的精神。自賴清德總統過去擔任市長任內推動至今已邁入第15年,透過把表演藝術從殿堂帶入社區,讓不同區域的市民都能在生活中親近音樂、戲劇、舞蹈與馬戲演出,實踐文化平權。
葉澤山副市長回顧,許多市民從小就隨著藝術進區一同成長,聽到家長說「孩子是看藝術進區長大的」總讓人感動,這也是持續推動的重要動力。今年雖然台南經歷地震與風災,但相信藝術能撫慰人心、帶來笑容,也感謝各表演團隊的參與,陪伴市民度過未來三個月的藝術盛宴。他再次代表黃偉哲誠摯邀請市民與家人一同參與,共享藝術帶來的力量與喜悅。
文化局指出,其他參與演出的團隊陣容包含戲劇類的「謎思星球劇團」(仁德區)、「表演家合作社劇團」(七股區)、「身聲劇場」(北門區)、「大開劇團」(善化區)、「豆子劇團」(南化區、山上區);戲曲類的「秀琴歌劇團」(柳營區)、「栢優座」(麻豆區)、「蘇俊穎掌中木偶劇團」(玉井區);以及馬戲類的「天馬戲創作劇團」(東山區),節目多元,適合各年齡層觀眾,將深入偏鄉與災區,透過戲曲與兒童劇的藝術能量,帶給居民不只是娛樂,更是一種心靈療癒。市府強調,藝術不僅是美感教育,更能在困境中帶來希望與力量。
文化局進一步表示,活動現場另設有集點互動,完成問卷即可獲得貼紙,集滿二張可兌換書籤,五張可兌換春聯斗方,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