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徐宗懋臉書截圖
【聚傳媒記者陳冠宇報導】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指出,他所認識的政治犯都是勇敢的鬥士,而不是「白色恐怖」電影裡的那種悲情,那種悲情脫離歷史事實,往往只是為了拿錢。
徐宗懋說,他很慶幸自己能夠跟陳映真、林書揚、陳明忠、嚴秀峰等政治犯在他們人生的最後階段一起共事,他們都是勇敢的鬥士,政治牢房並沒有讓他們消沈一輩子,相反地在他們受傷的地方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戰鬥力變得更強大。
徐宗懋指出,陳映真留下重要的台灣文學作品,創辦了《人間》雜誌,成為台灣報導攝影的時代標誌。林書揚、陳明忠、馮守娥繼續宣揚理念、寫作出書,推動兩岸統一工作。嚴秀峰出獄後創辦的翻譯社,養活一家人,最後用她的個人的力量說服李氏家族,拒絕龐大商業利益的誘惑,保留了蘆洲李宅,留下了極珍貴的台灣文化資產,那是幾十億的金錢誘惑,如果不是嚴秀峰用她作為族長夫人的強大威信,說服整個家族共同同意貢獻出這一座古老的大宅,蘆洲李宅一定逃不過被拆除出售給房地產商的命運。因此,這些出獄後的政治犯的強大的精神意志,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
徐宗懋認識很多的政治犯,覺得他們真的很了不起,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人像台灣第一部白色恐怖電影《超級大國民》描寫的政治犯意志消沉、魂不守舍、幾十年後還走不出來的幽魂一樣。不知道《超級大國民》為什麼不能描寫值得讚揚的真正政治犯那樣,展現他們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強大精神力量。《超級大國民》不僅缺乏政治犯入獄前的中共組織運作的描述,也沒有出獄之後繼續戰鬥的頂天立地精神。從頭到尾就是在賣弄悲情,彷彿這就是台灣民眾能夠理解和吸納的狀態。
徐宗懋感嘆指出,不幸的是,這種敘事模式就是後來有關白色恐怖電影的基本型態。結果觀眾看到的就是一群莫名其妙被關的可憐蟲,滿懷懊惱,懷憂喪志一輩子,感覺上他們好像根本不值得被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