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疫情中,讀《錢復回憶錄》筆記之一:在威權保守年代,專業官僚的養成脈絡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錢復,是我大二時的授課老師之一。他當時是外交部常務次長,上的課,應該是「外交禮儀」,我們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必修。
    我記得,課是在週末下午,配合他的公務繁忙。他應該不是以上課幽默風趣著稱的,一如他給我們一貫的印象,西裝筆挺,中規中矩,有板有眼。但內容的確是滿紮實的。
    而且,有幾次上課,我記得還是在當時的外交官訓練所,前菲律賓大使館,在現今的仁愛路圓環附近,四維路與仁愛路交叉口附近吧。這種親身貼近外交官場域的上課環境,還是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如今。
    直到如今,我細讀錢復老師的《錢復回憶錄》,很多往昔,浮上心頭。我當時唸台大政治學國際關係組,不少我的同學,唸這一組的,後來紛紛進了外交部,當了職業外交官。
    我本來也是抱著這想法,唸政治系國關組的,但人生也有趣,唸著,走著,我越來越關注台灣內部民主政治的發展,也便不知不覺遠離了職業外交官的夢。
    不過,關心國際事務,倒是多年來我從未放鬆的領域,甚至,《Foreign Affairs》這份雙月刊,從那時起,都是我固定翻讀的刊物。
    於是,當我知道錢復老師完成了他的回憶錄三部曲,我就想認真的讀它一遍,一者算是對昔日授課老師的著作,做點學生的回報,買書讀書寫心得;二者,我自己的閱讀範圍,台灣的國際處境,向來是我理解台灣內政的參考座標;三者,錢復老師的回憶錄,不僅是他個人從事外交專業的回憶錄,諸多他當年親歷的人事物,也是台灣從威權轉型到民主,從大中國架構轉型為台灣架構的一個親身見證,雖然,錢復老師不免有他個人的時代限制,自身成長之包袱,但他的認真記錄書寫,仍提供了我們很好的解讀範本。
    疫情中,台灣藍綠對抗的格局,在「同島一命」的口號下,依舊「內鬥」到讓國際媒體「驚訝」!
    美日的疫苗外交援助,可以被藍綠廝殺成「疫苗乞丐」的口水戰!然而,中國的疫苗統戰,卻又被部分藍營視為救命仙丹?!
    這些疫苗政治暴露的台灣內部矛盾,當然不是一部職業外交官的回憶錄所能完全觸及的,可是,正因為台灣一部現代史,也是一部摸索國家認同,擺脫中共威脅的掙扎史,因而,錢復老師的回憶錄卻也翔實記載了(有意識的撰寫),或暴露了(無意間的流露),「外交是內政的延長」的意義。
    這可能也是年輕的我們,當年修習外交國際關係課程的莘莘學子們,尚無法領略的精髓,儘管,在我唸政治系時,台灣的黨外運動已經風生水起了!
    錢復出身名門,但不是達官貴人的名門,而是書香世家,學而優則仕傳統下的的名門。他的父親錢思亮,繼傅斯年之後接任台大校長(任期19年),之後,再接任中央研究院長(任期13年)。
    錢復這一輩三兄弟,個個學有專長,在專業領域各有天地,錢煦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錢純當過央行副總裁、財政部長、行政院秘書長;錢復基層外交官幹起,到到外交部長,還跨界當了國民大會議長、監察院長。
    但,他們全家顯然都不是「搞政治」的行家,而是在政治的大環境下,有了「政治的際遇」而已!而這際遇,不能不說,跟他們的家世,跟他們的專業,都有關連性。
    錢復的人生,與其家族的人生,在《錢復回憶錄》卷一,詳述他的啟蒙過程中,給了我們理解他父親,他自己,很好的一個人脈連結的起點。
    那還是一個有老蔣,有小蔣,有胡適,有傅斯年的年代⋯⋯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