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作者拍攝
【聚傳媒楊清池專欄】還記得2022年介紹的《穿越臺灣趣歷史》這本書嗎?書中介紹一些台灣有趣的歷史小故事,而2024年又出版了《穿越臺灣趣歷史2 》,這一次賴教授又為我們收集了怎麼樣的故事呢?
就讓賴教授帶領我們穿越過去認識臺灣。
記得有一次在工作中跟同事聊天,我突然問起為什麼大家有事沒事都去拜土地公啊?就連去求財都找土地公吔~這不是該去找財神爺嗎?怎麼我的印象中大家都去找土地公,而且有的土地公廟很大,土地公神像還很大一尊。這個疑問沒有得到答案,我就一直放在心裡了,一直到收到《穿越臺灣趣歷史2 》,我找到了答案。
在目錄裡我看見了「土地公兼財神」,我的眼睛當時就發出光來了,心想:不會吧~不會吧~這是我心裡的疑問就要有答案了嗎?還是土地公顯靈了?於是我帶著雀躍的心情閱讀了起來。
早期農民祭拜土地公是希望土地有靈,可以庇祐農作物豐收,農民相信有「有土斯有財」,這也就是為什麼可以把土地公當成財神爺的原由了。
看到了這裡茅塞頓開呀!心裡的疑惑就這麼簡單地得到了答案,心裡正開心的想著可以來杯酒慶祝一下我的小發現,心中暗自竊喜這個冷知識知道的人應該不多啦!
想著要喝紅酒還是威士忌的時候書頁翻到了「孫中山隨身攜帶威士忌贈送蔣渭水」,什麼!!
這是叫我喝威士忌的意思吧!心中一個大喜!
這故事發生在1914年國民黨發動討伐袁世凱第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8月5日來臺灣,當時台灣的同盟會同志廖進平與蔣渭水攜帶捐款來訪孫中山,於是孫中山回贈兩人各一瓶威士忌。看到這裡我心裡想著百年的威士忌耶~喝起來是不是很滑順呀!
說到這運氣也真沒有誰了?剛喝下一口威士忌過過癮而已,書頁就被翻到了「國術館與18銅人行氣散的起源」。唉呀~明天該不會要去國術館了吧?
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關聯性吧!
清朝同治年間,一位從廣東來臺灣的武師「羅乾章」,傳承福建南少林的武術與醫藥,因他在臺灣的跌打損傷之術傳人眾多,所以臺灣就出現了不少的國術館,羅乾章所傳授的醫術源自於「少林武功銅人簿」,其中以打傷科最為知名,書中的其中處方之一是「大七厘散」,也就是後來的「十八銅人行氣散」。
看到了這裡,不得不說台灣處處是驚喜,處處是傳奇。建國114年,在這114年的歷史洪流裡,我們與之共存了多少年?那些未經歷的事件給我們些什麼啟示?在我們與之共存的歲月裡我們又明白了些什麼?
台灣是個寶島,不同的文化,在這個島上發生,不同的人種,在這島上生活;珍惜這個寶島,我想是生活在這島上的我們該做的,因為還有很多有趣的傳奇故事等著你來發現喲!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