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元之》關於「108課綱」的實際感想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葉元之專欄】我是教育博士,也一直在教育文化委員會,教育自然是我最關心的部分,也在立院持續關心各年齡層、各面向的教育議題,包含108課綱、研究生獎學金等議題。
    關於108課綱,我的感想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多年來問題一直都在,沒有改善,我也接收到很多家長意見,聽到很多基層教育場域的問題,認為課綱已到了不得不檢討的時刻。
    我多次在院會、委員會質詢,提出幾個我看到的課綱問題,希望教育部能做研究檢討,可以給未來118課綱有更多改革方向。
    一、108課綱減少四分之一必修課,改排選修課,反而增加高中教師備課時間,教師壓力有增無減、工作時數更長,而且學生選修課提出的報告需更多時間批改,影響教師教學品質。
    二、同時,課綱減少高中必修課,讓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減弱,大學為讓大一新生銜接課程,還要加開基礎學科班讓學生趕上進度,未來課綱是否需再調整高中必修課時數及教學內容,值得商榷。
    三、學習歷程檔案雖立意良善,但依舊是考試分數至上,學生沒得到學校太多支援,做得辛苦,最後壓力更大,而且學習歷程檔案太過僵化。高中生無法探索自我方向,更不要說內容外包,許多報告都是補習班教出來,學習歷程檔案是不是只淪為形式,無法達成原先預想目標?
    四、高中歷史教育,108課綱讓歷史課的時數減少,讓教學變得破碎、失去脈絡,先不論教材內容,純粹從教學來看,會讓學生認定歷史只是背年分、記事件的無聊學科,這對我們的歷史教育不是好事。
     除此之外,我從2024年就關注研究生獎學金的公平性問題,現行大學獎學金分配不均,且名額有限,無法滿足學生需求。我建議,應增加對高等教育投入,特別是對研究生的資助,縮小不同學校及學生間的資源差距,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整體學術水平,也促進教育公平。
    可參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提供的研究生獎學金項目,自1952年開始,至2015年已累計頒發超過4.5萬人次,並有40位獲獎者獲得諾貝爾獎。這顯示大規模,且有系統的獎學金資助對國家科研發展有正向影響,值得我們借鏡。
    國內最近一次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是在2010年,至今將近15年,且教改在2024年已屆滿30年,我再次呼籲教育部應召開全國性教育會議,總檢討30年來的教改亂象,針對課綱訂定、基層教育問題、社會變遷做系統性檢視。重新訂定未來教育發展方向。

 

 

作者為立法委員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